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王維洛:崗托水庫大壩工程移民的反抗

作者:

德格是藏區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民族矛盾的一個火藥桶

摘要

根據社交媒體報導,2024年2月14日,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上百名藏民聚集在德格縣政府大門抗議,要求政府停止崗托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不要逼迫他們搬離家鄉。現場有大批警察維穩,並出動水炮、胡椒噴霧和電槍工具等鎮壓,有人因此受傷住院。2月22日當地政府拘捕了100多名藏族僧侶和藏人,以平息抗議活動。崗托水庫大壩工程作為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的龍頭水庫,也作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從金沙江上游的調水源頭,中共政府是志在必得。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它在藏文化中有特別重要的位置。德格是藏文化的發祥地之首,與西藏的拉薩、甘肅的夏河齊名,為藏區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德格又是格薩爾王故里,也是格薩爾王的獅龍宮殿所在地。崗托水庫大壩工程將直接淹沒兩個村莊和六座寺廟及大量宗教設施,也將淹沒影響許多格薩爾王的遺蹟和紀念設施,破壞藏文化的傳承,對社會文化的破壞難以估量。

四川省甘孜州地處橫斷山脈,活動性斷裂構造十分發育,本是中國地震和地質災害頻發地區,特別是隨著西部水電開發和人工改造氣候工程,情形變得更加惡劣。2018年10月10日深夜和11月3日在崗托大壩下游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兩次發生山體滑坡,阻斷金沙江幹流形成堰塞湖,形勢非常危機。堰塞湖潰壩,形成萬年一遇洪水,水中泥沙含量超過黃河。洪水與泥沙造成中游梨園這座龍頭水庫將提前報廢。2022年9月5日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93人死亡25人失聯,這是大崗山水庫誘發的地震,至今餘震不斷。

2015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李鵬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把羊卓雍錯水電站作為生日禮物贈送給西藏自治區政府,藉此將水庫大壩工程引入藏區,但是遭到了從文革浩劫中剛剛恢復工作的十世班禪喇嘛和其他一些藏族人士的堅決反對。班禪喇嘛認為,羊卓雍錯是個湖面面積很大的高原淡水湖,對調節西藏高源氣候影響很大,如修建水電站,大量湖水下泄用於發電,會使羊卓雍錯水位持續下降,湖面面積不斷縮小,從而對高原生態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無非修復。中共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建造水庫高壩工程,自以為代表了當地民眾的利益,根本不聽當地民眾的意見,自然會遭到當地民眾的堅決反對。

一、拒絕搬離,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上百名藏民要求停止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

根據《看中國》的報告,2月14日,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上百名藏民聚集在德格縣政府大門抗議,要求政府停止崗托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不要逼迫他們搬離家鄉,現場大批警察維穩,並與藏民發生肢體碰撞。流亡藏人薩格爾扎西(SakarTashi)2月14日發布多段視頻表示,中共在西藏康區建立四川省最大的水電站,「這個災難工程」對藏人的生活、生態環境等造成巨大影響將可想而知。2月14日,位於長江上游金沙江周邊的藏人,聚集在德格縣政府門前懇求縣政府領導不要讓他們搬離,民眾不同意就不要建立水庫,停止建立崗托水電站。視頻顯示,大批藏民聚集在德格縣政府門口,他們高喊口號,要求當局立刻停止建設水庫,拒絕搬離家鄉。現場出現大量警察維穩,與抗議示威藏民發生推搡[1]。當地官員向抗議藏人表示他們無權發表意見,並要求民眾噤聲。警察出動水炮、胡椒噴霧和電槍工具等來鎮壓,有人因此受傷住院。2月22日當地政府拘捕了100多名藏族僧侶和藏人,以平息抗議活動[2]。

圖1: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上百名藏民要求停止崗托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二、瘋狂的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計劃

金沙江水電基地是中共規劃的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規模排位第一。根據原規劃金沙江幹流將建造25級水庫高壩[3]。

圖2:金沙江水電開發規劃建設29座水庫高壩,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依據規劃,金沙江水電開發分三段進行,即金沙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跑馬圈水,金沙江水電開發的勢力範圍早已劃分完畢:下游水電開發歸三峽集團,上游歸華電集團,中游由地方政府的水電開發公司與央企華電、華能、大唐等瓜分。

