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胖貓」事件大反轉:最重要的真相被所有人無視

阿波羅網編制按:作者不能說出的事實是, 中共在背後操作此事,轉移廣東高速塌陷熱點事件.

01

我是脆皮。          

全閘道器注的「胖貓」事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5月19日晚,重慶警方發布了關於「胖貓」跳江事件的具體通報。          

全文很長,但關鍵點只有三個。          

一是感情上。          

胖貓和譚某並非網傳的網戀,線下只見過兩面。          

而是正兒八經的戀愛關係。          

談了兩年,已經互見親友。    

二在金錢上。          

兩人交往期間的轉帳記錄,都已核實清楚。          

胖貓轉帳79.9萬,譚某轉了46.3萬。          

胖貓跳江前,譚某明確拒絕了其轉帳的要求。              

警方經查證後,確認譚某並未實施以戀愛之名騙取胖貓財物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犯罪。

最後是輿論上。          

胖貓的姐姐劉某,故意操控輿論。          

通過有選擇性地截取聊天記錄,找人代寫文案以博取網民同情等方式。             

引導網友對譚某進行人肉、網暴。          

行為涉及違法。

通篇看下來。          

網友期待的正義,沒有出現。              

反而是圍繞著胖貓之死的利益糾葛、人性齟齬,被扒了個底朝天。          

頓覺一陣惡寒。          

一個「人」死了。          

一個鮮活的生命,以那麼悲慘的方式結束了。          

得到最大關注度的,卻只有錢。          

沒有人知道,是什麼把他逼上絕路。          

沒有人去思考,一個好好的人突然決定去死,是因為什麼?          

我們又是否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再度發生?          

這才是讓我覺得整件事裡最弔詭的部分。          

不該被放大的放大了,真正該關注的反而被忽視了。          

胖貓事件定分止爭,但帶給我們的反思,或許才剛剛開始。   

2

個人的感情,不該成為公眾的狂歡      

胖貓事件為何引起全民激憤?              

最大的矛盾點,在於兩人之間的金錢往來。          

譚某到底是不是「撈女」?          

我們先來盤一下警方的調查。          

通報中里寫,從2021年11月兩人確定關係,到2024年4月胖貓跳江。          

胖貓一共向譚某轉了79.9萬元。          

而譚某向胖貓轉了46.3萬元。

  

這46.3萬里,有胖貓出事後,譚某向其父親返還的「花店投資」和「死前轉帳」,共13.6萬。

同時,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支付寶帳戶。              

胖貓比譚某多花了7.5萬元。

這樣一算,兩人戀愛期間,胖貓比譚某多支出的總額,應該是:          

79.9-46.3+13.6-7.5=39.7萬。          

事後,譚某返還13.6萬。          

那麼兩人在支出上的總差額,就是39.7-13.6=26.1萬。          

這26.1萬,足不足以把譚某定性為「撈女」?          

網上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才談了兩年多就花了對方26萬多,不是撈女是什麼?             

有人則反駁,按照胖貓每個月2-3萬的收入。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又是正常戀愛的關係,女方甚至過年都把他帶了回去。          

他心甘情願地多花這20多萬,憑什麼要去審判女方?          

兩派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          

但其實,你有沒有發現,「戀愛期間雙方花多少錢才合理」。          

這事本身就沒有一個大家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標準。          

吵來吵去,誰也說服不了誰,為什麼?          

因為本質上不是譚某「撈不撈」的問題,而是兩派人價值觀的碰撞。          

所以,我一直認為,只要沒有違反公序良俗,法律底線。          

任何個人的情感問題,都不應該被拿到公眾領域審判。          

一是因為,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處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千差萬別。          

現實和人性的複雜程度遠超過我們想像。          

沒有哪個普通人經得起道德顯微鏡的審查。          

無論是胖貓還是譚某,甚至是你我。              

沒有人能做到私德完美得挑不出一點錯。          

除了當事者,旁觀者再怎麼分析,也是一種狹隘。          

當動用公眾討論的權利,去審判個人的私德,只會對雙方造成傷害。          

作家六神磊磊的一句話我很贊同:          

公眾話語介入私人,應當遵循邊界標準為第一,道德標準為第二的原則。          

先界定什麼是大眾應該管的,再去衡量對錯。          

否則,就會形成另一種暴力。          

其次,回看整起事件,其引發的關注度已經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也完全超出了合理的範疇。          

輿論上。          

無數百萬粉絲大v和明星在真相未明情況下的接連發聲。

跳橋地點處外地網友送去的鮮花和外賣堆積成山。

程序上。          

官媒的多次報導及重慶警方事無巨細的調查。          

這些年,明星很愛用一個詞叫「浪費公共資源」。          

什麼叫真正的浪費公共資源。          

這就是了。          

為了處理這件事引發的外賣事件、造謠事件所用的人力物力。          

為了調查清楚一件原本很簡單的事情所動用的警力。              

都與其複雜程度和嚴重程度不相匹配。          

大眾出自善意的發聲沒有錯。          

警方費心費力的處理也沒有錯。          

錯的,是將這起情感糾紛推動為公眾事件的幕後推手。   

03   

人性最不能原諒的惡,是利用他人的善良          

胖貓事件最大的反轉,也是最讓人寒心的是什麼?          

