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讓你心累的,多半是以下幾種「執念」

01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

人在社會上混,真的很累,最累的是心累。我們總以為,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卻不知道,錢多了,也是禍害。

境由心生,物隨心轉,煩惱的恰好是你擁有的。不曾擁有,何來煩惱?

有時候,堅持是一種錯誤,追求也不會有結果,不如笑著放手,無論發生了什麼,遭遇過什麼,抽身而退,不去管,不去想。

一無所有,也就是一切都有。

02

為了名,困一生。

唐代高僧洞山禪師,後來被唐懿宗授予「悟本禪師」諡號,並敕建「慧覺寶塔」,可見他的名氣之大,造詣之深。

他在暮年的時候,覺得自己就要離開人世了。他說:「誰能替我除去閒名?」

周圍的人,都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一個小和尚站出來問:「請問,和尚的法號是什麼?」

洞山禪師,心滿意足地離開了人世。

什麼是「閒名」?就是自己獲得的榮譽,被人牢記的名字,受人敬仰的光環。唯有除去了,才是返璞歸真,人生回到了原點。

我們出生的時候,並沒有名字,後來有了名字,也僅僅是一個代號而已。

現實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是不能獨占了,別人可以和你取同樣的名字。比方說,張三、李四、王五,這樣的名字,誰都能用,甚至同名的人,達到了幾百人。

非常生僻的字,也有人用來當成名字,還以為可以獨享。其實也是不可能的。

中國常用的漢字,也就幾千個,人口有十多億。誰又能獨自享用一個字呢?

除了名字之外,你更應該捨去自己的「光環」。

我們是禮儀之邦,任何時候,都要謙卑做人,低調做事。

人與人交往的時候,向別人鞠躬就要先脫掉帽子。在某些場合,戴帽子,本身就是不禮貌的行為。鞠躬的時候,你要彎腰,帽子就容易掉下來,如果帽子上有很長的帶子或者頂子,就可能觸碰到別人。

因此,把帽子脫掉,學會向下看,才是最好的選擇。

有形的帽子,可以脫掉,可是無形的帽子,又怎麼脫掉呢?

你的榮譽和成績,不值得驕傲,你時刻記在心上,就會傷害自己。帶著光環過日子,你就是凌駕在別人之上,就會驕傲自滿。

你背負的「罵名」,就像一根針,總是扎在你的心靈里。你要放下,重新做人,罵名也就不復存在了。你的好,同樣會得到別人的點讚。

經濟學家賈賴說:「世界榮譽的桂冠,都用荊棘編織而成。」

放下你的「名」,你才會活得真實,你才能融入社會大家庭。

時刻告訴自己,你就是一個普通人,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你就不那麼累了。

03

為了利,累一生。

《莊子.讓王》裡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楚昭王丟掉了國家,屠羊說一直和他一起逃難,不離不棄。

後來,楚昭王收回了失而復得的土地,重新為王。他決定獎賞跟隨他一起逃難的人。

屠羊說堅決不要任何賞賜。他說:「然豈可以貪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願復反吾屠羊之肆。」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哪能因為貪圖官位和俸祿而得到國君胡亂賞賜的名聲呢?他不能接受,只希望回到殺羊的作坊里去。

屠羊說的人生,就是殺羊賣羊肉,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任何的獎勵,都是「無功不受祿」的,只會毀掉國君的名聲,這是沒有意義、也不能做的事情。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貪圖利益的人,終究沒有好的結果。可是,我們仍舊在貪圖利益。不管你有多少錢財,你都不會滿意。

常常問一問自己的心?累嗎?

累的時候,你發現,滿世界都是錢,眼裡都是利益。你盯著別人的位置,恨不得別人口袋裡的錢,都到自己的口袋裡來。

看看那些盲目投資的人,漫天要價的商人,昧著良心賺錢的人,你就知道,做人到底有多累。

有一個商人,賺了幾千萬,但是很痛苦。他去問禪師,要如何才能幸福。

禪師端來一杯水,說:「你往這裡加點水吧。」

商人說:「都已經滿了,哪能加水呢?」

禪師笑了,商人豁然開朗。

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當周圍是一片淒涼的時候,人就只會關心個人的事情,他的全部快樂都在家庭里,都在狹小的個人利益的圈子裡。」

越是貪圖利益的人,越在乎自己,根本就不在乎社會。把利益分給大眾,你就融入了社會,你就有了價值。

有舍有得,捨去就是得到。

04

為了情,苦一生。

「但願有一天,我能幸福驕傲地對你說,無論疾病,無論困苦,我會與你一直走下去,相依相偎,不離不棄。」

戀愛的時候,我們把對方當成唯一的愛人,總是有信心,一起過下去。

可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經歷過愛情之後,就厭倦了愛情,也會尋找另外的愛情。

婚外的愛情,真的不少;一腳踏兩船的事情,也是常常有的。

愛錯了人,不懂得轉身;被人傷害了,也不懂得拒絕。痴情的人,多情的人,總是受傷。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不懂得從愛情里抽身而退的人,不能一心一意的人,那麼心就被分成了好幾份,這不就是「撕心裂肺」的痛苦麼?

世界是無窮無盡的,可是執念的你,卻走進了死胡同,還不願意回頭。

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盡人事,聽天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