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45歲後,目光長遠的人,都戒掉了這10件事,為晚年鋪路

人到中年,所有的問題都會接踵而來。一切,仿佛都顯得不那麼容易。

上要養老,下要養小,中間還有夫妻倆要生活。不僅如此,中年期失業更是成為了普遍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是好呢?

古人有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對於當下的情況,我們只能接受。而對於未來的情況,我們需要好好地準備,讓自己躲避風險,讓生活更加安穩。

人生的未來,從來都不是別人賦予的,而是自己爭取得來的。要知道,與其希望別人,不如依靠自己。

當人到了45歲之後,目光長遠的人,都戒掉了這10件事,為晚年鋪路。

01

不再濫情,不當老好人。

要想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我們就得做到「明哲保身」。而明哲保身的首要原則,就是儘量不當「老好人」。

人可以善良,但不能一味地善良。因為過度善良的結果,不僅會害了你,更會害了你的家庭。善,只能精準,而不能泛濫。

02

減少內耗,提高生活品質。

社會有社會的「內耗」,家庭有家庭的「內耗」,個人也有個人的「內耗」。可以說,唯有減少「內耗」,我們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不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在家庭掀起什麼矛盾,也不能讓自己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信心。只有把精力用在恰當的事情上,生活的質量才能愈發提高。

03

避免消極,不再偏激走極端。

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就會出現消極,走極端的心理。這種心理,其實是要不得的。因為過分極端的背後,就是悲劇的結果。

做人,可以適當擁有不良的情緒,卻不能讓消極的情緒控制我們的心靈,以免讓我們處於不安且躁動的狀態當中。

04

不杞人憂天,不自己嚇自己。

我們不妨思考這麼一個問題,現代人為何活得不幸福呢?很簡單,因為他們習慣了自己嚇自己。這,就是一種「自毀式」的行為。

杞人憂天的結果,就只會感覺不到未來的光明。自己嚇自己的行為,就只會讓自己愈發活得不安,內心逐漸忐忑。如此,幸福又從何談起呢?

05

不盲從潮流,不隨波逐流。

如今網絡上有這麼一種風氣,那就是「隨波逐流」。大多人一看到網絡有什麼新的潮流,他們就會盲目去跟風,缺少了一定的理性。

跟風的結果,其實很直接,那就是被人割韭菜,白白浪費了精力,白白浪費了時間,最後一無所得,還惹上了不必要的問題。

06

不為現實執著,不過分認真。

執著和認真,這是中年人活得不幸的根源之一。早在上千年前,孔子就跟子路說過,與人打交道的時候,要隨機應變,而不能執著到底。

你為了現實而執著,現實只會讓你活在桎梏當中。你為了小事而認真,那這些小事就會占據你的內心,讓你愈發活得焦躁不安。

07

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安一生。

每個人都存在大富大貴,有錢有勢的想法。這種想法,不能說不好,只能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對於普通人來說,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現實其實很殘酷,這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有錢人依舊是有錢人,而沒錢人想要大富大貴,這是極度困難的事兒。因此,如果不能做到有錢有勢,那不妨做到知足常樂。

08

不理閒人閒事,不惹閒是閒非。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這麼一個傳統,那就是「槍打出頭鳥」。你越是管太多,越是喜歡出頭,那你越是容易受到別人的打擊。

人活到了一定的年紀,能避免出頭,就避免出頭,能避免惹事兒,就避免惹事兒。要知道,不理太多,不管太多,人才能在世道的洪流中保全自己。

09

緊握錢財,別相信人心。

錢財,這是世間最為忠誠的事物。人心可以變壞,人性可以變得不可信,可你的錢,終究是真實且忠誠的。

不論在中年期,還是在晚年期,我們都需要做到「緊握錢財」。別相信別人的話,也別相信所謂的感情。要知道,錢財最真,感情最假,逢場作戲,實屬常態。

10

不爭不怨,順其自然。

人,如果怨恨太多,爭奪太多,就容易讓自己的人生處於緊繃的狀態當中。生活,終究不能過分緊張,而是需要放輕鬆。因為日子,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壞。

唯有做到順其自然,不恨不怨,我們才能更好地擁抱往後餘生。怨恨太多,沒有用。爭太多,也會害了自己。該是你的,永遠都是你的。而不是你的,再執著也是徒勞。

做人,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這,就足夠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