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外送錢不好賺 歐美四大送餐平台累計虧損200億美元

歐洲與美國,具領先地位的四大在線外送平台業者從上市以來,合計營業損失超過200億美元。(路透)

在歐洲與美國,具領先地位的在線外送平台業者從上市以來,合計營業損失超過200億美元,反映激烈的市占大戰帶來衝擊。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隨著投資人查看外送平台的商業模式,Deliveroo、Just Eat Takeaway、Delivery Hero和DoorDash等在美國和歐洲的四大獨立上市餐點外送業者的股價都遠低於新冠疫情時期的高峰。

在經歷新冠封鎖時期帶動業績成長後,如今這四大業者正面臨嚴峻的總體經濟環境,即通膨衝擊消費者。

根據金融時報和產業分析業者theDelivery.World計算,在四大外送業者力圖向投資人展示獲利能力之際,它們累計的年度營業虧損合計已達203億美元。這數字涵蓋從Deliveroo、Delivery Hero和DoorDash上市,以及Just Eat Takeaway在2020年宣布企業合併,總共七年來的營業虧損數字。其中包含與收購和股票報酬相關的大量減記數字。

瑞銀分析師巴內特-蘭姆表示:「投資人願意為虧損埋單出資的情勢已經改變了,他們現在希望食物外送業者在面臨升息後的環境下,還能展現可持續的獲利成長。」

外送競爭同業Uber沒有公布旗下Uber Eats事業的獲利能力,但表示在聚焦推動提高利潤後,2023年整個集團迎接首次全年度營業獲利,是個「轉折點」。

多年來,創投公司向所謂的「零工經濟」企業挹注大量資金,後者為餐點外送提供補貼以吸引消費者,希望靠著低價贏得市占。然而,隨著利率上升,投資人轉為聚焦外送平台的獲利能力,而且這項產業還必須應付監管機構和勞工組織針對勞工權益的審視。

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認為,如果向外送員支付更高的薪資,消費者將不會願意為餐點外送支付實際的成本。

儘管如此,股市分析師對外送業者改善財務的展望愈來愈樂觀。在4月,三家歐洲餐點外送業者表示,預期今年會追隨DoorDash腳步,迎接年度自由現金流轉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