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國務院放權 透出兩大重磅信息

——量子躍遷:我們聽見了冰山垮塌的「咔嚓」聲

經濟大一統的崩潰,必然帶來政治大一統的瓦解。這是一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過程。地方經濟的獨立發展,如果獲得比大一統條件下更好的經濟成果(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它就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三十一個省區,可能會出現三十一種模式,最初的"分灶做飯",必然向"分家單幹"過渡。

中共國務院今年1月20日向12個省區發文,將房地產調控權下放這些省區,讓他們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自主調控房市。這一重大政策改變意味著什麼呢?它透露出兩大重磅信息:

1、房地產調控徹底失敗。目前中央政府採取的房市調控政策,核心就是"限購+限價",這種政策鎖死了已入市的大批炒房客,也限制了其他新炒房客入市,目的是維持房價穩定(防止瘋漲也防止大跌),這樣,就在房地產市場形成一片規模驚人的人造"堰塞湖",湖面上風平浪靜,景色宜人,湖面下埋葬了大量屍骨。平靜的湖水蘊藏著驚人的下跌動能。現在時過景遷,消費急劇下降,炒房客已消失,地方政府因房市蕭條、交易萎縮而收入劇減,因而強烈要求中央放開"限購",下放調控權,讓地方政府自主搞活房市。

2、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債務市場正在崩盤。債務市場包括地方債、企業債和居民債三部分,企業債比重最大,約200萬億,居民債約70多萬億,地方債約40萬億(以上資料均來自中共官方的注水數據)。中共並不怕企業債和居民債,如果企業資不抵債就破產清算,居民還不起房貸就收房,全部交給法院打理。但地方債就麻煩了,它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存續,地方政府是萬萬不能破產的,否則就要翻天。這就是為什麼,絕大部分中共地方政府早已資不抵債,有的地方政府如黑龍江、貴州、海南、雲南等,按負債率應該破產許多次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地方政府破產。所以,中共最怕的是地方債!

上述信息充分表明,中共財政崩潰後,中央財政已失去轉移支付功能,地方債的雪球越滾越大,這就迫使中央不得不下放房市調控權。由於房地產是中共經濟的重心,下放這項權力,實際上就是下放地方政府的經濟自主權。中央此舉,無疑是告訴地方政府:房地產我管不了了,地方債我也擔不起了,你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謀生路吧!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央向12省區放權,立刻引發其它省區的聯動效應,放權的影響迅速外溢。上海迅速放鬆調控政策(主要針對外環),蘇州更是一步到位,全面放開"限購",廠州也聞風而動,徹底鬆綁。這個效應非常像多米諾骨牌倒塌。這些突然變化,引起了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劇烈燥動,但這種燥動不是向上而是向下,無論是開發商還是個人,大家一窩蜂地出清手中的房產,變現出逃。據人民網消息,廣州天河區某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低價拋售房產,低到什麼程度?備案價是3.4萬/平方米,現在降到1.4萬/平方米,打4折!而相關部門的回應是:廣州已取消限價,該開發商的行為合法合規....

呵呵,大家看到了什麼?一一中央政府一直在竭力維持的集中統一的集權趨勢,出現了重大逆轉:

首先,中央對地方經濟的統籌已經失靈。財政崩潰讓中央已沒有實力影響和調整地方經濟的發展,中央只得逐步放權讓地方"分灶做飯"。這就導致經濟"大一統"紐帶的斷裂。

其次,這次放權不是從上到下的主動調整,而是從下到上層層博弈的結果,是中央不得已而為之。換言之,這是中央對地方的一次重大讓步,因此,這次下放的權力,很難再收回。

第三,地方自主權的成功擴大,會帶來地方的持續擴權、地方會向中央爭取更多的權力和權利。這就讓地方政府擁有越來越大的經濟決策權,諸侯經濟從此發展壯大。

第四,地方政府經濟擴權後,為避免當地經濟出現爆雷,會主動刺破虛高的經濟泡沫,比如清產核資,地方國資與中央國資的劃分(通過談判),擠出水分,按地方利益的要求重整經濟。在這個調整過程中,地方經濟會出現嚴重塌陷,有的省區甚至發生經濟失控的情況。

最後,經濟大一統的崩潰,必然帶來政治大一統的瓦解。這是一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過程。地方經濟的獨立發展,如果獲得比大一統條件下更好的經濟成果(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它就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三十一個省區,可能會出現三十一種模式,最初的"分灶做飯",必然向"分家單幹"過渡。

《中共與蘇共之區別》一文里分析過:中共與蘇共最重要的區別,是"大一統"和"聯邦制",所以中共的垮台路徑與蘇共正好相反:蘇共是從頂層開始,從上到下垮塌,中共則是從基層(地方省區)開始,由下而上分崩離析。

如果我們在紛亂的表象中,看不出隱藏的趨勢,我們就會陷入迷茫的濃霧裡不知所措。一種新趨勢一旦孕育出來,它就會按自身的動能和路徑蓬勃展開。一座冰山的垮塌,總是從第一條裂縫開始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量子躍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