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日本主持G7視訊峰會 專家:「今日烏克蘭,明天東亞」是劍指中共

七國集團國家,以及歐盟的旗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屆滿一周年之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加七國集團(G7)視訊峰會。專家認為,岸田展現支持烏克蘭的態度,以說服G7國家共同遏止中共在東亞可能的侵略行動,也藉此提醒中共,日本的安保理念與核心價值不會有所退讓。

支持烏克蘭,說服G7對東亞比照辦理

今年的G7國家領導人實體峰會將於5月在廣島舉行,日本是2023年七國集團(G7)輪值主席國以及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2022年10月11日,七大工業國組織(G7)領導人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視訊會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上角)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下角)同框出現視頻銀幕上。

岸田文雄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屆滿一周年的2月24日主持G7視訊峰會,並邀請澤連斯基與會。G7這次舉行峰會的目的就是在確認對烏克蘭的支持和對俄羅斯持續的制裁方面展現G7的團結和一致。

岸田2月20日在日本智庫「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JIIA)舉辦的第4屆「東京全球對話」論壇致詞時表示,日本正面臨嚴峻的安全保障環境,看到以武力試圖片面改變現狀的現實,對於「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懷有強烈的危機感。一般認為,岸田除了批評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之外,提到東亞就是在劍指中國。岸田當日宣布,日本將向烏克蘭提供一筆55億美元的新援助。

在2月20日的論壇上,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也強調,新興國家試圖以武力、經濟力片面改變現狀,使得國際秩序受到挑戰,被視為是在影射中國對世界的經濟安全保障造成的問題。

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格蘭特·紐瑟姆(Grant Newsham)

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格蘭特·紐瑟姆(Grant Newsham)以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日本在俄烏戰爭的議題上是將中共因素放在第一考慮,因為日本比美國更害怕中共會逐漸主導整個亞洲,進而主導日本。他指出,在過去的五年裡,日本終於清醒過來,十分重視中共對日本造成巨大的威脅,特別是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侵略,讓日本意識到戰爭很可能就在眼前。

紐瑟姆認為,雖然從去年11月開始日中逐漸展開高層級的對話,但都是「作秀」性質,只是避免緊張情勢升高,因為中共並未改變侵略性的本質,而日本也深知這一點,其實兩國心裡都知道隨時有可能開戰。由於日本和中共都不會讓步,岸田為了不讓中共逐漸站上主導的地位,必須不斷地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日本對於俄羅斯侵略行為的堅決反對立場,並持續支持烏克蘭,讓G7國家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日中衝突中也支持日本。

日中關係專家、台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認為,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岸田對此所採取的應對基調就是「今日烏克蘭,明天東亞」。

台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照片提供:謝文生)

他對美國之音說:「這一年來日本所有的包括外交、包括國防的作為,都是在針對中共企圖以武力片面在東亞改變現狀的預防措施。去年日本很快地加入G7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是因為考慮到未來如果這種侵略行為發生在亞洲,日本要有立場要求G7國家比照辦理。只是對岸田來說,現在最煩惱的是日本身為今年G7的東道主,可是他卻是目前唯一尚未現身在基輔的領導人,這讓他在G7今年的主要議題,也就是烏俄戰爭上的發言與主張上,會變得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謝文生指出,日本很快地就加入對俄羅斯制裁的行列,林芳正也對此表示「考慮到將來若發生在亞洲,我們今日若沒能配合,將來也沒立場要讓G7國家比照辦理,」就是直接指出讓日本最擔心的是中國的威脅。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岸田在這個時期不斷重申所謂的國際法、國際秩序,也多次表明支持烏克蘭,其實也是在提醒中共,雖然過去一兩個月日中雙邊努力營造適合會談的友好氛圍,但在相關安全議題上,日本仍然沒有鬆懈。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照片提供:詹祥威)

詹祥威說:「對日本而言,它積極展現支持出烏克蘭的態勢,一方面是確保日本的整體的國際地位、確保後續日本在G7會議當中的底氣,同時也呼應日本作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逃避不了的責任;當然二方面也是在提醒中共,雖然在經濟層面上日中雙邊都有進一步的期待與溝通以及合作,但在安全以及核心價值的層面上,日本是很難、或者是它根本是不會退讓。」

俄烏戰爭促使日本安保快速走向「自立自主」

岸田文雄2月20日表示,目前日本周邊的安全保障環境是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遭遇有國家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朝鮮的核武及飛彈活動更加頻繁等問題,是戰後最嚴峻且最複雜的狀況。因此去年年底日本制訂新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決定大幅改變安保政策。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認為,日本的新版安保戰略文件明載中共的動向對於國際秩序是「空前的最大戰略挑戰」,並不是如許多人所猜測的日本受到美國的壓力所為,而是日本內部對於中國的威脅行徑感到巨大壓力後的決定。

