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危機擴大!中共公安部直接布控房市金融領域

——分析:中共公安部為何布控房市金融領域

在7月將開三中全會之前,中共公安部高調宣布介入金融、地方債和房地產等多方面維穩。專家表示,房地產危機已變成全面經濟危機,中共讓公安介入維穩,也只能是短期控制局面,但是長期的信任危機在擴展。

在7月將開三中全會之前,中共公安部高調宣布介入金融、地方債和房地產等多方面維穩。資料照:北京一住宅小區。

在7月將開三中全會之前,中共公安部高調宣布介入金融、地方債和房地產等多方面維穩。專家表示,房地產危機已變成全面經濟危機,中共讓公安介入維穩,也只能是短期控制局面,但是長期的信任危機在擴展。

中共公安部高調介入經濟維穩專家:安全取代發展

中共官方消息稱,中共公安部黨委(擴大)會議6月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對中共黨魁表忠,聲稱要「堅決守住安全底線」。會議內容提到,與有關部門協作,「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配合做好中小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和化解工作」。

中共公安部本身有針對經濟犯罪的經偵局,但這次在三中全會前的敏感時間,公安部直接介入金融、地方債和房地產市場這些專業領域的「風險防控」,引人關注

此前,中共國務院在4月22日進行資本市場的專題學習,掌管公安的王小洪作交流發言,也被指不尋常。而在金融安全、資本市場問題上,過去藏在暗處的中共國安部,去年以來也已頻頻發聲。

針對這一情況,台灣資深政經學者吳嘉隆6月11日對大紀元表示,顯然是因為當前中國的經濟問題很不好處理,當局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因為金融系統性風險是連鎖反應,房地產問題背後是地方債,還有國營企業的債務,地方債和國企債的危機超過大型民營企業的債務危機。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吳嘉隆授權)

吳嘉隆認為,在三中全會前的敏感時刻,當局突出強調安全,表示中共中央現在對於重新發動經濟的增長已經形同放棄,退而求其次,完全退到要保黨保政權。

「原本三中全會談的是經濟議題,但是現在已經以安全取代發展,維穩、防控這些比投資更重要。」

陸媒財新網在報導公安部這次會議時,將「公安部:配合做好房地產等領域風險防控和化解工作」作為標題。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公安部會議釋放的信息令人錯愕,因為中共正在加強公安和房地產業之間的關聯性。第一是代表中國房地產市場本身的不穩定引發社會不滿和動盪,公安部門需要加強管控;第二是反映房地產市場的劇烈波動會影響到整個經濟的穩定。

「它可能從房地產危機變成全面的經濟危機。非常諷刺的就是,房地產問題要動用到公安,不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分析:中共救市政策是短線操作產生三個負面影響

在中國房地產持續陷入低迷之下,中共當局5月17日再出台重磅救市政策,包括降低購房首付比,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15%,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第二是下調購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以及取消商業房貸利率下限。

第三是在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中共央行還為國有企業設立了3,000億元人民幣(415億美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但市場對中共5月17日公布的救市政策持懷疑態度。根據彭博社對中國開發商股票指數的分析,中國房地產股票6月6日下跌3.3%,從5月中旬以來,累積跌幅接近21%。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孫國祥。(孫國祥提供)

當局的房地產去庫存舉措也並未給開發商帶來多少鼓舞。據路透社6月10日報導,3,00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計劃,可能為地方國有企業帶來價值5,000億美元的銀行融資,用於購買已建成但未售出的房屋。但一些民營開發商發現,他們的項目很少能被選中並獲得貸款。

孫國祥表示,中共的政策在玩短線式的操作,想要緩解房產的庫存壓力,但會產生三方面的潛在負面影響。

「第一,當大規模將未出售的房屋改造成為國民住宅,可能就會導致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關係扭曲,影響市場正常的價格機制;第二,如果開發商無法透過正常的銷售獲取合理的收益,會影響未來投資和開發的信心;第三,提供國民住宅需要政府補貼和支持,會進一步加重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

他認為當局的救市政策並未解決問題,只是勉強把這些未爆彈的爆炸時間往後延而已。

中共救市無效民怨累積分析:信任危機在擴展

吳嘉隆表示,中國房地產的根本問題在於當初對房地產的投資太過依賴,造成了過度投資,也牽涉到地方財政問題。上世紀90年後期開始的土地財政,已經沒有辦法持續下去。

他分析,中國的人口在老化,失業問題嚴重,失業人士根本繳不起房貸,只好放棄,所以房地產危機真正的問題在於就業危機。而對就業機會的創造,國企比不上民營企業,民營大企業比不上中小企業,但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拿到貸款,再加上疫情造成很多中小企業破產退場,造成就業機會不足,需求不足。

伴隨著房企債務爆雷事件不斷,近年中國各地爛尾樓業主維權事件頻發。

孫國祥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沒有辦法透過政策來解決。當局救市到現在,政策無效,已經導致房地產市場信心不足。信心一旦喪失,政策再刺激也難以恢復,現在不管是購房者還是投資者,整個預期都是悲觀的。

他認為,現在中共讓公安加強維穩,也只能是短期控制局面,但是長期的信任危機會擴展,民心的不滿在累積,到頭來會變成一場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寧海鍾、易如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