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體罰孩子的壞處終於被說清!《柳葉刀》發文提醒家長別打孩子

「神獸回籠」,家長崩潰!

暑假到來,相信不超過一周時間,肯定有很多家長瀕臨崩潰。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怎麼辦?打屁股、罰站等體罰措施成為不少家長教育孩子的常見方式。然而,體罰也許並不能幫助家長管好孩子。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柳葉刀》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體罰不僅不能改善孩子的行為或社交能力,事實上還會使孩子的行為變得更糟,甚至損害孩子的發育和健康。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人類發展學教授Elizabeth Gershoff和同事對十多個國家的69項關注體罰的研究進行了綜述分析(排除了那些被定性為虐待兒童的懲罰)。結果顯示,大多數研究都支持打屁股等體罰措施會帶來負面影響。

具體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體罰會使孩子產生更多的外部負面行為,包括攻擊性增加、反社會行為增加和破壞性行為增加等。研究人員還發現,無論孩子的性別或種族如何,他們在受到體罰後更容易將這些不良行為表現出來。

此外,體罰會增加對立違抗性障礙的跡象,這與發脾氣、充滿惡意、報復、爭論行為、主動挑釁和拒絕遵守規則有關。Gershoff及其同事還發現了體罰發生頻率與孩子消極行為之間存在「劑量反應效應」。也就是說,隨著體罰頻率的增加和時間的推移,出現更糟糕結果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

研究還指出,父母的教養方式並沒有改變孩子們的消極行為。即使父母有一個溫暖而積極的育兒方式,但體罰仍然會導致孩子行為問題的增加。

在美國,家長體罰孩子的情況似乎在減少。2020年發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1993年,美國約50%的父母報告稱打過孩子,2017年下降到了35%。美國兒科學會在2018年發表政策聲明,贊成「健康的紀律形式」,建議家長不要打罵、威脅、侮辱孩子,因為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和抑鬱症狀。

那麼,面對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家長們該怎麼辦?

美國兒科學會給出了這樣的建議:記住,作為一個家長,你可以在感到失控時休息,但要記得在感覺好些時,回到孩子身邊,互相擁抱,然後重新開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