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是指卓克溝口的果通至莫曲河口的昌波河段,是四川和西藏界河,全長546公里,落差約1030米,多年平均流量為520立方米/秒至1000立方米/秒。原計劃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共布置八個梯級電站,分別為:崗托水電站(110萬千瓦)、岩比水電站(30萬千瓦)、波羅水電站(96萬千瓦)、葉巴灘水電站(198萬千瓦)、拉哇水電站(168萬千瓦)、巴塘水電站(74萬千瓦)、蘇哇龍水電站(116萬千瓦)和昌波水電站(106萬千瓦),初步規劃裝機容量898萬千瓦[4]。八個梯級電站的總裝機容量不如金沙江下游一座白鶴灘水庫大壩工程1600萬千瓦的六成。但是金沙江上游水庫大壩工程涉及的移民人數少,淹沒耕地和林地較少,被視為所謂的開發優勢。根據最新的資料,金沙江上、中游水電開發計劃都將擴大,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計劃將由過去的八個梯級電站增加到十三個梯級電站,這個計劃有待中共高層最後點頭批准[5]。

圖3: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規劃建設13座水庫高壩,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崗托水庫大壩工程垻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德格縣崗托鎮境內,是金沙江水電基地上游川藏段梯級開發的所謂龍頭水庫,水電站設計裝機總容量110萬千瓦,水庫總庫容54.11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2.25億立方米。

在中共制定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關於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和《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等文件中都強調:積極穩妥發展水電,加快推進西南地區龍頭水庫電站建設,核准開工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崗托水庫大壩工程就是這一類已經核准的龍頭水庫電站工程[6]。

近幾年,中共西部水電大開發計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西部地區來水偏少,比如雲南、四川連續出現長時間乾旱,河流水位偏低,甚至降到最低水位線以下,水電工程發電量不足,對民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造成很大困難。西部地區來水偏少,這和氣候變化有關,也和水庫工程造成蒸發量增加有關,更是和西部地區、特別是西藏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破壞有關。中共不是從根源上找問題,而是認為只要加快建設調節性龍頭水庫這樣的工程措施就可以解決問題,其實這是治標不治本。中國電建集團首席技術專家馮樹榮的意見很有代表性,他認為:龍頭水庫控制流域面積大,調節庫容大,一般具有年調節或者多年調節能力,調度運行靈活,可實現年內、年際調節。對於多年調節水庫,甚至可以實現跨年調蓄,將豐水年水量調節至枯水年使用。近兩年,雲南、四川等西南地區水電大省連續來水偏枯,電力供需明顯偏緊,亟需通過建設流域控制性龍頭水庫解決「靠天吃飯」的情況。馮樹榮說:中國龍頭水庫建設緩慢的因素眾多,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短期經濟性較差,開發主體投資龍頭水庫的積極性不高;二是龍頭水庫對下游梯級發電補償效益返還機制尚未明確,電價機制尚需理順;三是移民征地問題嚴重製約龍頭水庫建設。尤其是移民征地,隨著目前水電移民標準不斷提高,移民已經向提高移民生產生活水平、新型城鎮化規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轉變,給移民規劃設計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馮樹榮認為,建設龍頭水庫是「布局一子帶活全盤」,意義非常重大[7]。

三、崗托水庫也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從金沙江向黃河調水的龍頭水庫

其實,崗托水庫也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從金沙江向黃河調水的龍頭水庫。

南水北調工程包括東線、中線和西線三個工程,總調水量達到每年400億立方米,約相當於一條黃河的流量。東線和中線工程已經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但均沒有到達第一期工程的目標。現在開始第二期工程的建設,部分是補救,部分是擴大規模。西線工程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工,但是已經完成了許多投資,完成了不少前期工程,做好了鋪墊。西線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從金沙江、大渡河和雅礱江三條河流同時向黃河以及中國北方地區調水,具體的龍頭水庫是金沙江上游的崗托及葉巴灘等水庫,大渡河上的雙江口水庫和雅礱江兩河口以及上游熱巴等水庫,西線工程的總調水量將高達每年170億立方米,其中從金沙江上游的調水量將達每年80億立方米[8]。

[page]

所以崗托水庫也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從金沙江向黃河調水的龍頭水庫。習近平喜歡搞空間布局,搞生產要素的配置,中共「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就是習近平理念的體現。對於崗托水庫大壩工程,中共政府是志在必得。