是胖貓姐姐對輿論的利用。          

為了從譚某手中拿回弟弟的血汗錢。          

哪怕對方已經早已和父親達成和解,她還是精心策劃了整起事件。          

這個局,不可謂不精細。          

第一步,有選擇性地截取兩人聊天記錄,給譚某套上撈女騙錢的帽子。

第二步,以懷念胖貓為由,用小號曝光女方個人信息和家庭住址,引導網友網暴。

第三步,精心設計妝容、找人代寫文案賣慘。          

具體到「自拍時看起來要很疲憊、很委屈。」          

「打扮隨意一點,可以不化妝讓人覺得你憔悴。」

以此來博取網友的同情心。

並通過投流來給自己增加熱度,十幾天漲粉300萬。          

也算是徹底把流量給玩明白了。          

網友義憤填膺一大通,最後發現自己才是被操控的小丑。          

這可是胖貓的親姐姐啊!          

有人說,姐姐可能只是出於對弟弟的心疼和不甘,才棋走歪招。          

我不做評價。          

她帳號里那句「身份有很多種,姐姐是一種」的個性簽名。          

或許就是解答。          

明明有更多正當維權的方式,卻偏偏選擇了矇騙大眾這一種。          

實在讓人無法覺得她無辜。          

無論出發點有多么正義合理,都不該利用他人的善良為自己牟利。          

後真相時代,事件的真相往往在話題中遭受著一次又一次的顛覆,改造。          

而當善良一次次被消費,不僅毀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有整個社會的信任體系。          

這樣的虧,我們不是沒吃過。             

消費大眾同情心來賺取流量的林生斌。          

靠賣慘博同情來直播帶貨,結果被扒出造假的涼山孟陽。

還有前不久發生的奔馳加塞事件里顛倒黑白的徐老太……

當「狼來了」成為一種常態,當我們越來越習慣一件事的反轉再反轉。          

我們的同情心和同理心遲早會被蠶食殆盡。          

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吝嗇於付出自己的善意。          

真正要付出代價的,是那些真的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          

當下一個受害者出現的時候,我們只會想:          

是不是劇本?是不是想火?會不會反轉?          

善良偶受傷害,也許只是陣痛。          

但若是整個社會風氣已經不容得善良施行,世界就會冷的一片荒涼。              

所以,未知全貌不予置評,不僅僅是一種為他人負責的理性,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當有一天我們成為弱勢的時候,還有人願意伸出援手。    

4

愛人先愛己,是與所有人交往的鐵律          

回看整起事件。          

其實最讓我唏噓的,是胖貓死前做的一件事。          

他退還了客戶沒打完的錢,給女友訂了花,將自己帳戶里所有的錢都轉給了她。          

自始至終,沒有考慮過家裡人,甚至是打一個告別的電話。          

我們無法揣測,他生前到底經歷過什麼創傷。          

但我想,一個被好好愛過的人,不會有如此深的絕望。          

這件事可討論的重點,我們真正該警醒的,不該是他和譚某的情感關係。          

而是到底是什麼造成了胖貓的悲劇?          

從事情的發展中,我們多少能夠拼湊出這孩子可憐的一生:          

糟糕的原生家庭,分分合合的情感關係。          

沒被好好愛過,也不懂得什麼是愛。              

只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入網絡之中,在網遊中迷失了方向。          

他本是個優秀的孩子。          

小小年齡就能賺到50多萬,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同齡人。          

但他卻寧願讓自己過得艱難,也要為他人付出一切。          

這才被身邊的這些倀鬼們,拖入了深淵。          

他決絕地去死,失戀只是引子。          

本質上是因為,他無法擺脫,「沒人愛我」的困境。          

但他沒有想過,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怎能好好愛別人,又怎能得到別人赤誠的愛?          

胖貓之死的外部誘因很多。          

可歸根結底,是內部動機,是不自愛者,無法乞求別人來愛自己。          

命運並不會對所有人和顏悅色。          

有些人生來就被安排了不被愛的劇本。          

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更多的胖貓們。

但我想說,哪怕深陷泥濘,也請一而再再而三救自己於水火。              

不愛自己的人,一定不會真正的去愛別人。          

因為你無法給出,自己本來就沒有的東西。          

越是無人問津的歲月,越是要珍惜自己。          

越是沒有人在意,越是要懂得自己的珍貴。          

愛是自圓滿。          

任何人都不該是你的希望,只有你才是自己的指望。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          

你不再期待別人的垂憐,只是去擁抱自我。          

那才是你真正重獲新生的時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脆皮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