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父母錯誤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致命」的傷害,學會嘴下留情

「惡語傷人六月寒」,那些不經意說出口的話,可能就會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一直留在他們的腦海和心靈中。每每想起來,都會覺得疼痛不已,快要喘不過氣來。這些惡毒的語言,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傷痛。

想要告訴所有的父母:請你們學會嘴下留情,請你們不要說出惡毒的語言,請你們不要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熊孩子」確實讓人感到頭疼,尤其是他們調皮搗亂和犯錯的時候,真的難掩心中的怒火,恨不得立馬把他們「就地正法」。那些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話,就這麼脫口而出,造成了難以預估的傷害。

父母錯誤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致命」的傷害

1、變得自卑

那些脫口而出的話,要麼特別惡毒,要麼帶著攻擊性,肯定不是什麼好話。父母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變得自卑,總覺得父母說的是事實,自己或許真的就是不如別人。

久而久之,就在心底種下了自我懷疑的種子。從最初懷疑自己的能力,到最後的自暴自棄,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便徹底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2、性格叛逆

其實孩子跟大人一樣,都喜歡聽好聽的話,都喜歡被表揚和鼓勵。想必父母都有聽過「好孩子,是被誇出來的」這句話吧?所以,越是被誇獎的孩子,越容易變得優秀,而且特別乖巧。

反倒是那些總被否定和責罵的孩子,他們會變得特別叛逆,總是跟父母對著幹,完全就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反正做什麼都是錯的,又何必努力呢?

3、親子關係破裂

和諧的親子關係,不僅有利於家庭幸福,而且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展,也有鋪墊作用。在關愛和溫暖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即便不是最聰明的,但也一定是最陽光、積極的。

可父母那些傷人的話,硬是把孩子逼得想要逃離,恨不得躲著他們。到了最後,親子關係勢同水火,連一次和平談話的機會都沒有。

相信父母說話的初衷,並不是想傷害孩子,反而是希望他們變得聽話。可誰能想到,用力過猛反而造成了傷害,畢竟已經說出來的話,是怎麼都收不回來的。所以在跟孩子對話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保持最起碼的冷靜。

這些傷人的話,請不要再對孩子說

第一句:你怎麼這麼笨?

這句話,是多少父母的口頭禪?孩子遇到不會的題目向大人請教,結果換來一句「笨」,他們該有多傷心啊?能向父母請教問題,說明孩子內心積極向上,是件好事,父母應該感到慶幸才對。

可是偏偏父母說了「你這麼笨」的話,真的會讓孩子覺得很受傷,甚至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笨?

第二句:你怎麼越大越不聽話啊?

不可否認,小時候躺在床上,需要父母餵養的孩子,確實又聽話又可愛,恨不得一天親八百回。可隨著時間推移,孩子長大的不僅僅是年齡,還要他們的思想和心智,所以偶爾犯錯、搗亂都是正常的!

可是父母的一句「越長大越不聽話」,便從源頭否定了孩子的一切,好像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

第三句:對你真的太失望了

當孩子某件事情做的不好,或者犯了錯誤後,父母就會脫口而出「對你太失望」。看似只是普通的一句話,卻在無形間打擊孩子的自信,讓他們產生了很大的壓力。父母能說出這句話,說明平時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並非好事。

這句話聽多了,孩子會變得自卑,最後會徹底失去自信。這個過程,會讓孩子不斷的自我懷疑,然後陷入惡性循環中,變得格外叛逆。

第四句:沒一點比得過別人

只想告訴父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犯錯的權利,也有平庸的權利,父母真心不該拿他們和別人比較。對孩子有要求是好事,可是他們的身心發展不同,就像竹筍一般,參差不齊是正常的。

可是父母的一句「比不過別人」,就徹底否定了孩子的一切努力。看似這句話沒有攻擊性,可是傷害值卻很高,孩子會不自覺的跟他人比較,然後一蹶不振。

寫在最後: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他們不懂父母話語背後的深意,只會通過表面意思去理解。所以,請父母學會「嘴下留情」,別再說那些傷人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老張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