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一切都是過程 選擇沒有對錯——Coco在美國這十年

我叫Coco,我的大學是在國內讀的,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律系,2012年來到美國芝加哥的保羅大學讀會計碩士。

兩年畢業以後,我發現自己不是很喜歡會計專業,所以在畢業實習半年後,來到洛杉磯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職業班去讀了市場營銷。

後來我就到了旅行社工作,再後來到了美國保險公司從事公司內部行政事務,主要負責市場營銷、活動策劃以及行政管理。現在我是一名全職的地產經紀人。

一、是否該來美國留學或生活?

這個其實不是簡單的yes或者 no,我認為來美國留學或者生活前一定要弄清楚為什麼自己要來美國。

你是想來鍍金,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還是覺得想到國外體驗生活。

如果是為了鍍金,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而不是盲目跟風。如果你已經有方向了,就是最好的。如果沒有方向的話,建議大家可以畢業先工作一段時間。

當你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你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之後你再來美國,如果那個時候你還是覺得想來美國鍍金、想留學的話,那麼你就可以著手申請美國的大學,這樣也可以避免浪費錢和浪費時間。

所以我建議大家是要提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再來美國留學。

如果大家是為了體驗生活,那麼我建議可以採取遊學的方式,比如利用學校的交換生項目或者用旅遊簽證來美國呆幾個月的時間,在不同城市體驗一下生活感受,比如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地。

如果你是採用遊學的方式來美國,那就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了,因為你只是來這邊體驗一下生活,只要做好安排就可以。

以我個人來說,當時我來美國其實是想體驗生活,但剛來美國沒有人給建議,走了很多彎路。我花了很多學費,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最後從事的行業也跟專業毫無關係。

當然如果讓我重新來過的話,我還是會選擇來美國,但是我會選擇先工作,然後抽空來美國旅遊或者遊學,並且再決定是否要來美國留學或者生活。

二、來美國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呢?

首先建議大家做好語言準備。

我剛來美國的時候口語能力不好,跟美國人溝通很有問題,不要認為我們在國內已經考過托福,英文就超級棒了。畢竟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我建議在來美國之前要好好的練習口語。

我個人很喜歡看美劇來練習口語,像《老友記》裡面就是非常正宗的美式口語或者看美國的真人秀也非常適合用來練習。

我不建議大家看那些很生疏的美劇,那些對語言要求很高的。因為其實我們並不會學到,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遇到,所以建議大家看真人秀,裡面都是比較貼近美國生活英文。

其次要做好的心理準備是面對孤獨。

在國內很多朋友,也都是咱們中國人,畢竟不是在異國他鄉,再加上國內比較好玩,娛樂活動很多。

不像國內,這裡可以說真的很無聊。

地廣人稀,而且勞動時間也是比較有限,很多餐廳晚上10點以前肯定關門,夜店酒吧最晚凌晨兩點也關門了。

我們華人平常比較喜歡的娛樂活動也相對較少,所以如果沒辦法應對孤獨的話,還是建議大家考慮一下是否要來美國。

最後就是文化方面。

美國人的文化圈子還是跟華人不一樣的,其實你融入他們的圈子也不是說不可能。

但畢竟成長的環境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也很不一樣,所以就算美國人很歡迎你、接受你,但是要問問你自己是不是能接受人家呢?

我身邊很多朋友,來美國上大學很多年,英文說的不好,每天都在華人圈子裡。

他們不是不想融入美國人的圈子,而是覺得改變自己,融入他們真的很累,所以這個東西其實要辯證的去看待。

三、那融入「美國圈子」很難嗎?有必要嗎?

