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將負面情緒給孩子,已成當代家長的通病,記住!孩子不是垃圾桶

有一天晚上,我正準備入睡,突然手機響了,看到來電人我很驚訝,因為那是我在機構擔任孩童教育心理師時候認識的一個9歲小女孩,因為換了工作後就沒有見面的機會,但平時節假日孩子都會用自己的兒童電話手錶給我發節日祝福簡訊,這麼晚突然來電。

接通電話的那一刻,我還沒準備好開口,孩子悽厲的哭聲就傳了過來,衝擊著我的耳膜,我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但又想不能也太過於激動讓影響到孩子,所以先輕聲安慰孩子不要急不要哭,深呼吸讓情緒放緩。孩子也很聽話,根據我的指引很快就努力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平緩了下來,然後抽泣的給我說明了她為什麼這麼傷心的原因。

''爸爸媽媽又吵架了,她們說,不想在一起生活了。

''媽媽問我,我是要跟爸爸走,還是跟媽媽在一起''

''可我想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

聽到孩子努力的組織語言講出這幾句話,我的心就像是被刀狠狠的剮了一樣。

其實現在很多時候,家長都會無意識的將自己的負面情緒肆無忌憚的透露給孩子,這是一種極為錯誤的行為。

之前在網絡上就報導過這個事件,一個小男孩打電話給110,上來就給警察說:''警察叔叔!能不能把我媽媽抓走!''在警察給出了否定後,孩子已經沒有放棄,接著又說:''那警察叔叔你可以把我帶走嘛?!我不想和媽媽一起生活了!如果你們不把她帶走,那就把我帶走吧!''當警察耐心詢問原因的時候,小男孩就開始了對媽媽的控訴,原來是因為他的爸爸出差在外地很少在家,媽媽的性格很暴躁,有的時候媽媽心情不好就把氣撒在自己身上,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有一點兒差錯就扭自己的耳朵,或者沖自己發生的怒吼,他是在是很委屈,所以希望能把媽媽關緊監獄反省兩天。

這麼一個事件讓人聽到先是忍不住啼笑,不過後來仔細一想又是非常的值得深思。

面對來自親生父母強行施壓在自己身上的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沒有能量反抗和維護自己立場的小孩是多麼的委屈才會打110向警察求助?

孩子是很單純調皮,同樣也很容易受到傷害!

孩子做錯了什麼,要無條件無理由的承擔我們的負面情緒?

讓我們先羅列一下家長都會出現哪些把負面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的方式

1.遷怒於孩子

有的時候我們家長可能會因為一些事情而心情不佳,內心的消極負面情緒無法發泄出來,湊巧剛好孩子犯錯誤,就接著這個機會把怒火釋放出來,可能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抓住機會對孩子一頓噼里啪啦的教訓,在對孩子進行批評的同時又把自身怒火強加在上,完美的把負面情緒''轉接''出去。

2.對孩子過多的吐槽

人生難念有不如意的地方,上到雞毛蒜皮茶米油鹽,下到夫妻感情鄰里關係,大人當然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煩惱,然而很多家長都是無意識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說給孩子聽,比如夫妻感情不和諧,就向孩子吐槽對方的不好;因為公共汽車上人潮擁擠被踩了一腳,就在孩子面前發出咒罵的聲音。

有的時候家長們把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發泄出來,自己舒坦了,也不在乎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想著反正孩子還小,也就是簡單的聽聽而已,也不會記在心裡。

實則不然,越是年齡小的孩子,他的接受能力就越強,因為他是處在一個探索外界的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是未定型的,所以家長的言論很容易對孩子的思想造成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的影響。

負面情緒的接受對孩子的影響

1.親子關係出現裂縫

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長經常把負面情緒施壓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當成出氣筒,無助的孩子就會產生無助委屈的情緒,導致孩子變得小心翼翼,不再敢和父母進行溝通和接觸。而且如果在孩子面前去說某個人的不好。就會導致孩子在潛意識裡也對一個人的形象進行扭曲定位,比如媽媽在孩子面前說父親工資低沒本事,孩子也會''瞧不起''父親,這也能導致親子關係出現裂縫。

2.孩子養成壞的性格

試想一下,一個經常處在''高壓''之下的孩子,恐懼著來自家長的情緒發泄和負面情緒的被迫接受,他的性格會是積極開朗活潑的麼?很少會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進行負面情緒的傳播,那麼孩子的性格肯定也是偏向於暴躁或者是內向自閉的,還會出現情緒不穩定、波動起伏大的現象。

3.易出現極端行為

家長的為人處世方式對孩子也會造成影響,他們也會模仿家長的發泄方法,把自身的負面情緒強硬的施加給比自己更弱小的事物身上,比如經常出現在網絡上的那些虐待小動物事件,很多原因都是施虐者曾經也遭受過虐待,自身的心理留下了陰影,所以才會有如此極端殘忍的行為。

綜上各種後果,家長就一定及時''剎住車'',不要再無意識的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不要把孩子當成可以接納一切的''垃圾桶''!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尤其是要努力控制注意力的情緒表達。

家長如何對待自身負面情緒

1.讓情緒穩定下來

孩子在場的情況下,當情緒激動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平穩住自己的情緒,可以採用深呼吸的方法:閉上眼睛,調整呼吸,讓你的呼吸逐步趨於平緩,同時也可以在心裡倒數。或者是趕緊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轉移注意力,多想想開心的事情。

記住,衝動是最可怕的魔鬼,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一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後悔莫及的事情。

2.注意言語用詞

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用詞,不論是日常和孩子的溝通交流還是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比如:你忙碌了一天,已經很累了,但是孩子讓你講睡前故事,並且在你講故事的時候還抱怨說故事沒有趣,如果這個時候你脾氣一上來,暴躁的對孩子吼到:''給你講你就老老實實聽!那麼多事幹嘛!累了一天了,該給你講的麼!''這種訓斥就會讓孩子收到驚嚇,讓親子間的溫度瞬間降低。而如果你換一種方式,給孩子說:''寶寶,媽媽今天忙了一天了很辛苦很想睡覺,寶寶聽話體諒一下媽媽好麼?''

我相信孩子一定會體諒到你的辛苦,也可以讓孩子知道,媽媽並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媽媽也是會累的,媽媽也是需要被照顧的。

我們家長在生活中也要多注意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多為孩子健康成長考慮,如果有矛盾不可避免的要解決,也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負面情緒的發泄要選擇正確的方式,如果孩子有什麼事情做錯了,也不要直接吵罵,多站在孩子的考慮,和孩子通過使用交流談話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孩子的人生就像是一面白紙,我們家長是最先在上面留下痕跡的人,也是影響孩子最早最大的人,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家長們要在教育的同時也不斷提升自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找到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孩子成長路上,你我共同努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海濤爸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