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公益活動變生意 大涼山支教被曝7天收費超萬元

近日,多家大陸媒體報導,大陸支援貧困山區教學公益行為變成了商品,隨意買賣,甚至有機構公開推出,7天收費萬元就能買到「公益證書」。

6月10日,據大陸潮新聞報導,受商業利益驅使,一些研學機構會將大涼山的孩子包裝為「尋求支教老師的學生」,並藉此推出「7天收費萬元就能拿到志願者公益證書、鄉村助學研學報告」的研學項目。

報導說,一些研學機構打著「公益」名義,高價售賣大涼山支教研學項目,價格普遍在8000元至1.1萬元,個別較貴的則賣到了4萬元。而這些研學項目的宣傳「標配」視頻里,常常會有大涼山的孩子光著腳身背乾柴走山路,以及挖土豆、生火做飯等鏡頭,藉此放大悲情博取公眾同情。

(網絡截圖)

有杭州大學生介紹,他此前看到過一個7天6晚的大涼山支教研學團,售價高達10,980元。而一般作為費用所占比例大頭的食宿,在上述支教研學團費用中卻僅需兩三千元。並且,10,980元的團費中還不包含往返大涼山的交通費,「去掉路程時間,實際只支教5天」。

同時,那些「被參與」此類研學項目的大涼山孩子,則奔波在各類「公益課堂」「免費夏令營」之間,應付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的支教研學團。報導說,「有些孩子一個暑假要接待五六波支教團。」

報導稱,這些年,大涼山都是支教研學熱門地,蜂擁而至的支教志願者不斷湧進大涼山,大涼山支教也衍生出從宣發引客到高價支教售賣的產業鏈,公益儼然成了一門「生意」。

報導還揭示,除了文旅公司帶來大量商業支教研學團外,甚至部分曾為大涼山發起助學活動的公益組織也紛紛售賣起大涼山支教項目。

對於花錢去支教的人來說,其目地是為了獲得公益時長、非遺文化或是鄉村支教調研報告等,為申請海外留學、擇校、評優提供相應證明。

大涼山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是中國大陸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網友批評說,「打著支教的名義,用自己的錢來買證書。利用山區孩子們賺取利潤、誇讚噱頭,太無語了。」「浮誇造假到什麼程度了?這種偽支教對貧困地區的孩子是有心理傷害的。孩子把愛和希望給了遠道而來的老師,而老師卻是到此一游。」「讓我想起了養老院的老人們一天要被洗好幾次腳。」「這種所謂的公益支教研學項目,就是打著公益旗號的『偽支教』,是為了滿足部分學生『提升背景』的功利需求,把大涼山的孩子當成了商業研學的道具。」

還有網友指出,「其實也別只說這些打著公益旗號的商業操作,官家組織的支教也是半斤八兩,都是消費大涼山孩子而已。」「想起了紅十字會。」

中共治下的中國大陸,處處腐敗造假,本來以慈善救助為職責的紅十字會,不斷被曝出濫用捐助款項,公信力徹底喪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