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富士康創辦人郭台銘訪美:台灣須加強與美日科技合作,經濟不能全依賴中國

華府玉山科技協會展示富士康創辦人郭台銘(左)與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校長達瑞爾·派恩斯簽訂工業人工智慧合作備忘錄照片。(2023年3月28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華盛頓—

在美中兩國科技競爭越發尖銳的時刻,正在美國訪問的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及富士康公司創辦人郭台銘說,台灣在東亞具有非常獨特地位,台灣的經濟不能完全依賴中國,而是必須與美國、日本緊密合作,將台灣的科技與經濟整合升級,再將消化後的技術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那才是台灣的未來所在。

有意爭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郭台銘這個星期對美國展開為期12天的「科技與經濟開拓之旅」,希望為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尋求科技與產業整合的道路。

星期二(3月28日),郭台銘在抵達訪美首站華盛頓後就先拜訪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討論未來雙方長期合作事宜;當天下午也到馬里蘭州立大學工學院,與校長達瑞爾·派恩斯(Darryll Pines)簽訂工業人工智慧合作備忘錄。

台灣鴻海富士康創辦人郭台銘參加華府玉山科技協會在馬里蘭州波多馬克舉行的爐邊談話。(2023年3月28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儘管一些媒體稱他此行是為總統大選「暖身」,不過郭台銘晚間在華盛頓玉山科技協會(Monte Jade)的爐邊談話中表示,他不談政治,因為台灣內部已經過於泛政治化,「太多的政治、太少的經濟」,他希望能多談經濟,因為這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極為重要,他也談了許多與美國蘋果公司已故創辦人斯蒂夫·賈伯斯共事的經歷,表示他從賈伯斯的工作態度學習到許多企業經營的道理。

郭台銘說,他此行訪美的重點在於尋求加強台灣與美國科技產業的合作,尤其在人工智慧(AI)的領域。他認為台灣未來必須著重科技與經濟結合,讓產業能進一步升級,包括工業AI和健康AI等,台灣都必須走上全球化、加強與美日的合作,並將市場分散到東南亞,不能過度依賴中國。

「台灣一定要快速的走上全球化,台灣要快速的跟日本做整合,台灣要快速的跟美國的科技,不管是舊金山灣、紐約灣來做整合,然後台灣消化以後把這些技術轉到東南亞。」

台灣應分散市場到東南亞

他說,東協有6、7億人的市場,包括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他們都應該向台灣學習,因為台灣的地位非常獨特,連印度未來也要走過去台灣和中國大陸走過的路,雖然印度有很好的工程師,但它與日本在科技能力上的差距太大,不可能直接從日本引進技術,因此印度會需要台灣的協助,這也是台灣未來的市場所在。

「所以未來台灣的科技要如何升級,台灣的規模經濟不能全部依賴中國,一定要怎麼樣分散到東南亞、分散到歐洲。」

郭台銘強調分散市場的重要,並說這是為什麼鴻海在收購日本夏普公司後在全球30多個國家都設有工廠。

在現場聆聽演講的德州山姆休斯敦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翁履中問郭台銘,除了有好的經濟發展方向外台灣也需要有一個好的領導人,他問郭台銘,一個好的領導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人民手中有選票可決定領導人

郭台銘說,大多數人都是沉默的,「人民是沒有聲音的」,中國的戰國時代就是領導人在以權力征服別人,今天在歐洲也發生同樣的事情,但「拳頭只能征服一次,不能征服一世,最後還是要以德服人。人民是沒有聲音的,最後不是用打破頭來決定誰贏誰輸,而是用選票,這是民主政治的可貴。」

他說,民主自由的可貴在於每個人都有不同意見,但最後做決定還是每個人手上的一張選票。

「平等、自由的投票權,這是民主自由的可貴。」

郭台銘還引老子《道德經》的「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人之道,為而不爭」的話來提醒大家說,「如果你心中常有人民,我覺得人民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你心中沒有人民,為了自己一黨之私、一黨之利,兩黨惡鬥,最後的結果,老百姓會做出它的判斷。」