四、崗托水庫大壩工程移民將被迫背景離鄉

如馮樹榮先生所說,建設龍頭水庫的最大問題是移民淹沒問題,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在藏民族地區的移民淹沒問題。

中共在1949年之後就全盤接受史達林的教誨,認為建設水庫大壩工程既能防洪又能抗旱,還能發電,所以就在中國的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最早開展建設水庫大壩建設工程。一直到1992年中共批准建設長江三峽大壩工程之前,水庫大壩工程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東、中部,集中在漢族居住地區,集中在國內河流。周永康任四川省委書記時,打響了西部水電大開發的第一槍,建設紫坪鋪水庫大壩工程(後誘發汶川大地震),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建設就大踏步向西部推進,向少數民族居住地區推進,向國際河流推進,至今沒有停止,這是利益驅動的必然。

在中共水庫大壩建設過程中,留下了許許多多水庫移民安置遺留問題,如黃河三門峽、丹江口水庫、新安江水庫的移民問題,至今沒有解決,禍害幾代人。記得文化大革命中浙江省武鬥打得最厲害的就是新安江水庫移民和安置地的造反派,對立衝突到了動用機槍、迫擊炮的水平。新安江水庫移民在武鬥中失利,移民們帶著武器來到省會杭州請願。三峽大壩工程的移民安置問題,據說得到了中共最高領導層的充分重視,花費了近千億元人民幣,但是最終的結果是,移民生活水平還沒有恢復到移民之前的水平(指相對水平),大量移民被納入城市低保,成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群,沒有土地,沒有工作,沒有未來。就地安置,曾經是三峽大壩工程移民安置的最大「亮點」,因為異地安置被世界上認為是水庫移民安置中最差的形式。但是三峽工程並沒有遵守就地安置的承諾,最後還是有近二十萬移民被迫遠走他鄉。目前三峽工程移民安置中的許多「經驗」被廣泛應用在中國社會管理中,比如用擾亂社會治安等罪名將移民中的領頭人抓入監獄;用黑社會手段將反對移民的領頭人打傷打殘;以保守國家機密為名,禁止移民向海內外媒體透露關於移民安置賠償的具體信息;威脅移民親屬中的公務人員和國企中職員,命令他們說服有親屬關係的移民服從命令,否則不用來上班;任命基層公務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包幹一戶又一戶移民,每天到移民家中進行說服工作,就是人家吃飯時也不離開等等。當然也有一些獎勵的手段,比如移民子女在高考中可以加分、優先考慮入黨入團、封三峽工程移民為「感動中國的人」等等。

根據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崗托水庫大壩工程不可能採取就地安置的形式,雖然金沙江上游地區人口密度小,人均土地資源量較高,但是自然條件相對較好的河谷地都將被水庫淹沒,耕地資源被淹沒後所剩無幾。該地區野生物產資源,特別是藏藥資源十分豐富,如冬蟲夏草、松茸等野生資源和藏藥資源是當地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崗托水庫大壩工程建設之後,水庫里的水,水庫四周的山都成為華電的「國有」資產,為了保衛水庫大壩工程的安全,居民不能隨意進入該地區採集冬蟲夏草、松茸等野生資源或藏藥資源,甚至從金沙江中取水也是不被許可的。

因此崗托水庫移民安置將採取異地安置的方式,至於是近遷還是遠遷、集中安置還是分散安置還要看事態發展,但是離開熟悉的故土是一定的。這也是崗托水庫大壩工程移民反抗的一個主要原因。

五、崗托水庫將直接淹沒六座寺廟及大量宗教設施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它在藏文化中有特別重要的位置。德格是藏文化的發祥地之首,與西藏的拉薩、甘肅的夏河齊名,為藏區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德格又是格薩爾王故里,也是格薩爾王的獅龍宮殿所在地。這裡是宗教文化寬容互濟的典範,齊聚了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寺廟,這裡有「康巴文化中心、格薩爾王故里、南派藏醫發祥地、康巴的敦煌」之稱。德格縣內各教派寺廟大都為有數百年,甚至逾千年歷史的古建築,尤其以八幫、更慶、竹慶、更沙、丁青等大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從寺廟外裝到內飾,都不失為集文物古蹟於一體的名勝。各教派寺廟均收藏有各類歷史文物,有保存數百年、近千年的各類雕像、塑像、唐卡、壁畫,有各教派引以自豪的傳統秘籍經典,有歷代皇帝的詔書賜品,也有各種奇珍珠寶[9]。