他說:「安倍晉三長期塑造的以價值為核心、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逐漸開始發酵,對於不遵守國際法、國際秩序的行徑,尤其身處第一線遭受較大安全衝擊的國家,逐漸會選擇比較強硬的響應作為,因此日本直接點名中共是空前的戰略挑戰者。日本不斷透過戰略溝通與對內、對外強化『中國威脅』的感受,在國際上得到相當充分的回饋,相對也確保了域外國家逐漸重視印太地區的安全議題,整體而言,長期對日本是相對有利的。」

日中關係專家謝文生表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看到烏克蘭挺過全世界都認為會迅速敗戰的預測後,就對日本國民提出建言,指出俄烏戰爭給全世界面臨武力威脅的國家最大的啟示,就是「唯有展現出願意保衛自己的國家,才能獲得盟友的支持」,使安保戰略的改變得以順利進行。

謝文生說:「日本戰後最大的防衛戰略的改變,整體上在國內來講幾乎沒有受到很大的挑戰。由於俄烏戰爭的影響,日本國安戰略毅然地朝向『自主自立』大轉向,不僅獲得美國的大力肯定,也讓美日同盟對印太地區的穩定有了更大的實力,可以讓中國必須進行謹慎評估。」

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紐瑟姆認為,日本在安保戰略的改變讓日本在國際間贏得相當高程度的尊重。他指出,過去數十年來日本就像提款機一般,在全球事務上不斷地以金援支持,但在武力上只能以最低限提供防衛性協助,再加上日本的國安只能靠美國,過去日本在國際間並未受到太多重視,尤其是中國與俄羅斯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裡,但這些都因為日本自己的決定改變了。

紐瑟姆表示,日本新的安保戰略讓全世界知道,擁有、並能依法動用強而有力的軍隊有多麼重要,這不只讓中俄必須正視日本的態度、也讓印太地區的國家期待日本能協助他們抵抗中國的威脅。

紐瑟姆認為,美國與G7等西方國家現在更願意維護日本與印太地區的安全,這也將逼迫中國必須至少在外交手法上做一點改變。

中共騎虎難下只能與日本妥協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2月18日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會面。林芳正在會談時重申,希望中國在已確立的國際規則之下,對國際社會做出正面貢獻,同時針對烏克蘭局勢,也強烈要求中國以負責任的大國態度做出因應。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表示,在俄烏戰爭的問題上,中共一開始展現中俄合作的態度,指責西方才是發動戰爭的元兇,但是當西方國家紛紛展開對俄制裁,戰略響應又愈來愈強烈之後,中共就擔心若被劃入與俄羅斯的「邪惡陣營」,因為這對中國的國際地位以及形塑國際道德制高點是相當不利的,更會讓中國的疫後經濟復甦受到很大的衝擊。

詹祥威說:「我認為現階段中共有一點騎虎難下,這也是共產威權國家必然遇到的問題。現在中共一方面要確保中俄關係的穩固、二方面要在烏俄議題上取得新的道德制高點來吸引更多中南美洲或非洲等開發中國家的支持,三方面必須回頭鞏固中日關係,作為對美關係的替代控管路線。所以在G7峰會前,中共對於西方民主國家的強硬態度不至於有太大調整,但對於日本的操作就會稍微趨向緩和而細膩。」

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紐瑟姆表示,中共也在觀察G7各國的反應,如果G7國家在支持烏克蘭方面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團結,並對俄羅斯和中共採取強硬的態,北京就會展現更通融的外交態度;如果中共發現 G7國家的弱點,像是成員國有遲疑不決的現象,或是國內產生混亂,中共就會維持對西方國家的強硬態度,因為中共自己認為已經處於一場與西方世界的長期抗戰中,只是在戰術上有所調整。

台灣綠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文生表示,中國受到美國的科技制裁及新冠肺炎之下幾乎鎖國的政策影響,再加上習近平採取「國進民退」的措施,讓中國在經濟的成長上陷入了極大的困境,也迫使戰狼外交必須先暫時收下,因此對於日本去年安保三文書的修訂內容,中國也只能象徵性的表達意見。

謝文生說:「現在中共對日本的二戰歷史問題的情緒勒索已經幾乎起不了任何作用了。反而是日本整天到處跟大家說『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然後不時地提到尖閣群島(中國稱釣魚島)、台灣、東海(東中國海)、南海(南中國海)、香港、維吾爾,讓中國一再跳腳,可是又必須跟日本妥協。」

謝文生指出,日本近期面對中共所採取的基本態度就是「該主張的就要表達出來」,中共為了離間美日同盟好在印太地區找到突破口,也只能罵在心裡。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