須加強與美AI合作

雖然郭台銘多次強調人工智慧(AI(=)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但近來也因為一些AI過於強大的問題而引發人們對AI的安全疑慮,美國之音(VOA)在會後問郭台銘如何看待AI安全性的問題。

他說:「只有科學家才能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和政治家不一樣。科技走在前面,政治再來解決問題,但一定要科技先突破。我覺得讓它先走,最後政治再回來把人民的問題解決掉。」

郭台銘說,任何科技一定會造成這一類的問題,例如從馬車到汽車的發展過程中也有許多危險之處,但後來才有了斑馬線和駕駛安全的設計,「所以科技必須要讓它先發展。」

他也再次表示,台灣一定要與美國合作,「AI是美國的強項」,台灣應該多和美國發展科技的關係和經濟的關係,科技轉型是未來台灣必走之路。

另外,對於台灣社會目前存在「親美論」與「疑美論」的辯論,郭台銘說,「什麼論都不重要」,他相信科技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和平發展是人類生存之道。

政治人物出訪各有盤算

在郭台銘訪美之際,台灣總統蔡英文也在星期三啟程出訪中美洲時過境美國並抵達紐約,前總統馬英九也在星期一展開對中國大陸的訪問,這些訪問是否與台灣各政黨對明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的考量有關?翁履中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這幾位政治人物的出訪都有「各自的盤算。」

他說,蔡英文身為總統,出訪是她的職責所在,她過境美國的待遇顯示台美關係穩固。

「美國給予高規格的接待也再次凸顯出在中美競爭當中,美國想要突顯對台灣的支持,借著這樣的支持來幫助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以及在所謂的支持民主盟友上面的力道是強化的,」翁履中說。

對於前總統馬英九對中國大陸的「祭祖與交流」之旅,翁履中說:「馬總統的訪中當然是同時在傳遞,其實在台灣,真的是有不同的意見,關於是不是要在跟美國、跟中國的關係是不是要做一個平衡。我相信馬總統、蔡總統各自代表著台灣部分民眾的心聲,關鍵是未來的台灣是不是能夠在左右,也就是美中之間取得某種程度的平衡。」

他說,或許台灣可以靠美國一些、靠中國一些,但問題在於政治人物能否拿出辦法在兩強夾擊難為小的困境中達到和平,他認為這是接下來台灣藍綠陣營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對於郭台銘訪美,翁履中表示,從他的演說和他提到政治人物必須「以人民為念」的說法來看,郭台銘要傳達的信息非常清楚,那就是不管台灣內部藍綠如何競爭,其實人民才是最重要的、台海和平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認為郭台銘的說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傳達台灣人民的心聲。

「我想郭董也想傳遞他對台海和平的理念,透過這種科技的訪美試圖告訴大家,台灣的重點在於科技跟經貿的交流,所以台美關係雖然很好,但重點是台美關係很好是否能幫助台灣變得更加和平。」

北京稱蔡英文「倚美謀獨」

中國政府對「馬英九先生」到中國祭祖、交流表示歡迎,對蔡英文過境美國則認為是「倚美謀獨」的「挑釁行徑」。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星期三說,「蔡英文『過境』不是老老實實待在機場或賓館,而是以各種名目要同美國政府官員、國會議員接觸,搞美台官方往來、與外部反華勢力勾連。」

她說,如果蔡英文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接觸,將是破壞台海和平的挑釁,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必將採取措施堅決回擊。」

蔡英文在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啟程前說:「外來的壓力不會阻撓我們走向世界的決心。」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科比星期三敦促中國不要利用蔡英文過境為藉口,加大對台灣咄咄逼人的行動。

科比說,美方意識到美中之間當前存在的緊張關係,但是他敦促北京保持溝通渠道的開通。

var disqus_config= function(){this.page.url='https://www.voachinese.com/a/foxconn-founder-visits-us-seeking-closer-tech-ties-and-saying-taiwan-should-not-rely-too-much-on-china-20230329/7028259.html';this.page.identifier='7028259';};(function(){var d= document, s= d.createElement('script');s.src='https://voa-zh-tw-412.disqus.com/embed.js';s.setAttribute('data-timestamp',+new Date());(d.head|| d.body).appendChild(s);})();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