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立陶宛貿易辦事處低調揭牌 中英文名稱皆不見台灣

"立陶宛貿易辦事處"11月7日在台揭牌運作,外界質疑未以"台北"或"台灣"為名,且低調揭牌,是否受到北京壓力或其它因素生變?台灣的外交官員告訴本台,這就是原本雙方商議的名稱。台灣國發會則同步啟動中歐投資基金首筆350萬歐元,投資立陶宛的半導體產業。

「立陶宛貿易代表處」2022年11月7日正式揭牌運作,外交部歐洲司長姚金祥大使(左)前往向立陶宛駐台代表盧思融(Paulius Lukauskas)(右)表達祝賀及深化台立友好關係的意願。

"立陶宛貿易辦事處"11月7日在台揭牌運作,外界質疑未以"台北"或"台灣"為名,且低調揭牌,是否受到北京壓力或其它因素生變?台灣的外交官員告訴本台,這就是原本雙方商議的名稱。台灣國發會則同步啟動中歐投資基金首筆350萬歐元,投資立陶宛的半導體產業。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srine Armonaite)7日參加「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舉辦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首件投資案慶祝酒會」,宣布立陶宛在台代表處「立陶宛貿易辦事處(Lithuanian Trade Representative Office)」7日正式揭牌運作。由立陶宛總理顧問盧思融(Paulius Lukauskas)出任首任駐台代表。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srine Armonaite)(右上方照片藍衣者)7日參加「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舉辦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首件投資案慶祝酒會」,宣布立陶宛在台代表處「立陶宛貿易辦事處(Lithuanian Trade Representative Office)」7日正式揭牌運作。(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臉書)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並在個人推特說:「我們將在台北正式開設貿易辦事處,由 Paulius Lukauskas領導。這個貿易辦事處將為立陶宛和台灣帶來更好的合作。立陶宛正在朝著成為歐盟高科技強國邁出一大步,這種夥伴關係將加強這一點。」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srine Armonaite)7日在個人推特說:「我們將在台北正式開設貿易辦事處,由 Paulius Lukauskas領導。這個貿易辦事處將為立陶宛和台灣帶來更好的合作。立陶宛正在朝著成為歐盟高科技強國邁出一大步,這種夥伴關係將加強這一點。」(Ausrine Armonaite推特)

立陶宛經創部長宣布立陶宛在台代表處揭牌

阿爾莫奈特這則推文,吸引不少留言,有人說:「如果立陶宛也正式承認台灣的本質:一個主權國家,那就太棒了」,底下有人回復「你先」。另有留言說「一定要享受現在當地的啤酒!」、「應該與每個人建立友誼。我們共享一個星球。應該沒有敵人」、「期待台灣與立陶宛加強經濟政治關係」。

立陶宛和中國有邦交,和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自從雙方互設駐處,且以「台灣」為名的消息傳出,至去年11月「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揭牌,立陶宛遭北京一連串的報復,包括召回大使、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經濟制裁等,曾引發歐洲國家力挺立陶宛。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英文名「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以「Taiwanese」取代「Taiwan」。而立陶宛駐台代表處最終以「立陶宛貿易辦事處」為名,中、英文名稱都不見「台灣」、「台北」,揭牌也是事後由台灣外交部發布,未預先通知、也沒有開放媒體採訪。截稿前,立陶宛駐台代表無回應。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srine Armonaite)(右上方照片藍衣者)7日參加「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舉辦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首件投資案慶祝酒會」,宣布立陶宛在台代表處「立陶宛貿易辦事處(Lithuanian Trade Representative Office)」7日正式揭牌運作。(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臉書)

有台媒解讀,低調應是避開北京壓力。對此,國民黨籍立委陳以信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舉例,「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英國在台辦事處(British Office Taipei)」,至少有「台灣」或「台北」,互設駐處名稱不對稱,有失禮節。

