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澳洲首次用人民幣結算鐵礦石?真相到底如何

一直以來,中國對鐵礦石需求非常高,對高質鐵礦石資源主要依賴進口。

2019年,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0.68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80%以上。

要知道,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也才70%。

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就是澳洲。

一直以來,美元為了捍衛自己霸主地位的原因,跟大宗商品的綁定,全球大宗商品,大多數是以美元結算,即使其他貨幣摻和進來,也會因為便利性問題,無法形成氣候。

最近,一則新聞引發了轟動。

根據某些媒體稱,澳大利亞鐵礦石首次用人民幣結算。

根據這些媒體表示:

澳洲鐵礦石供應商主動以人民幣結算擁抱中國市場。

未來將會導致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的定價能力不斷下降,澳洲企業壟斷鐵礦石價格的現象或終結

鐵礦石的定價權也不斷向人民幣靠近。

這是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妥協,被中國成功馴服。

那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首次

某些媒體說這事澳大利亞首批人民幣結算鐵礦石,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世界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澳洲的FMG,於2019年4月在中國設立了貿易公司,開始以人民幣銷售鐵礦石。

力拓從2019年開始,也在港口現貨方面採用了人民幣結算。

2020年,澳礦企已經多次就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與中國進行鐵礦石交易

2020年4月,必和必拓也完成了人民幣為支付結算貨幣的鐵礦石交易,總金額近1億元。

目前,力拓已經以人民幣結算銷售了約150萬噸鐵礦石。

大家可以看出,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額是非常小的,大部分,還是用美元進行結算。

從法理上說,這筆交易被視作中國境內的交易,而不是境外。

這些小額交易,都是在港口進行的現貨交易。

意思就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在運進中國港口之後,中國買家拿到手之後才進行結算。

澳洲丟失議價權?

所謂人民幣結算鐵礦石,大部分是通過區塊鏈虛擬貨幣。

寶武集團其實一直在搞區塊鏈的,叫做區塊鏈通寶一號。

簡單的來說就是通過多家銀行成立一個專項資金託管的一個帳戶,這個帳戶里有足夠的錢。然後寶武集團發生的所有區塊鏈交易都通過這個帳戶運轉。

中國買家是在用區塊鏈貨幣買礦石,而不是人民幣買礦石。

只是把人民幣兌換成了區塊鏈貨幣。

這是發行了新的區塊鏈貨幣,只是能與人民幣兌換而已。當然也能與美元等兌換。

這是用公司的行業法幣取代國家法幣,與其他國家貨幣兌換,這樣公司幣取代塊塊的國家幣。

最終礦企形成全球統一的金融幣。由所有產業巨頭背書。根本繞開國家銀行系統。

最大的贏家,還是澳洲礦商!

所以,現在多媒體非常不專業,沒有了解背後的本質,報導對於澳洲鐵礦石人民幣結算的問題存有諸多混淆。

結算?計價?

人民幣結算和人民幣計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人民幣結算是鐵礦石賣方接受人民幣直接作為支付的媒介。

而人民幣計價是以中國市場形成的價格作為結算價格,意味著鐵礦石生產商接受了中國大宗商品市場形成的價格,代表著一定的定價權

現在很多媒體把人民幣結算和人民幣計價搞混淆了,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了解。

鐵礦石人民幣計價是境外礦山繼長協定價、普氏指數定價模式之後的一個全新定價模式。以美元為結算貨幣。

看清楚,還是以美元進行結算貨幣。

中國市場價格,可以是參考中國國內的指數機構的港口現貨價格,或者以大商所交易的鐵礦石合約進行點價結算,也可能是幾大鋼廠聯合體出價,結算也不一定要用人民幣。

港口人民幣現貨銷售這一渠道則並非是網傳的使用人民幣計價,

而是在鐵礦石到港之前相關貨物已經先行用美元計價與國外礦山結算,抵達港口後再進行人民幣計價的銷售。

但是,由於人民幣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結算貨幣,很難自由流通,所以真正大額的結算還是要靠美元

最後

所以,事實其實是實驗性地進行幾筆人民幣結算的超小額業務。

但是到了某些媒體嘴裡,就成了人民幣替代美元,讓澳大利亞低頭,讓澳大利亞失去鐵礦議價權了。

最後,澳洲鐵礦的議價權,怎麼可能是那麼容易就失去的?怎麼可能在某些媒體的嘴裡就失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