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丁律開:普習會 中共和俄羅斯結成準軍事同盟

作者:

5月16日至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北京訪問。5月16日,普京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會談後發表的聲明稱:「俄中兩國強烈譴責美國在亞太地區和歐洲部署飛彈武器,這直接威脅到俄羅斯和中國的安全」;「莫斯科和北京將深化軍事領域合作」。

俄羅斯與中共在軍事領域的合作深化,反映了兩國在面對共同的安全威脅時更加緊密的戰略關係。這不僅包括軍事演習和情報共享,還可能涉及先進武器技術的交換和聯合研發。俄中聯合聲明中對美國在亞太和歐洲部署飛彈武器的譴責,顯然是對美國在這些地區增加軍事存在的一種反制。

當前,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年多,歐美採取各種措施全面制裁俄羅斯。在這種背景之下,普京與習近平會談,並發表這樣的聯合聲明,不但表明中共將繼續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還意味著中共和俄羅斯已經結成了準軍事同盟,要與歐美展開全面的對峙。

在俄烏戰爭持續、歐美對俄全面制裁的大背景下,俄中的這種聯合立場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象徵著兩國間的準軍事同盟,也反映了他們對抗美國及其盟友的決心。這樣一來,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將更加複雜和緊張。

俄中關係的加強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經過長期的戰略考量和歷史背景的沉澱。自冷戰結束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俄中在多邊舞台上的合作不斷加深。在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和對俄烏戰爭的制裁措施加劇的背景下,俄中兩國找到了共同應對壓力的契合點。兩國在能源、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合作逐漸升級,展現了一個相對穩固的聯盟。

中美關係近年來因貿易戰、人權問題、科技封鎖等因素持續緊張。俄中的合作被視為對抗美國的必要手段。聯合聲明中的內容無疑是對美國的強烈反應,顯示出中美之間的對立已經不僅限於經濟和科技領域,而是擴展到了更為敏感的軍事和安全領域。

隨著俄中關係的強化,國際力量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傳統的美歐盟友體系在應對新興的俄中聯盟時,需要重新評估其戰略和政策。歐洲在對俄制裁問題上表現出一定的分歧,部分國家在能源問題上依賴俄羅斯,如何在經濟和安全之間找到平衡將是一個長期的挑戰。

下一步,在俄羅斯的支持下,中共可能發動對台戰爭。這就會招致美國的強烈反對和軍事干預,美國有明確的《與台灣關係法》,並多次表態會在台海發生衝突時協助台灣自衛。因此,如果中共真的對台採取軍事行動,美國的介入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台海衝突若進一步升級為中美大戰,可能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的捲入。這種情況將極大地增加地區乃至全球衝突的風險,可能會將局部戰爭擴大為世界大戰。而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常規戰無法取勝的情況下,雙方可能動用核武器。屆時,人類社會將面臨著重大的全面危機。

除了軍事角度,這種對峙還會在經濟和外交層面產生深遠影響。全球供應鏈可能遭到嚴重破壞,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會更加不穩定。各國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其外交政策和戰略聯盟,進一步分化為不同的陣營。

面對這種局勢,國際社會需要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避免衝突升級。包括但不限於通過外交渠道緩解緊張局勢,重啟多邊對話機制,加強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調解作用,以及推動新的軍控協議來限制軍備競賽。

總之,普京和習近平的會談及其聲明顯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在當前全球不穩定的局勢下,俄中兩國將緊密合作,以應對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壓力。這種局勢的演變需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以避免衝突的進一步升級和全球災難的發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