陳以信質疑:「是不是雙方關係又降格?立陶宛駐台辦事處中文、英文,連『台灣』都沒有,跟當時民進黨政府大大吹捧之雙方進展有很大落差,外交部應說明。」

台外交部:原來商定名稱沒有改變

代表外交部赴「立陶宛貿易辦事處」向立陶宛致意的外交部歐洲司司長姚金祥8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說:「立陶宛那邊宣布,記者會就在立陶宛辦,很盛大,立方有很多官員出席,台灣沒有特別舉辦記者會。至於名稱,是雙方本來就商定好的名稱,沒有台灣、台北,就是立陶宛貿易代表處。」

RFA記者:北京有壓力?改名?

姚金祥:原來商定的就是這樣的名稱。

RFA記者:名稱有不對稱的問題?

姚金祥:不會不對稱,當初我們的台灣代表處(英文)是用「Taiwanese」,並沒有所謂不對稱的問題,當初就沒有說要使用台北或台灣在名稱裡面。

RFA:台灣可以接受?

姚金祥:是,我們這邊彼此有了解。

對藍委關切台立關係是否有變化?姚金祥強調:「就已揭牌還生變?」且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發布新聞,台立之間有很多投資。

左圖:台灣外交部在推特宣傳「立陶宛貿易代表處」2022年11月7日正式揭牌運作。(台灣外交部提供);中圖:台灣外交部在臉書宣傳「立陶宛貿易代表處」2022年11月7日正式揭牌運作。(台灣外交部提供);右圖:歐洲經貿辦事處在臉書祝賀「立陶宛貿易代表處」揭牌,並指已有16個歐盟會員國在台灣開設代表處。(歐洲經貿辦事處臉書)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極權國家將國際貿易變為恫嚇威脅他國的工具,台立兩國此際攜手向前,除彰顯民主夥伴相互扶持外,更有助於雙方共同找尋促進經濟成長的新藍圖,也為全球民主陣營打造堅實韌性的供應鏈。

執政黨立委:先跨出實質關係第一步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羅致政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也認為,一般駐處揭牌沒有特別儀式,重點是實質進展、互設辦事處,台立第一步關係總跨出去了,之後再慢慢檢驗關係進展。他強調,「這是起點,不是終點。」

羅致政說:「我們尊重立陶宛的決定,他們的考量有那些面向就尊重,實質關係推動才是重點。我們跟歐洲國家互動,本來就比較強調實質往來,畢竟是非邦交國,我不認為有太大變化,但實質關係過去幾年的提升是很明顯的。」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7日舉辦的「台灣中東歐投資基金首件投資案慶祝酒會」、「台立合作成果發表酒會」,另有立陶宛經創部次長、外交部政次、農業部政次出席。台灣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以預錄視頻祝賀。

台將出資助立陶宛培訓半導體人才

台灣的中央社報導,龔明鑫致詞表示,台灣今年1月設立「中東歐投資基金」首宗投資案將挹注350萬歐元(約人民幣2500萬元)於立陶宛先進雷射公司,預計今年可透過「中東歐投資基金」對立陶宛投資1000萬歐元(約人民幣7200萬元)。

該報導提及,台灣也籌備逾1000萬歐元經費,應將優先用於推動雙方半導體產業合作,涵蓋電動車等領域。台灣初步將對立陶宛進行的投資、融資與產業合作總金額總計約3000萬歐元(約人民幣2億元),協助立陶宛培養人才。台灣將進口更多立陶宛農產品。

台立交好邦交國眼紅要求更多

國民黨籍立委陳以信表示,立陶宛和台灣不是正式邦交國,台灣對立陶宛高昂的經濟投資,已對其他邦交國造成負面衝擊,例如台灣在南美唯一友邦巴拉圭,就要求台灣提供給巴拉圭更優惠經濟合作計劃,民進黨政府在強化對外實質關係上,也必須注意邦交國的穩固,不能顧此失彼、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