圖4:德格全景,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圖5:德格風光,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崗托水庫將直接淹沒德格縣和江達縣六座寺廟以及白塔、嘛呢堆、轉經房、煨桑台、經幡、經堂等諸多宗教設施,也將淹沒影響許多格薩爾王的遺蹟和紀念設施。崗托水庫移民還將涉及在寺廟中生活的僧侶和信眾。寺廟被淹沒之後,是否需要重建?在哪裡重建?如何重建?是寺廟隨著移民走?還是移民隨著寺廟走?這些都是中共政府沒有考慮過的問題。據共青團中央的微信公眾號說,習近平在國家主席的任上讀了《浮士德》、《荷馬史詩》等十八本巨著,其中一本就是《格薩爾王傳》[10]。如此看來,習近平應該知道格薩爾王在世界文化、在藏文化中的地位。不要將來淹了格薩爾王的遺蹟和紀念設施,再把責任推給別人,理由是本人只認識薩格爾王而不認識格薩爾王。

圖6:格薩爾王壁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六、崗托水庫大壩建設的生態環境風險

2015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李鵬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把羊卓雍錯水電站作為生日禮物贈送給西藏自治區政府,藉此將水庫大壩工程引入藏區。但是此舉遭到了從文革浩劫中剛剛恢復工作的十世班禪喇嘛和其他一些藏族人士的堅決反對。班禪喇嘛認為,羊卓雍錯是個湖面面積很大的高原淡水湖,對調節西藏高源氣候影響很大,如修建水電站,大量湖水下泄用於發電,會使羊卓雍錯水位持續下降,湖面面積不斷縮小,從而對高原生態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無非修復[11]。

地質學家楊勇指出,金沙江流經西藏東部芒康山和沙魯里山脈之間、雲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賓接納岷江為止,全長2308公里,流域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金沙江流經山高谷深的橫斷山脈,水流湍急,向東南奔騰直下,與西相鄰的瀾滄江、怒江並行,至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附近突然轉向東北,穿越玉龍雪山,形成著名的虎跳峽,兩岸山嶺與江面高差達2500至3600米,是世界最深峽谷之一。橫斷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接、至今地殼運動仍然劇烈複雜的造山帶,是楊子板塊與岡底斯——印度板塊之間巨型造山系的組成部分。其特點是,活動性斷裂構造十分發育,擠壓、褶皺、隆起並伴隨著引張、伸展、裂陷,形成了嶺谷相間的縱列峽谷地貌和山間斷陷盆地(湖泊),這樣的地質地貌為江河發育和水能富集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隨著青藏高原第四紀以來的隆起上升,周邊河谷如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河川的強烈下切,高山峽谷和灘多流急的河谷地質地貌還處於強烈的改變中,區內地質斷裂構造體系如鮮水河斷裂、龍門山斷裂、安寧河斷裂、小江斷裂、程海斷裂、瀾滄江、怒江斷裂等頻繁的新構造運動,使強烈的地震活動沿著這些斷裂帶頻繁發生,河谷兩側高陡斜坡地上大規模的山體崩塌、滑坡屢屢發生,臨災危岩地貌發育,高地應力區河谷強烈下切卸荷而產生的大型危岩山體對工程建設和城鄉安全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活動以及大庫容運行亦對脆弱的地質危岩和活動斷裂創造誘發成災條件,形成持續複雜的地震地質災害隱患[12]。

[page]

2018年10月10日深夜在崗托大壩下游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發生山體滑坡,阻斷金沙江幹流形成堰塞湖。滑坡發生的地方就在規劃建設的波羅水庫大壩垻址附近。至11日15時30分,江達縣波羅段江水仍呈上漲趨勢,堰塞體長約5600米,高約70餘米,寬約200米,水體約7840萬立方米。經現場核實,波羅鄉及波公村、寧巴村已形成「孤島」(其中,波羅鄉白格自然村、寧巴自然村已全部淹沒)。截至該時間段,堰塞湖上游受威脅範圍已達20餘公里,涉及江達縣岩比鄉、波羅鄉。截至12日12時30分,根據四川省白玉縣報告,目測堰塞體順河長約2000米,橫河最大寬約200米,高度約100至200米,方量約2500萬立方米,估計堰塞湖蓄水約2億立方米,目測新增垮塌300立方米左右。國家減災辦初步統計,該江段共有滑坡10處,崩塌3處,土石流溝8條,其中有2處大型滑坡。截至12日,西藏昌都市位於金沙江堰塞湖周邊的江達縣、貢覺縣、芒康縣3縣10個鄉共13637人緊急轉移安置;處於堰塞湖下游的四川甘孜州白玉、巴塘、得榮3縣17個鄉鎮51個村10367人緊急轉移安置。12日下午5時40分左右,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湖水已經從攏口自然溢出,目前流量達到5至6個每秒立方,整個堰塞湖已經形成自然泄流[13]。

