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那個 「沒有希望」 的小姑娘 擊退了虛偽的表演引誘

——那個 「沒有希望」 的小姑娘

作者:
但最可怕的是,整個社會在系統性地把這一套教給我們的孩子。規範的站姿標準,說話語氣的抑揚頓挫,精心策劃的儀式感,背書一樣抒情似的回答,言不由衷的假話,自己都不理解的表態……

一個小姑娘,這兩天被無數人崇拜,被封為‌‌「反矯達人‌‌」,她的言行更被稱‌‌「女王行為‌‌」。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不是開學第一天嘛,記者去學校採訪,沒想到遇到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小姑娘,最終呈現出又一經典採訪畫面。

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個記者的思路。

記者:害怕開學嗎?

女孩:隨便。

記者:對這個學校有什麼期待嗎?

女孩:沒有。

記者的問題,像是一個早被設置好的程序或軌道,片湯話地進去,再片湯話地出來。又像是一個相互配合的表演,彼此都應該知道該如何走個過場,平穩無事地演完,任務就交代了。這樣的程序和表演,早已持續了很多年,也沒出過什麼問題。

可沒想到,一個‌‌「隨便‌‌」一個‌‌「沒有‌‌」,把記者給整不會了。因為表演者不配合,整個事情脫軌了,出BUG 了。

記者明顯愣了一下,估計她完全沒想到會有孩子這麼回答。面對鏡頭,陽光明媚的孩子們,不都應該會說期待新的同學新的開始嗎?

記者明顯不死心,她開始試圖把採訪拉入正軌,試圖修復這個BUG。

記者:為什麼呢?

女孩:不知道。

(記者沉默許久,露出尷尬卻不失禮貌的微笑。)

記者給了這個小女孩一個修補的機會,可能在記者看來,她給了個台階,識趣的人肯定就順坡下驢了,沒想到迎接她的卻是更加斬釘截鐵的‌‌「不知道‌‌」。

記者的沉默和尷尬,是一次始料未及的NG,暴露的是一場引誘的失敗。

看這麼問不奏效,記者換了一個問法。

記者:嗯……新學期有什麼新的願望嗎?

女孩:嗯?

記者:新學期有什麼新的願望嗎?

女孩:沒有。

記者:沒有願望啊?

女孩:嗯。

記者:你一點小心願都沒有嗎?有沒有小心願啊?

女孩:沒有。

記者:希望怎麼樣有沒有?

女孩:沒有希望。

‌‌「有沒有新的願望‌‌」這個問題,在短短的時間裡,被記者問了6 次。

即使在小女孩回答了‌‌「沒有‌‌」之後,記者還是鍥而不捨地繼續追問,甚至不給孩子留下思考的時間。這樣連珠炮的攻勢,只是為了炸出一個她想要的,或者是符合某種要求可以交差的答案。

可自始至終,小女孩都沒有給出他們想要的答案。尤其是最後一句‌‌「沒有希望‌‌」,戳穿了所有的矯情與粉飾。

記者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答案呢?

發布這個視頻的帳號,同樣發了另外一條開學第一天的視頻。老師問同學們‌‌「開學的第一天大家開不開心?‌‌」所有同學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回答‌‌「開心!‌‌」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撒貝寧問現場的學生‌‌「同學們,想不想見見這三位(在太空站里的)叔叔?‌‌」,又是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回答‌‌「太想了‌‌」。

無非就是類似的答案,乖巧,識趣,不節外生枝。

可問題在於,問問題的時候,他們並不期待你的答案,因為他們早在心裡替你回答了。或者說,早在問題提出前,答案就已經寫好了。

虛偽,矯情,假大空,粉飾太平,我們的社會裡,到處都充滿了這樣無需回答的問題,不用思考的答案,以及自問自答的對話。

但最可怕的是,整個社會在系統性地把這一套教給我們的孩子。規範的站姿標準,說話語氣的抑揚頓挫,精心策劃的儀式感,背書一樣抒情似的回答,言不由衷的假話,自己都不理解的表態……我們在這樣的氛圍下長大,早已對那些虛假脫敏,習焉不察,順著軌道去說去做就可以了。可一旦有人脫軌,就會有家長、老師和領導循循善誘,引導你回歸正途。正如視頻里的記者,一直在引誘小女孩在表演虛假。

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但卻不知該如何命名的虛偽。這虛偽,又像是房間裡的大象,每個人都看到了,卻又都假裝它不存在。

在最近的《脫口秀大會》裡,呼蘭講過這麼一個段子:我剛開始說脫口秀的時候,一部分原因是上台說脫口秀可以不用搶票,誰知道一路說到今天。現在記者再問我當初為什麼要說脫口秀,我說那是為了要把歡樂帶給人間。經常是記者沒咋地,我說咱暫停一下,我有點感動到自己了。記者說我真沒想到你說脫口秀是為了要把歡樂帶給人間,我說我也是剛想到的。

雖然是段子,但是它卻揭示了一個擔憂:瀰漫於社會各處的虛偽,是不是已經不知不覺被我們自己規訓到自己身上了?不用別人要求,我們自己早就學會了那一套。

難道喊出那句‌‌「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穿呀‌‌」的,只能是孩子嗎?

那條記者採訪小女孩的視頻底下,有條評論說:小小年紀既已看透世間虛偽,絕不配合你的粉飾。可在我看來,這個小女孩可能沒有那樣銳利的目光,可能她只是還沒學會那些冠冕堂皇的場面話。

一想到這裡,我就特別希望視頻發出來之後,這個小女孩能夠受到表揚或者什麼都不受,而不是被家長老師責怪不懂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亮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