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烏克蘭戰爭致世界格局大洗牌:俄遭空前孤立歐盟北約空前覺醒

作者:

關於烏克蘭戰爭的漫畫圖片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使國際舞台上的牌局被重新洗牌,俄羅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孤立,西方國家加緊了對俄羅斯的抵制制裁,核威脅再次出現。

法新社今天發表報導評論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使國際舞台上的牌被重新洗牌,俄羅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孤立,淪為"棄兒"國家。

莫斯科的侵略進攻標誌著一個全球轉折點。據風險分析公司歐亞集團的阿里-懷恩說,首先,它"粉碎了冷戰後歐洲可以免於一場重大戰爭的希望。"歐洲和美國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一致譴責俄羅斯公然違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國際體系核心原則的行為。最重要的是,世界對此反應正如西方領導人承諾的那樣"大規模"和"迅速"。

從金融系統到寡頭再到普京總統,通過名副其實的歐洲空中封鎖和被排除在主要體育比賽之外,一場前所未有的制裁大潮已經落在俄羅斯身上。

據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薩拉-克雷普斯警告說:"在未來,俄羅斯將成為一個棄兒,很難想像它將如何在國際交往中恢復正常的模樣。

烏克蘭戰爭讓北約從"腦死亡"中甦醒過來。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在2019年底宣布大西洋聯盟的"腦死亡",該軍事聯盟還曾被川普言行引發爭議。當拜登來到白宮時,他安慰北約,同時試圖調整北約的方向,使北約參與與中國的競爭拉鋸戰。這些在那些認為這不是北約存在理由的國家中激起了新的緊張。

誕生於冷戰初期的跨大西洋聯盟初衷是為了將歐洲置於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以對抗蘇聯,現在北約正通過站在莫斯科面前再次找到存在的理由,甚至也找到最名正言順的敵人。在風險分析公司歐亞集團的阿里-懷恩看來,"俄羅斯的入侵強化了北約地位,並凝固了跨大西洋的結盟",當然這還不能保證這種新的凝聚力能否成為共同對抗俄羅斯的長期共識。

烏克蘭戰爭加速推進歐洲防務。法新社說,正如讓-莫內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歐洲將在危機中產生,它將是為這些危機帶來的解決方案的總和"。這位歐洲建設元勛的格言再次得到了印證。為了加快巴黎所期望的、但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的歐洲防務,歐盟27個成員國已決定共同拿出5億歐元用於為烏克蘭購買武器。這個決定是一個驚喜,因為它同歐盟傳統的分歧拖延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最引人注目的舉動是在柏林做出的:德國打破了墨守成規,決定向基輔提供殺傷武器。而瑞典芬蘭也做出相同的決定。德國總理肖爾茨在宣布這一突破的同時,還宣布了另一個聳人聽聞的消息,即大幅增加軍費開支,使德國軍隊現代化,就預算而言,德國軍隊在北約長期是一個壞學生,而且在這方面經常成為美國批評的對象。

烏克蘭戰爭讓中立國選邊不再中立。瑞士聯邦主席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證明一個重大的改變:瑞士,這個國際銀行中心,但也是一個中立的國家,僅僅在幾天前還主辦了美國和俄羅斯外交官之間緊張的面對面會議,現在居然選擇贊同歐盟對莫斯科的嚴厲的經濟制裁的"全部"條款內容。

而且瑞士這種對不結盟地位的背離並不是唯一的。芬蘭和瑞典現在從未如此接近申請加入北約。

據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薩拉-克雷普斯還指出,"像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已經聯合起來反對侵略威脅。"

不過,其他國家,如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儘管有美國的外交壓力,但卻仍然沒有加入公然譴責俄羅斯侵略的國際聲音。

法新社提及中國的尷尬。

該報導稱,俄羅斯也有盟友,比如馬杜羅委內瑞拉。還有中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前不久曾向普京表示支持。

北京的立場現在正受到審視,國際特別是要知道中國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補救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的打擊和影響。

然而,儘管中國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國卻一直很謹慎,在聯合國安理會譴責俄羅斯的侵略時,中國選擇了棄權而非否決,中國還呼籲談判,並對烏克蘭的戰爭表示"深深的遺憾"。

據阿里-懷恩認為,中共當局正處於尷尬境地。據他說:"衝突持續的時間越長、越血腥,中國就越難在支持俄羅斯的要求和進一步對北約擴大譴責之間取得平衡。

法新社警告,烏克蘭戰爭讓原子武器議題少了些許禁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剛剛過去的周日在鏡頭前下令,要俄羅斯軍隊的威懾力量進入警戒,俄羅斯的威懾力量包括巨大的核武庫。

據薩拉-克雷普斯說:"俄羅斯領導人幾乎毫無遮掩地提到了他們的核武庫,希望能勸阻西方國家加強烏克蘭的防禦。問題在於,這讓幾十年來嚴格的核禁忌被蕩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