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官員警告北京:勿挑戰台海現狀,停止對台灣的脅迫行動

資料照片:台灣軍方在台灣南部屏東進行飛彈實彈試射。(2023年7月3日)

華盛頓—

隨著中國不斷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脅迫,主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國務院官員星期五(7月21日)說,台灣海峽和平穩定應該是一個國際關注的議題,已經有越來越多夥伴意識到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因此美國要對中國發出的信息是:不要挑戰現狀,停止針對台灣的脅迫行動。

自去年8月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以來,中國解放軍幾乎每日對台灣進行軍事侵擾行動,其軍機、軍艦不斷在台灣附近海域、空域活動,這種還算不上是軍事攻擊的灰色地帶行動已經被華盛頓視為是在破壞台海現狀。

星期五,在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一場關於美國的印太同盟與夥伴關係的座談會上,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對中國發出警告,要北京停止對台灣的脅迫行動。

台海和平影響全球中國勿挑戰現狀

「我們試圖要強調的是維持跨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必須是一件國際關注的事,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繁榮的核心。」

康達說,全世界有50%的貨櫃運輸要通過台灣海峽,90%的高端晶片是在台灣製造,台灣在全球經濟居中心地位,因此維繫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避免危機或衝突應該是所有地區夥伴及全世界應該關心的事情,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已經有許多夥伴體認到台海議題的重要性,對此也有更多的理解,他希望大家能共同攜手致力於台海的和平穩定。

「我要公開強調,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絕對沒有任何改變。我們可以向你們說明它的章節和段落,不過再次要說,我們致力於維持現狀與和平穩定,我們要對我們在北京的同行發出的信息是不要挑戰那個現狀,並停止我們認為那些在台灣海峽針對台灣的挑釁及脅迫行動,如此我們大家才能繼續專注與台海的和平穩定。」

同場出席座談的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伊萊·拉特納(Ely Ratner)也在答覆如何評價台灣人民是否有和烏克蘭人民一樣的自衛決心的問題時說,他已見到台灣人民正在為自己的防衛和韌性做出重要的承諾。

「他們已經透過某些改革做出政治承諾,像是他們已經在實施的軍事改革和後備部隊改革等。他們也在主要防衛開支的增加做出重大財政承諾。所以我見到他們在做的事以及他們如何回應那種他們正在遭受的脅迫,那是一個重要和令人放心的信號,顯示他們正在致力於加強自己的韌性和防衛。」

中國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要時將以武力實現國家統一。

台灣選舉前中國軍事施壓強度續增

台灣國防部星期五說,它偵獲了中國解放軍25架次各機型軍機出海活動,其中有19架次越過台灣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西南和東南空域,配合四艘解放軍軍艦執行聯合戰備警巡及遠海長航,台灣軍方採取了嚴密監控,並強調任何不負責任的挑釁行動都無助區域安全,台灣及國際社會都不會接受。

此前台灣上星期也在7月14日到15日的24小時內偵測到解放軍出動16艘次軍艦在台灣附近海域活動,創下比平常大多是四艘次軍艦多出4倍的紀錄。

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中國項目副主任克雷格·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說,解放軍這個月破紀錄在台灣附近部署戰艦的做法「預示」了北京計劃在明年1月台灣選舉前這段期間「維持高頻率軍事行動的節奏」,這也增加了美中兩國近、中期誤判的可能性。

辛格爾頓在該智庫發給美國之音(VOA)的電郵中說,中國對台灣發動大量軍機、軍艦侵擾之前,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剛剛首次巡視過負責對台軍事行動的東部戰區,這些行動發生的同時,台灣也宣布副總統賴清德將在出訪中美洲參加友邦巴拉圭新任總統就職時過境美國。

「儘管這種過境是例行性的,而且賴清德不會到華盛頓與美國官員會面,但北京對賴清德的出訪反應強烈,並表明它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分子『竄訪』美國,」他說。

與此同時,辛格爾頓指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領導人也宣布將加強與日本及韓國的夥伴關係,擴大兩國在網絡安全、軍控、技術及反恐等領域與北約現有合作領域的範圍,類似合作計劃預訂年底前與澳大利亞、紐西蘭分別簽訂,因此中國對台灣突然加大的軍事反應強度,也意在表達它對北約逐漸增加對印太地區興趣的反對。

辛格爾頓認為,在台灣總統選舉前美國軍事及情報界應該加強警戒,而美國國會議員已經在眾院通過的2024財年的《國防授權法》中推進了幾個與台灣有關的立法,包括眾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提出的、旨在阻遏中國對台灣咄咄逼人行動的「台灣10個政策建議」(Ten for Taiwan)報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