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齙牙趙:這是保護孩子,還是馴化孩子?

作者:

01

有沒有什麼聽上去很荒誕,但是仔細一看是真實的規定?

有的。

假如說,某個中學規定,出於防疫的目的,每間廁所每次只能允許三個學生同時上廁所,你會不會覺得很荒誕?

前幾天,就有一個學校的家長在政務工作平台上給市領導留言,說這個規定導致學生上廁所的時間成本大大增加,為了儘量少上廁所,連喝水都不敢喝,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家長還專門補充了一句,給班主任溝通之後也解決不了,所以才來請市領導幫忙溝通。

9月14日,當地的教育局就非常詳細地回復了這個家長。我以自己淺薄的閱讀理解能力歸納了一下教育局回復的中心思想,大約有以下幾點:

第一,按照當地的相關精神,學校是應該制定精準、嚴格、詳細、封閉的防疫管理措施的;

第二,你說的這種情況存在,但是經過我們的調查,問題並沒有你說的這麼嚴重,學校廁所很多,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

第三,學生自己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硬扛,實在憋不住了要學會舉手跟老師請假去上廁所,不要硬憋;

第四,我們已經讓學校查漏補缺,細化這些管理方案了,但是這個方案的大方向我們覺得是對的。

02

相信看完這段話,大家都能明白學校和教育局是什麼態度了。

我作為一個師範生,也當過一段時間的老師,可以說對學生和老師的狀況都算比較熟悉。我一直納悶的一個問題是:幾十個學生在教室這個密閉環境裡共處幾個小時都不擔心,為什麼要擔心在廁所里共處的這幾分鐘?

難道病毒也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壞孩子,它們不喜歡進教室,只喜歡去廁所呆著嗎?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看到過的一張照片,某個學校也是為了防疫,讓學生分批吃飯,教室里一半的學生香噴噴地吃著飯,另一半的學生端坐著欣賞。

這種事情殘忍到什麼程度呢,別說孩子了,就是我也無法控制住自己不咽口水。

真的,你說這些規定是長期脫離教育工作的誰誰誰制定的,我雖然不能接受,但是我在邏輯上我能想明白。但是如果這些規定是學校的領導制定的,那我就真的無法理解了。

大家都是師範生,大家都是從學生走上教室崗位的,《教育學》《心理學》都是及了格才讓畢業的,怎麼差異就那麼大呢?

你這樣讓我很懷疑,你既沒當過學生,也沒當過老師,你從6歲開始就浪跡江湖,浪跡完了就來學校當領導了。

03

刻薄的話說得差不多了,我也不繼續插科打諢了,我說點正兒八經的。

咱們說得直白一點,這其實就是打著保護孩子的名義,對孩子進行馴化。

大家都知道,上廁所這件事情,既是一種生理需求,也是一種心理需求。

生理需求的意思大家都明白,而心理需求的意思,請容許我好好解釋一下。

人困了就要睡覺,餓了就要吃飯,鼻子癢了就要打噴嚏,膀胱滿了就要上廁所,這是正常的生理需求,雖然忍耐的時間有長有短,但是總有忍不住的時候。

對於人這樣一個社會性的動物,在正常的狀態下,忍不住睡著了、肚子咕咕叫了、打噴嚏了,並不怎麼羞恥。但是憋不住大小便失禁了,這就是很羞恥的事情,所以大家需要有一個「能夠自由且私密上廁所」的心理需求。

正因為這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所以不少人在試圖管理、管教、馴化、懲罰別人的時候,就喜歡用「不讓上廁所」這一招,打擊對方的自尊心,達到控制的目的。

我們看見的惡性事件新聞報導里有,以前的各種文學藝術作品裡面有,甚至前段時間轉運大巴上也有,當著全車人的面扔一個塗料桶給你,愛上不上,其實也就是最大限度控制別人上廁所的一種手段。

這種手段,就是利用對方的羞恥心來進行管理,把不讓上廁所當成一種處罰,把允許上廁所當成一種獎勵。

有效嗎?當然有效,但是不善良。

04

作為一名一輩子也當不上學校領導的師範生,我深深知道以我的智慧和臉皮,想不出來這種管理方式,即便是壞水一冒突然想出來了,也絕對沒有當眾說出來的勇氣,更不要說讓這麼成百上千的學生來執行了。

我挺不喜歡這種打著「保護你」的名義來「馴化你」的表達方式,明明給人當頭一棒,還說我在為你好。

如果學校領導真覺得廁所不乾淨,那麼你們應該做的是身先士卒帶頭將廁所打掃乾淨,而不是讓學生三人一組三人一組排著隊進去。

我如果還在當記者,還有採訪權,我真想問問學校領導幾個問題:

第一,三人一組有什麼科學依據嗎,是經過調研得出的結論還是實驗得出的結論?兩人一組、三人一組、四人一組的感染風險差別有多大呢?

第二,病毒在廁所里傳播,是人多的風險性大,還是停留時間長的風險性大呢?三個人在裡面呆八分鐘,和四個人在裡面呆兩分鐘,區別在哪裡呢?

第三,如果廁所有感染風險,而教室里沒有感染風險,那麼進廁所之前是不是要換上防護服呢?

本來還有很多問題的,算了,我不問了,我自己都覺得荒誕。

也不知道學校領導會不會覺得荒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讀宋史的趙大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