人們以為災害已經過去,誰知11月3日再次發生滑坡,再次阻斷金沙江幹流形成堰塞湖。險情發生後,西藏、四川兩地連夜對臨江低洼區域受威脅民眾進行轉移安置,截至4日傍晚,西藏已緊急轉移金沙江沿線8300餘人。西藏昌都已投入近萬名解放軍、武警、消防及政府工作人員參與搶險救援[14]。潰壩洪水沖毀了下游300公里外正在施工中的蘇窪龍水電站工程的圍堰,對工程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發生在崗托大壩下游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的兩次大型庫岸岩質滑坡來說,滑坡體總量約3380萬立方米,滑坡體迅速形成長約270米、可見高近60米的堰塞垻,阻斷金沙江幹流,形成堰塞湖,嚴重威脅上、下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兩次堰塞湖險情先後經自然和人工泄流後解除,最大下泄流量分別達到10000和31000立方米/秒,相當於金沙江萬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大洪水同時挾帶滑坡體泥沙和河道河床上的泥沙往下游輸移,下游巴塘站先後出現21.6、42.0公斤/立方米的沙峰過程,高含沙洪水到達金沙江中游[15]。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記錄到的金沙江萬年一遇的洪水流量。這不是自然的洪水流量,而是堰塞壩潰垻洪水流量!當時洪水中的泥沙含量已經超過了黃河!科學家預計,堰塞湖區域滯留的泥沙大多陸續輸移至金沙江中游梯級水庫內,梨園電站單獨運行5年或者10年後剩餘的有效庫容有可能不滿足水庫所需調節庫容的要求。一座龍頭水庫廢了。潰壩洪水對下游約500公里長的金沙江兩岸西藏、四川和雲南轄區的道路、橋樑、耕地和房屋造成了巨大破壞。截至2018年11月19日,潰決洪水過境導致包括國道318金沙江大橋、江東橋、拖頂橋在內的多座沿江橋樑損毀以及國道318、國道214和竹茨公路在內的多處道路中斷,無法通行。據云南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通報,迪慶、麗江、大理等4個州市受災人數約5.4萬人,其中緊急轉移安置4.1萬人;房屋損毀3000多間,農田受災面積約3000多公頃,僅雲南省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4億元。其中雲南省境內損毀羊拉大橋等7座橋樑,麗江市受損鄉鎮公路累計285公里[16]。

金沙江上游段再次發生大型滑坡,形成堰塞湖的風險依然存在。在崗托水庫形成之後,又增加了水庫誘發地震、水庫誘發滑坡的風險。如果白格滑坡發生在波羅水庫大壩工程完工之後,或者崗托水庫區內發生大型滑坡,那就是中國版的瓦伊昂水庫滑坡慘案。

圖7:2018年10月10日深夜在崗托大壩下游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發生山體滑坡,阻斷金沙江幹流形成堰塞湖,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圖8:堰塞湖位置與周邊水利設施,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個地震多發地區,特別是西部水電大開發以來更是地震頻發,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壞。最近幾年發生的地震有如:

2014年11月22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發生6.3級地震;

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強烈地震;

2023年1月26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5.6級地震;

2023年9月6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3.1級地震;

2023年10月1日四川甘孜州石渠縣發生4.4級地震;