這個問題呢也不能一概而論。美國是一個移民大國,所以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很多。

我認為融入美國人的圈子容易在於美國人很開放、也很友好,如果你想跟他們混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其實很簡單。

難的是在我們華人,尤其是在中國長大的華人跟美國人的文化和處事方式太不一樣。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想融入我們,而是我們很難融入他們,所以很多中國人都在自己的圈子裡。

比如說有人問小孩初中以後來美國怎麼樣?我覺得蠻好的。因為那是適應能力很強的年齡,他很容易就跟美國人融合在一起了。

但是如果你已經到了一定年齡的話,像我來美國時候已經22歲了,剛大學畢業的那個時候已經感覺到有一點困難了。

我也很想融入美國人的圈子,他們對我也很開放,也很歡迎我。

但是問題就在於我自己很難融入。所以我其實也克服了很多的心理障礙,才融入他們的一些文化。

但很多朋友選擇在原來的華人圈子,因為很舒適,不想那麼累。

因為就算你在外國人的圈子裡混的遊刃有餘,還是會覺得很累。溝通、思考上面都有區別,沒有跟我們華人溝通來得順暢舒服。

一般融入美國圈子的最佳辦法就是去美國人的教會、參加他們的活動。只要你不排斥,他們都會很友好歡迎你。

從跟他們相處中,你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交換能力以及與不同種族人的相處能力,其實都是有好處的。

其實我認為我們不一定要跟他們一模一樣,或者變成跟他們一樣的思考方式,才可以融入他們的圈子。

但是我們可以跟他們相處,這個過程中可以體驗多樣化和延伸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能力。

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可以適當跟美國人聊聊天,相處相處,半融入一下。

至於是否真的要求很多美國朋友,也不一定,畢竟我們生活是為了開心,如果實在委曲求全,也沒太大意義。

四、我為什麼會選擇留在美國

我比較喜歡美國簡單的生活,這裡工作比較輕鬆,生活和工作比較平衡。

雖然我不是什麼高科技人才或者華爾街投行分析師或者律師,收入也算是中等水平,但是對於我來說,已經很滿足。

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下班後全部都是自己的時間,辦公室同事之間相處也比較簡單。

當然我現在開始自己出來做房地產經紀人,因為我希望可以擺脫朝九晚五的生活,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自己做老闆等等。當然我並不會成為工作狂,我喜歡在比較平穩的狀態下工作。

因此對於很有理想抱負,現在職業上有大發展的朋友,其實我還是比較建議回國。

因為畢竟海外華人在美國職業發展,除非是自己開公司創業或者做銷售,比如房產經紀人等,不然再高的工資,也都是有上限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比較喜歡美國的生活環境。

人比較少,所以比較寂靜。

我本身不喜歡熱鬧繁雜,也比較喜歡簡單的生活。國內對於我來說太過燈紅酒綠了,不是很適合我,所以我還是選擇留在美國。

最後一個原因是,來美國已經10年,不知不覺習慣了這邊的節奏以及生活方式,對於自己是否可以適應國內的生活,並不是很自信。

以上我說的這幾點,都是比較個人的原因。

其實是否要留在美國,或者選擇移民美國,都是因人而異的。

有很多人移民美國是為了子女的教育,所以幫子女移民美國,而自己卻在國內工作。

這裡要注意,美國是全球徵稅,一旦拿到美國綠卡,就必定是要跟美國國稅局上報你全球的資產,每年還要跟國稅局上報你的全球個人所得稅,所以對於一些有錢人來說,不是很願意。

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美國的教育方式,美國教育的方式跟中國是不太一樣的。

因為它可以更大的發揮孩子的潛力和想像力,它不是那種統一標準化的,所以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美國的教育。

美國的精英教育是從小就開始,你去私人小學、私人中學和私人高中都是很精英式的教育。

但是美國是比較多元化,比較推崇個人化和推崇想像力的國家,我覺得如果來美國是為了孩子教育,只要你願意投入很多的資金去給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的話,還是很值得來美國的。

還有要考慮的一些因素就是美國的醫療,很多人認為美國的醫療體系比較高級,可以治癒很多疑難雜症,但是我個人認為並非如此。

美國的醫療體系相對於國內還是比較混亂的,基礎看病程序也比較繁雜,沒有國內便利,再加上醫療的費用很高,一定需要購買醫療保險,或者長期護理保險,還有一些藥物保險,不然很難負擔。

最後總結一下:

其實我來美國這10年,我學習到最多的一點就是,任何時候我們做的選擇都並無對錯,其實一切都只是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在考慮一件事情,比如是否要移民美國的時候,除了分析利弊以外,也要問問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是想來,為什麼想來?

我們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學習的過程,選擇有時候並無對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美移移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