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虧怕!國際巨頭停投資陸科技企業;陸10月50城房價指數環比下跌;

中國房地產危機衝擊全球?美日罕見反調;外資持人民幣債券創七個月新低;華日:中共治下階級固化嚴重,寒門再難出貴子;中國工程師35歲後求職難,45歲沒面試機會;超發貨幣惡果現!中國生活日用品全漲價

周一,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在經濟持續下行的境況下,北交所能走多遠?

新加坡國有主權基金淡馬錫(Temasek)指出,因北京打壓科技產業引發的不確定性,淡馬錫將暫停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新投資。

日前美媒文章認為,中共統治下的社會階層固化問題正在越來越嚴重,寒門再難出貴子。

有人說,程式設計師吃的是青春飯,看來不假。一名上海45歲程式設計師表示,自己精通技術,可現在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全球多國都在搞貨幣超發,不過後果已經顯現,現在中國和美國日常生活用品都在全面漲價。

恆大危機引發的中國房地產危機會衝擊全球經濟嗎?美國財政部長和日本央行行長卻唱起了反調。

10月外資持人民幣債券創下七個月新低。

新股連連破發,北交所能走多遠?

在10月最後的6個交易日,中國大陸A股共有15支新股上市,有9隻破發,引起了市場的軒然大波。這則消息動搖了大陸持續了二十年的「新股不敗」一說。

值得注意的是,破發的股票都集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其中4隻科創板,5隻來自創業板,9隻破發,破發率達到47%。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北交所又能走多遠呢?

精選層掛牌公司68家,都是萬里挑一挑出來的公司;而投資者的門檻是50萬元,而投資能力低於50萬元的,沒有在北交所申請開戶的資格。

這是一道保險,又加了一道保險,「雙保險」。

因為北交所背負太沉重的行政壓力:這是中共「新時代」領導人的試驗田,只許勝不許敗。

在微博上,「精選層股票上演『30cm』」,已經成為熱點級的話題。當然,無論是精選層,還是已被批准入場的公募資金,以及未來入場的社保基金,他們在北交所都會獲得滿意的回報。

起碼從11月15日,到明年的二十大之前,這個上了好幾道保險的北交所,大概率是捷報頻傳。

北交所,本來是承擔「註冊制」試點的推廣。「註冊制」能走多遠?能在多大程度上打破「新股不敗」的股市提款機怪現狀?「北交所」試行「註冊制」將面臨怎樣的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

外資持人民幣債券創七個月新低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公布的10月統計月報顯示,期末境外機構中債登債券託管餘額35,167億元,境外機構中債登國債託管餘額為23,034億元。

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10月增持中國銀行間債券226億元人民幣,較9月增量降逾七成,亦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七個月新低;其中當月增持中國國債241億元,亦較9月增量降近七成

虧怕了,國際巨頭停止投資中國科技企業

多年來淡馬錫增加對中企的持股,2020年其對中國的投資首度超越本國。而根據7月財報顯示,淡馬錫對中國標的資產的曝險下滑2%至整體的27%,對新加坡則維持24%。在中國,淡馬錫投資阿里巴巴集團、騰訊控股、螞蟻集團與滴滴出行,這些公司全遭北京嚴厲監管打壓,股價暴跌。

Rohit Sipahimalani說,「中國政府希望處理大型科技平台的壟斷問題,他們希望處理數據隱私、所得不公平等議題,但中國的執行方式過於粗糙快速,因此造成許多震盪」;「如今,投資人憂心的是,沒有人知道企業必須遵守什麼,因此難以了解他們能否,或者將承受如何的衝擊,致使投資變得困難」。

華日:中共治下階級固化嚴重,寒門再難出貴子

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11月14日發布專題報導,指出中共政府制度下的社會階層固化問題正在越來越嚴重,導致貧窮家庭或農村家庭的孩子越來越難以取得成功。

報導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學者發布的論文說,與1970年代出生的人群相比,1980年代出生在中國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發展機會更少,只有7.3%的貧窮階層後代達到了中國社會前20%的階層,而在1970年代,這個數字接近10%,差距為數百萬人。在1990年,中國清華大學約有22%的學生來自農村,但到2016年,這一比例僅為10.2%。

1978年,中國收入排名前10%人口和收入排名後50%的人口各占全國總收入的四分之一。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到2018年,收入排名前10%的人口占總收入的份額達到40%以上,而收入排名後50%的人口所占份額不到15%。

在2020年,中國最富有的1%個人占據了全國約30%的財富,較2000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根據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的數據,同期美國最富有1%個人所控制的財富份額僅上升了2.5個百分點,至35%。

階級固化的問題也導致中共治下的貧富差距變大。在去年,中國製造了全球50%的新億萬富翁,但是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同一年證實,超過6億中國人平均月收入不到140美元。在社會階級出現鴻溝的情況下,不少中國的年輕人採用被稱為「躺平」的生活方式,進行無聲的抗議。

出生在貴州貧困地區的大學生,23歲的龍林表示,他對自己的未來不太樂觀,作為寧波的一家質量控制公司的員工,他每月收入可達近7千元人民幣,但是這個工資還是不夠購買房結婚,而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25歲青年張航說,即使得到父母的大力幫助,他的收入也不足以在北京購買自己的房子,在這樣的壓力下,他沒法獲得理想的生活方式。