2023年10月16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3.0級地震等等。

其中2022年9月5日發生在瀘定縣的6.8級(一說6.6級)強烈地震,是一次由大崗山水庫誘發的地震。瀘定地震強度IX(9)度區域與大渡河上的大崗山水庫區域高度重疊。大崗山大壩工程最大壩高210米,水庫總庫容7.42億立方米,是大渡河水電梯級開發中的一個梯級水電站。地震發生後,負責大崗山水庫大壩工程設計的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派出六位專家組赴大崗山大壩,進行工程排查、震損調查和專業評估。初步檢查的結論是:大壩安全無恙。瀘定地震的震央一說在瀘定縣磨西鎮,一說在瀘定縣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附近。位於大渡河西岸,瀘定縣的得妥鎮、磨西鎮、燕子溝鎮等周邊鄉鎮災情嚴重。同樣地處下游位置的雅安市石棉縣王崗坪鄉、草科鄉等區域災情也很嚴重。石棉縣王崗坪鄉挖角鄉正好是大崗山大壩垻址所在。地震過後,這裡滿目瘡痍。居民住房倒塌、開裂,山體岩崩、滑坡,道路中斷,人員死傷嚴重。據四川省「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省市(州)縣前線聯合指揮部消息,截至11日17時,地震已經造成93人遇難,其中甘孜州遇難55人,雅安市遇難38人。另有25人失聯,其中瀘定縣9人,石棉縣16人。瀘定地震共造成死亡失蹤人數共118名,其中64人在震央所在的甘孜州(瀘定縣),54人在大崗山大壩所在的雅安市(石棉縣)。大崗山大壩沒有受到損傷,而大壩所在地民眾的生命財產蒙受了巨大損失[17]。

七、德格縣是藏區民眾反抗最為激烈的地區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自2008年藏區爆發抗議事件以來, 中共當局在很多藏地新設多個派出所,而在四川甘孜州德格縣年古鄉日巴(音譯)村和娃巴村之間設立的派出所,引起當地藏民極度不滿。2012年2月24號早上,德格縣年古鄉日巴村一位叫扎西的青年炸毀這座公安人員的辦公地以示抗議,而他本人當場身亡。扎西生前對他的朋友說,「近來地方中共政府任意下設公安派出所,顯出強大的威懾陣勢,我要毀掉這些,將以自焚獻出生命。」

根據流亡西藏多家媒體報導,四川甘孜州德格縣境內在2012年2月24號,即藏曆新年初三發生一起爆炸事件,藏人扎西在凌晨3點50分提著裝滿汽油的塑料桶,前往德格縣年古鄉娃巴村,炸毀了娃巴村和日巴村聯合建立的黨員會議室。扎西當場死亡,終年32歲。當時房屋受到損壞,但無人傷亡。中共公安人員在現場將扎西的遺體帶走,之後村民索要遺體遭拒。而在事發第三天,即2月27號,5名僧人和6名家屬在軍警的包圍和監控下,被允許參加遺體火化儀式,但現場被禁止使用手機和照相機。據介紹,藏人扎西(又名:達才),終年32歲,父親名叫多瓦,母親名叫白瑪旺姆。他和妻子雅雪育有兩個女兒,他過世時大女兒11歲、小女兒僅5歲。扎西的八位友人被指控與這起事件有關遭到拘捕,後被被判處三至九年徒刑。現在應該刑滿釋放。

此外,德格縣溫拖鄉仁古村和比亞村里興建的黨員會議廳也在之後陸續遭到放火燒毀,無人傷亡。但是中共公安並沒有抓到具體作案的人。

八、漢人應該向藏人學習

漢人總以為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斷,漢文化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其實就在4、5千年前,中原周邊「蠻夷地區」的文明就比中原文明更為先進。就說治水的大禹,按照司馬遷的說法「禹興於西羌」。汶川地震後,大禹的故鄉在汶川的說法興起。2023年11月發生在甘肅青海邊界積石山的地震,又讓積石山是大禹故鄉的說法廣為流傳。這樣看來,大禹與藏文化的關係勝過與漢文化的關係。

十世班禪喇嘛堅決反對建造羊卓雍錯水電站是源自藏文化對山、水、自然的理解和崇敬。西藏本土最早的宗教為苯教,其崇拜的對象包括天地日月、雷電冰雹、山石草獸等各種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靈和鬼魂,萬物皆有靈信。在藏人的眼中,西藏的許多山是神山,西藏的許多湖是聖湖,它們不是未受人類干預的「原始生態系統」,更不是由人類主宰的「人工生態系統」,而是有特定含義的「文化生態系統」,是自然聖境。藏人有轉山、轉湖的風俗,他們堅信是山水、大地養育了他們。藏人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即此山中一草一木,湖中的一滴水一條魚並非無主的資源,它們屬於神靈,不是可以隨意動用。因此藏人嚴禁污染水源和採伐林木。而如今在共產主義思想薰陶的漢人則完全不同,流水是什麼?流水就是金錢。三峽工程論證說:「長江滾滾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李鵬曾學座山雕的話說:「水輪機一響,黃金萬兩」。

