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估計全國7億人染疫 專家吁中國提高病毒基因透明度

——【疫情大爆發】專家吁中國提高病毒基因透明度 估計全國7億人染疫

紐約霍普金斯大學傳染病專家雷伊(Stuart Campbell Ray)表示,中國人口基數大,大規模的感染新冠狀病毒時,通常很容易產生新的變種。14億人口的國家,儘管官方公布的整體新冠疫苗接種率很高,但加強劑接種率卻很低,尤其是長者。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指出,中國的病毒傳播速度超過了大流行期間任何地方的傳播速度。他預計,該國一半的人口將在不久之後被感染。

有專家指出,變種新冠病毒非必然變得更加溫和。

中國新冠疫情快速蔓延,國家衛健委甚至決定不再公布確診數字,面對病毒在中國的傳播情況,有專家憂心表示,中國人口眾多且免疫力有限,這正是新變種出現的溫床。專家強調,病毒變種非必然更溫和,社群必須加強接種累積免疫力;另外,由於中共官方就新冠病毒基因排序資訊欠缺透明度,專家都表示難判斷情況研究對策。

美聯社》報導,紐約霍普金斯大學傳染病專家雷伊(Stuart Campbell Ray)表示,「中國有一個非常龐大的人口,而且免疫力有限。而這似乎是我們可能看到新變種爆發的環境。」「當我們看到大規模的感染時,通常很容易產生新的變種。」

三年前,COVID-19原始株從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國,最後被Delta取代,然後又變成了Omicron,而甚至Omicron的變異仍在持續影響世界。

霍普金斯大學專家:中國長者加強劑接種率低

雷伊又向《美聯社》表示,每一次新的感染都為冠狀病毒提供了變異的機會,而在中國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儘管官方公布的整體新冠疫苗接種率很高,但加強劑接種率卻很低,尤其是長者。

紐約霍普金斯大學傳染病專家雷伊(圖)表示,「中國有一個非常龐大的人口,而且免疫力有限。而這似乎是我們可能看到新變種爆發的環境。」(紐約霍普金斯大學官網圖片)

日本《朝日新聞》周一引述東京北里大學特聘教授仲山哲男(Tetsuo Nakayama)指出,中國製造的「滅活疫苗」不能有效對抗Omicron病毒株。仲山向《朝日新聞》說:「這些疫苗是在大流行的早期階段根據源自武漢的一個病毒株製造的,它們不能有效地對抗現在在中國占主導地位的Omicron病毒株。」

一些報告顯示,中國使用的「滅活疫苗」在保護病人不出現重症和死亡方面不如在美國和歐洲使用的mRNA疫苗。

專家:病毒變種非必然更溫和社群累積免疫力重要

據報導,俄亥俄州立大學病毒研究專家劉善祿(Shan-Lu Liu)也指出,中國現在已經可以檢測到許多現有的Omicron變異,包括BF.7等,這些變異具有很強的免疫逃脫能力,也是造成疫情激增的原因。

俄亥俄州立大學病毒研究專家劉善祿(圖)指出,中國現在已經可以檢測到許多現有的Omicron變異,包括BF.7等,這些變異具有很強的免疫逃脫能力,也是造成疫情激增的原因。(俄亥俄州立大學官網圖片)

不過,對於這樣的新變種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專家強調仍屬未知之數,但他們認為,沒有確切的生物學理論表明,病毒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溫和。雷伊強調,過去6至12個月,世界許多地方經歷病毒變得溫和,都是因為透過疫苗接種或者感染後累積的免疫力,而不是因為病毒的嚴重程度發生了變化。

中國新冠病毒基因排序資訊欠透明:專家難判斷情況

印度委洛爾基督教醫學院病毒專家加甘迪普•康(Gagandeep Kang)認為,病毒在中國是否會遵循與世界其他地區相同的進化模式還有待觀察。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正對中國出現重症的狀況表示關注,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魯班(Jeremy Luban)則憂心,目前來自中國的有關病毒基因排序的資訊有限,他說:「我們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但很明顯,大流行還沒有結束。」

港大專家:估計中國一半人口染疫

另外,《朝日新聞》引述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指出,中國的病毒傳播速度超過了大流行期間任何地方的傳播速度。他預計,該國一半的人口將在不久之後被感染。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指出,中國的病毒傳播速度超過了大流行期間任何地方的傳播速度。他預計,該國一半的人口將在不久之後被感染。(港大官網圖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