《華爾街日報》稱,現在,中國社會富有的和有政治高層背景的後代,牢牢地把握著發展的機會,報導引用成都大學研究員羅女士的話總結說,現在一句中國民眾流行說的話是「寒門再難出貴子」。

上海45歲程式設計師心酸:精通技術,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最近,一條留言,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11月1日,有網民留言稱,「我是一名軟體開發人員,今年45歲,精通各種技術體系……而我辭職回家半年後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

上述網民自稱Mary,其留言如下:

我是一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軟體開發人員,今年45歲,精通 java的各種技術體系,包括微服務、大數據等技術,並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幫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術框架,業餘我還考取了PMP項目管理證書、系統架構師證書,成為所在公司的系統架構師、核心技術骨幹。

在我兒子讀初二上學期時,我辭職回家陪伴兒子。半年後,當我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更別提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了。

[page]

對此留言,有網友認為,「類似情況又何止發生在程式設計師身上呢?」「很多卡35歲,是一種人才浪費和年齡歧視。」

也有人認為,求職者不被企業接受,也需要從自身查找原因。

今年10月,前程無憂發布的《2021中國重點大學應屆畢業生求職狀況報告》顯示,受訪的211或是985高校畢業生中,有79%將「最願意工作的企業」首選投給了國有企業。

脈脈數據研究院發布的調查顯示,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員工平均年齡從27歲到33歲不等,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含30歲)的公司占大多數。

具體來看,老牌BAT中,阿里巴巴屬於「中年」的代表,員工平均年齡31歲;騰訊最年輕,員工平均29歲。

而以字節跳動、美團、滴滴為代表更晚成立的網際網路巨頭中,字節員工平均年齡僅為27歲,是名副其實的「後浪」。

為什麼35歲更容易令職場人焦慮,而不是30歲或者40歲呢?客觀情況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歲至34歲,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在45小時左右,35歲之後開始下降,就業人員平均工作時間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這也是不少企業在招聘時候設置35歲為門檻的重要原因。

超發貨幣惡果顯現,中國日常生活用品全面漲價

近期,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用品價格迅速上漲。醬油瓜子、紙巾、食用鹽、食醋、豆奶、冷凍食品等大眾消費品,甚至連掛麵等等主要食品的價格也全面上漲。

中國大眾的生活用品價格全面上漲,其中民眾喜愛的涪陵榨菜價格上漲兩成;中國「面業第一股」陳克明食品公司宣布,下月起調價。醬油、瓜子、紙巾、食用鹽、食醋、豆奶、冷凍食品等大眾消費品紛紛宣布漲價之後,終於輪到了主食。

成都居民周女士本周一(15日)接受採訪時說,近期許多生活用品都在漲價:「肉價現在比前一段時間每斤貴兩至三元錢,小菜、蔬菜的價格居高不下,今年就連蘿蔔都要賣3元一斤,還有就是水果價格有點貴。「

另一家主營大米和食用油等廚房食品的龍頭金龍魚,也在近期的調研中暗示產品存漲價可能。

自10月12日晚間醬油龍頭「海天味業」率先宣布漲價以來,本輪大眾消費品上市公司宣布漲價的已超過10家。包括海天味業、雪天鹽業、加加食品、洽洽食品、安井食品、佳禾食品、祖名股份等多家行業領頭上市企業,覆蓋調味品、冷凍食品、休閒零食、飲料等多個細分領域。

中國財經評論人士蔡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說,在中國,關乎民生的商品漲價影響非常大,因此格外敏感。近期物價上漲不僅僅是增發貨幣的原因。

他說:「前一段時間,央行提及增發43萬億元,分攤到每一個人為3萬元人民幣,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中國的貨幣超發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歐盟,乃至日本的總和。中國這些年經濟高速增長看起來數字很漂亮,但實際上是貨幣超發的結果。」

蔡先生還說,以往大量貨幣聚集在房地產領域,導致中國房價只升不跌。但是民眾的收入並未增加,如今與民生相關的食品紛紛漲價就會影響到絕大多數人的生活。

六年半首次,中國10月50城房價指數環比下跌

路透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測算,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升3.4%,低於上月的3.8%,且漲幅為2016年1月以來最低;環比下跌0.2%,為2015年2月以來弱,上個月為持平,上一次環比下跌是2015年3月,當時下跌了0.1%。

經測算,10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上漲的有13個(上月為27個);持平五個(上月七個);下跌52個(上月36個)。

中國房地產危機衝擊全球經濟?美日罕見不同調

國財政部長耶倫星期日(11月14日)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面向全國》主持人瑪格麗特·布倫南(Margaret Brennan)的獨家採訪時被問到她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的風險有多擔心時表示,中國房地產業存在一些公司過度槓槓化的情況。

圖: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部門。它約占需求的30%」,「中國經濟放緩會產生全球性的後果。中國經濟規模龐大,如果中國經濟放緩幅度超過預期,肯定會對許多通過貿易與中國有聯繫的國家產生影響。」

美聯儲在11月8日發布的半年一次的金融穩定報告中也對中國房地產業所引起的擔憂對美國構成的直接風險提出警告。

不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對中國房地產業對日本以及全球經濟的影響則沒有那麼悲觀。黑田東彥星期一(11月5日)表示,由於中國沒有巨大的外債,因此中國房地產業的困境不太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震盪。

他在日本中部名古屋對商界領袖說:「我們預計中國的房地產問題不會對日本經濟或金融機構產生重大影響。我們也不認為這些問題有引發全球大衝擊的巨大風險。」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