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共利用海外社交媒體傳播對烏克蘭戰爭的獨特看法

作者:
中國政府擁有或密切監控這個共產主義國家的所有新聞媒體的特權,而西方社交媒體平台沒有內容限制和審核政策,這中不對稱的權限制度,為中共在海外製造和散播它需要的不真實的言論和消息提供了便利。精通媒體的中國官員將社交媒體的擴張視為「資訊戰」,給中國提供「這個故事自己的版本」。

2022年3月2日,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加拿大駐北京大使館外面,一名女子手持手機走過一個支持烏克蘭的廣告牌。

分析人士說,中國國家控制的媒體正在流行的社交媒體平台上投放大量內容,向西方觀眾播放中國政府關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發起的戰爭的獨特信息。他們補充說,新聞讀者並不總是知道內容的來源。

中共官方的新華社、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和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又稱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網站每天都在臉書和推特上發布多條簡要新聞,分享北京對些新聞的看法。中國國際電視台分別為歐洲和美洲的觀眾開設了特殊的臉書帳號。

中國對近一個月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觀點可謂五花八門。作為俄羅斯的盟友,中國通過其各種官方媒體為北京的中立背書,駁斥了有關中國在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的任何說法,並讚揚通過對話尋求和平。

許多帖子都連結到#烏克蘭或#烏克蘭衝突等熱門話題標籤。

《中國日報》周一在臉書上用一句話寫道:「中國駐美國大使周日表示,有關中國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指稱是『虛假信息』。」

駐在中國的技術和網絡安全專家丹尼·萊文森(Danny Levinson)表示,北京這種對外宣傳的努力將獲得回報。

「你把某件事說了足夠多次,它就變成了現實,」萊文森說。「中國玩的是持久戰,而且一直有非常敏銳的能力和動力向國內外傳遞信息。」

資料照:2022年2月24日,香港,人們站在播放著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發動攻擊的新聞的電螢幕幕前。

中國政府擁有或密切監控這個共產主義國家的所有新聞媒體,這與西方社交媒體形成了鮮明對比。

「隨著西方社交媒體平台的崛起,中國的對外溝通方式變得容易得多,西方社交媒體平台沒有中國公司在中國國內擁有的內容限制和審核政策,」萊文森說。「這為中國的信息傳遞提供了抓住當下時代精神的沃土。」

內容抽樣

中國國際電視台美國分部(CGTN America)周日通過臉書表示,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稱,「認為譴責俄羅斯就能解決烏克蘭戰爭的想法是幼稚的」。相反,這位大使主張外交。

新華社星期四在臉書上抱怨說,「對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的雙重標準報導」是「虛偽和可悲的」。這篇帖子提到了新華社一篇較長的評論,該評論指責西方媒體在戰爭報導中存在「種族主義」。

然而,一些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帖子對新聞的報導與西方媒體非常相似。例如,本月的一個條新聞提到了聯合國秘書長宣布為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設立緊急基金。

這張來自臉書的截圖顯示中國國際電視台2月25日發布的一篇帖子,稱有10萬人逃離了烏克蘭。

中國國際電視台2月25日在臉書上表示,有10萬人逃離烏克蘭,而且在3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在烏克蘭犧牲的俄羅斯士兵舉行了默哀。

資訊戰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沒有回應美國之音的置評請求。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阿拉拉爾(Eduardo Araral)表示,精通媒體的中國官員將社交媒體的擴張視為「資訊戰」,給中國提供「這個故事自己的版本」。

「如果你看中國國際電視台,你當然會說它有某種觀點,」他說。「這就是資訊戰的本質。」

總部位於曼谷的智庫亞洲中心(Asia Centre)的區域主管詹姆斯•戈麥斯(James Gomez)表示,中國會把它使用(海外)社交媒體稱為是一種「合法行為」——尤其是如果中國媒體向發布內容的平台付費的話。

這個臉書截圖顯示,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3月3日在臉書上發布的帖子說,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為在烏克蘭犧牲的俄羅斯士兵默哀。

戈麥斯說,但對一些讀者來說,中國政府是西方社交媒體上出現的廣告和內容的幕後推手,這一點並不總是很清楚。

他說,臉書禁止來自政府機構的廣告,但不一定禁止那些可能與政府有關的「部門」所發布的廣告。臉書和推特將來自知道的新聞機構的內容標記為來自「中共官方媒體」。

戈麥斯說:「我認為這個故事實際上是確認廣告的投放者,並顯示與政府控制、宣傳單位或中國共產黨公關單位之間的聯繫,以引起人們對臉書的這種做法的關注。」

臉書因允許中國國際電視台投放宣傳俄羅斯戰爭的廣告而受到批評。據Axios3月9日報導,這些廣告的目標受眾是香港和中亞國家。

臉書沒有回應美國之音的置評請求。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新媒體教育中心主任、新聞學教授阿利莫夫(Beruniy Alimov)說,在整個社交媒體上,「資訊戰爭在中亞肆虐,公眾受到來自各方的攻擊。」

「社交媒體本應是交換個人觀點的平台。但是他們現在已經成為政治、文化宣傳和煽動的前線。」

他說,該地區的年輕一代需要有更多的媒體知識,以便在看到任何來源的虛假信息和不實信息時識別它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