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日本媒體猛批以色列 以色列大使奮起反擊

10月7日,伊斯蘭組織哈馬斯以色列進行了大規模的火箭彈襲擊,造成大量人員死傷,以色列馬上進行大規模反擊。在這次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開始以來,日本媒體的報導態勢和取向和對俄烏戰爭的報導完全不同,雖然沒有人說哈馬斯的恐襲是正確的,但是大多數媒體也都追根溯源,挖掘這次武裝衝突的深層背景,一些媒體連日播放被厚牆緊緊圍住的加沙地區的航拍,稱那裡是「沒有房頂的監獄」,認為以色列哈馬斯的衝突是「仇恨的連鎖反應」。

一些媒體連日播放被厚牆緊緊圍住的加沙地區的航拍,稱那裡是「沒有房頂的監獄」,認為以色列哈馬斯的衝突是「仇恨的連鎖反應」。

11日,在TBS電視台播出的《放送1930》中,請來做記者工作的重信命(Mei Shigenobu)擔任嘉賓,在介紹重信命時主持人說她是「長年採訪和報導中東和巴勒斯坦問題的記者」。

而重信命在中東問題,特別在巴以衝突問題上知識十分豐富、見解犀利,她在電視節目中激烈批判以色列長年來的所作所為,她說:

「打個比方,就像一個孩子在日本學校里每天都被欺負,當他第一次反抗時,焦點就集中在他身上。」「為什麼不把巴勒斯坦看成是『抵抗』,而是『恐怖主義』,這是一個問題。」

重信命的母親是前日本赤軍最高幹部重信房子。1971年,重信房子根據「國際根據地理論」,試圖在巴勒斯坦建立赤軍派系的海外基地。同年她在神戶與「京都游擊隊」的奧平剛士登記結婚,在戶籍上成為奧平房子,並於2月28日離開日本,不過她在巴勒斯坦向當地日本人解釋這是假結婚。重信房子後來嫁給了一個巴勒斯坦男子並加入了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PFLP),他們之間的女兒就是重信命,重信命說過她的父親是巴解組織的領導人之一,但是早已死亡。

1972年5月30日,由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和3名日本赤軍成員所策劃並在特拉維夫國際機場(現改名為本-古里安國際機場)執行了恐怖槍擊事件,造成28人遇難與80人受傷(包括恐怖分子在內)。1974年,重信房子將自己的組織正式改名為「日本赤軍」,她是最高領導者。在整個80年代,日本赤軍在世界各地多次肇事,包括劫機和誘拐事件,重信房子在1974年因海牙法國大使館劫持人質的「海牙事件」而被列入國際通緝名單,但她繼續逃亡,使用非法獲得的偽造護照進入日本,並在大阪市西成區的一個公寓裡隱藏,2000年11月8日被日本警方逮捕,2022年5月28日刑滿釋放。

重信命生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童年在阿拉伯社會度過,曾在黎巴嫩大學和貝魯特美國大學修讀新聞學和國際關係,能說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和英語,日語也說得像母語一樣。她於2001年3月獲得日本公民身份,在日本擔任過演員、記者等,目前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拉伯語衛星頻道中東廣播中心駐東京記者,並以阿拉伯語報導日本新聞。

對於她在日本TBS電視台的發言,以色列駐日本大使吉拉德·科恩(Gilad Cohen)14日更新了他的X。他在帖子中稱:「我在日本外國特派員俱樂部舉行的記者會見中,對TBS電視台為重信房子的女兒提供發言平台表示失望」,他對重信命出現在《報導1930》節目中表示抗議。科恩大使10月13日在日本外國特派員俱樂部舉行的記者會見中,拿著一張印有節目截圖的紙說道:「我在我尊敬的TBS電視台新聞上看到了採訪50年前殺害以色列人的重信的女兒。重信的女兒在日本的電視台里成了評論員,這是怎麼回事?」

大使說:「50年前,重信房子參與了殺害許多以色列人的事件,而她的女兒現在還在讚美哈馬斯的殘酷暴行,對於容忍恐怖活動的人,不應該為他們提供發言的場所。」

對於他在X上的帖子,回帖的反應不一,有人表示「堅決支持大使」,也有人說「母親是恐怖主義者,可孩子沒有罪。」

實際上,日本政府對於哈馬斯與歐美強國的立場是不同的,目前,日本政府並沒有像美國、歐盟等那樣,將哈馬斯定位為「恐怖組織」,對於哈馬斯,2009年1月26日,日本政府在回答當時的眾議院議員鈴木宗男再次提出的有關政府對實效統治巴勒斯坦加沙地區的哈馬斯的認識的質詢的答覆文書中寫道:「在我國沒有認定恐怖組織的法律制度,但日本已於2003年9月30日,經內閣批准,將哈馬斯列為針對恐怖分子的資產凍結等措施的對象。」

7日,在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後,美國總統拜登發表演說嚴厲譴責哈馬斯。拜登說:「在這場悲劇中,我對以色列公民、世界各地的每個人以及恐怖分子說:美國與以色列站在一起,永遠不會背叛。」

而在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10月8日,在X上就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事件發文稱:「給無辜平民造成巨大損失,表示強烈譴責」,但他也對以色列的空襲造成加沙地區大量人員傷亡表示「深刻的憂慮」,呼籲所有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日本還一直對巴勒斯坦方面提供資金方面的援助。

日本外務省在2023年6月發表的《我國對巴勒斯坦的援助》一文中指出:

「從支持以色列和未來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在和平與安全中共同繁榮的兩國的解決方案來看,日本致力於(1)對各方當事者的政治工作;(2)支持巴勒斯坦未來的建國;(3)雙方釀成相互信任的關係。這是日本正在努力達成的三個主要政策支柱。自1993年以來,我國對巴勒斯坦的援助總額約為23億美元。」

而針對加沙地區由於雙方紛爭所帶來的困難,日本也對加沙地區進行經濟援助。

《我國對巴勒斯坦的援助》一文中指出:

「迄今為止,我們已為加薩走廊居民因衝突而遭受的損失提供了緊急無償資金援助,並通過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提供糧食援助,以應對糧食安全保障問題。2022財年向加薩走廊提供的援助總額約為2200萬美元。」

為此,以色列駐日本大使吉拉德·科恩對日本提出了警告,他在10月1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應該採取慎重立場,並應該考慮發動襲擊以色列的伊斯蘭組織哈馬斯如何運用日本的援助這一點。

而從日本的媒體和民眾感情來看,雖然沒有人會去贊成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但是對於以色列以壓倒的軍事優勢所進行的加倍的報復也不會贊同,在他們的感情深處,有一種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同情弱者的情結。正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樹2009年2月15日,在以色列接受「耶路撒冷文學獎」時所發表的獲獎演講《雞蛋與牆》中在談及加沙問題等時所說得那樣:「假如這裡有堅固而高大的牆壁和由於撞擊牆壁而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是的,無論牆壁是多么正確,雞蛋是多麼錯誤,我還是站在雞蛋一邊。正確不正確是由他人決定的,或是由時間和歷史決定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RFI 楚良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