德格是藏區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民族矛盾的火藥桶,也許崗托水庫大壩工程會點燃這個火藥桶。金沙江水電大開發,「這是人類的錯誤、科學的錯誤,也是缺乏知識的結果「。如印度政治家甘地所說:地球有足夠的資源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卻無法滿足人的貪婪。

注釋:

[1]記者李木子:拒絕搬離四川大批藏民在縣政府集會抗議,《看中國》,2024年2月15日,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24/02/15/1055725.html

[2]四川藏人抗議拆寺遷村建水壩逾百人遭拘捕,自由亞洲電台,2024年2月23日,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dam-02232024044322.html

[3]十三大水電基地基礎數據匯總,來自太行後山人的雪球專欄,修改於2023年5月13日,https://xueqiu.com/8308974581/224528454

[4]百度百科:金沙江水電基地,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91%E6%B2%99%E6%B1%9F%E6%B0%B4%E7%94%B5%E5%9F%BA%E5%9C%B0/8584639

[5]14.68億度!長江6大水電站創單日發電量新高,規劃將建29座水電站,來源:科普大世界,2023年8月29日,刊登在《網易》,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B9NPEN0512HORJ.html

[6]2022年能源工作怎麼幹?路線圖來了,來源:國家能源局,2021年12月24日,https://www.nea.gov.cn/2021-12/24/c_1310391384.htm

[7]記者蘇南: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電建集團首席技術專家馮樹榮:龍頭水庫「布局一子帶活全盤」,《中國能源報》,2023年9月18日,刊登在《人民網》,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23-09/18/content_26019118.htm

[8]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可調多少水,有何影響?長江委開展專題調研,澎湃新聞,2019年10月29日,https://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9763808&from=wifiKey#;打通分水嶺,連接長江和黃河的源頭,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大壩協會,http://www.iwhr.com/zgskyww/ztbd/nsbd/dsbf/webinfo/2013/03/1360423718190047.htm

[9]四川德格,一個藏在深山中的寶藏之地!來源:心文創,2020年1月14日,刊登在《網易》,https://www.163.com/dy/article/F2S6E46C0521U7KD.html;探訪「瑪地甘德」:格薩爾王史詩故里,澎湃新聞,2019年8月8日,刊登在《新浪網》,https://news.sina.cn/2019-08-08/detail-ihytcitm7679546.d.html

[10]余杰專欄:習近平讀過《格薩爾王傳》嗎?風傳媒網,2018年3月25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414601

[11]張國寶:回憶西藏電力的建設,來源:能源雜誌微信,2015年1月7日,刊登在《北極星輸配電網》,https://m.bjx.com.cn/mnews/20150107/579565.shtml;王維洛:十世班禪喇嘛與李鵬和羊卓雍措水電站,民主中國,2015年9月16日,https://minzhuzhongguo.org/default.php?id=49362

[12]楊勇:重視金沙江水電工程開發建設的地質風險,中國河流,2013年11月8日,刊登在《三峽探索》,http://www.sanxiatansuo.com/index.html?index=view&vid=501

[13]金沙江堰塞湖自然泄流兩萬餘群眾已撤離,來源:新京報,2018年10月13日,刊登在《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0/13/c_1123552695.htm

[14]金沙江堰塞湖蓄水量超1億立方米西藏轉移8300餘人,來源:中新社,2018年11月5日,刊登在《海外網》,https://news.haiwainet.cn/n/2018/1105/c3541083-31429232.html

[15]朱玲玲、李聖偉、董炳江、許全喜、袁晶:白格堰塞湖對金沙江水沙及梯級水庫運行的影響,湖泊科學,2020,Vol.32,http://www.jlakes.org/html/2020/4/20200423.html

[16]張新華、薛睿瑛、王明、余志球、李冰凍、王波: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壩潰決洪水災害調查與致災淺析,工程科學與技術(原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20年,第52卷,https://jsuese.scu.edu.cn/html/2020/5/202000466.html[17]王維洛:高壩大庫密集的巨大風險,議報,2022年9月27日,https:///?p=247819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