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乳山銀灘:連鶴崗都不如,已成鬼城

有人說,山東威海的乳山銀灘,如今就是「海邊的鶴崗」,這話有些草率了。

銀灘可比不上鶴崗。

鶴崗房價雖然常年在國內倒數第一,但至少有人住。

而如今的銀灘,早已沒了十幾年前全國人民都來這買房的盛況。

相反,曾經被「200元海濱三日游」騙來看房、買房的大爺大媽們,如今零星的坐在海灘上,面朝大海,心裡全是苦澀。

用上半輩子的積蓄,搭上下半輩子的退休金,就換來了一個夏天潮濕,冬天無暖,小區入住率不到10%的海景房。

這種反差,放誰身上他能開心的起來呢?

湖南長沙的吳阿姨,2019年在銀灘買了一套海景房。

吳阿姨是一位已經退休的老人,手上有點積蓄,在長沙也有固定的住所,平日裡吃完飯,就在街頭遛遛彎,生活好不愜意。

一個平常的午後,吳阿姨照常遛彎,卻被一個年輕的男人叫住了。

「阿姨,你想去海邊嗎?」

這樣一聽就是推銷的話,吳阿姨自然不會在意。

她不是對套路一無所知的人,對於這種推銷,一般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把人打發走。

而就在吳阿姨馬上就要擺脫此人時,意外發生了。

她無意中看到了小伙小伙手裡宣傳單上「200元海邊三日游」的字眼。

於是,她抱著好奇的心情,接茬了小伙的話。

推銷員見吳阿姨起了興趣,也十分熱情的表示:

「幾天後長沙本地會有一個推介會,主要是賣房的,當然,賣房都是其次,您要是不感興趣的話,幾天後的海邊三日游也會照常進行。」

吳阿姨對買房當然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只有那個便宜的三日游。

她給小伙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隨後就回家了。

幾天後,就在吳阿姨都快把這件事忘了的時候,電話來了。

電話那頭的小伙子很熱情的表示,可以派車將她接到推介會的現場。

處於好奇,也處於貪小便宜的心理,吳阿姨去了。

到了現場她才發現,這次的推介會,場面還真不小。

只見偌大的坐席,早已被坐的滿滿當當,最重要的是,這些來看推介會的人,全都是像吳阿姨一樣的同齡人。

整場推介會在台上演講的人,有銀灘房地產的人員,但更多的,是自稱在銀灘買了房的「業主」。

他們在台上對銀灘的海景房大誇特夸,稱房價便宜,風景秀美,適宜居住,靜等升值。

甚至,買了房之後,你直接把它租出去,每年的租金,就能付貸款。

吳阿姨本來是對這些不感興趣的,但是經過他們這麼一夸,不免也動了心。

但此時,她還是惦記著那三日游呢。

很快,去銀灘的時間到了,吳阿姨被接上了三日行的大巴。

接她上車的服務人員全程都非常熱情,給她安排的,是一個可以躺下休息的臥席。

和她上下鋪的,還有一個同齡的「幼兒園園長。」

這個園長聲稱自己已經在銀灘買了兩套房子,非常滿意,這次去,是為了再買一套的。

看到這裡,大家也都知道了,這個人,就是個托。

後來,當吳阿姨再次回想起這件事時,才意識到,原來一切,早有預兆。

那位「幼兒園園長」從吳阿姨上車開始,就一直跟著她。

到了銀灘之後,整車來「三日游」的人只是簡短的被拉到海邊待了一小會兒,甚至還不到半個小時,就被再次拉到了售樓處。

售樓處前面的廣場,停的全都是和他們一樣的大巴車。

進入裡面,吳阿姨震驚了。

滿屋子的中老年人,都在銷售員的熱情介紹下,在選房。

屋內的大廣播不時傳出「某某成為業主」的恭喜之音,吵吵嚷嚷的聲音,一瞬間都成為了催化劑。

吳阿姨的周圍圍了三個人,除了那位幼兒園園長和長沙的銷售之外,還有一個售樓處內部的人員。

他們引導著吳阿姨簽署了買房協議。

一邊簽,還沒有停下推薦的話,稱吳阿姨買的這套房子,配套設施好,價格便宜,景色宜人,還說要給她送不少的優惠。

但吳阿姨之後回想了一下,發現他們說的這些,最後都沒兌現。

一時上頭的情緒,終有一天會冷卻下去。

吳阿姨回到長沙之後,就知道自己上當了。

但是,一切流程都已經走完,她想退,簡直難如登天。

房子不像其他的東西,幾十萬的固定資產,怎麼能就放那呢。

於是,擺在吳阿姨身前的,就兩條路。第一,是直接搬過去住;第二,找仲介直接賣掉。

吳阿姨選擇了第一條。原因無他,一般情況下,房子作為保值,甚至升值的資產,不會存在「一手二手」的價格差異。

但是,吳阿姨買的那套房子,一放到手裡,價格直接腰斬一半。

房子在那裡還算「錢」,要是賣了,那就真成了虧本買賣了。

於是,在第二年的夏天,她住進了銀灘的那所海景房裡。

可住進去之後,吳阿姨才發現,對於她們這樣的中老年來說,真像自己找罪受。

海景房,顧名思義,靠近大海。

大家夢想中的大海:海風、海水、沙灘。

而吳阿姨眼中的大海:海風是潮濕的,海水是腥鹹的,沙灘,是從不會去的。

海邊潮濕的天氣讓海景房被「侵蝕」的非常嚴重,不僅僅是樓體。

屋子裡晾曬的衣服,床上的被子,常年擦不乾的地板,還有吳阿姨隱約要犯的風濕,都是老年人無法忍受的缺點。

老人們對此不堪其擾,也不是沒想過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只是,談起法律,誰能有售房合同更能鑽漏洞呢。

不少老人花費了幾萬的律師費,最終卻紛紛敗訴於法庭。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聽天由命了。

而相較老人家那邊的愁雲慘澹,銀灘倒是成為了不少年輕人的「烏托邦」。

縱觀銀灘的居住人群,大家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在這裡買房居住的人,要不就是六七十歲的老人,要不然,就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很少有壯年、中年人來此定居的。

一位年輕人說起在銀灘買房的感受,語氣中全是滿意。

這裡的房價便宜,景色優美,靠近大海,人煙稀少,除了冬天供暖有點問題之外,沒什麼毛病。

而且,他是自由業人群,也不靠乳山賺錢。

所以,他對銀灘很滿意,對目前的生活,也非常喜歡。

許多來到這裡買房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在老人看來,他們是被騙來的,將錢全部投入進去之後,沒有生活來源,只能在當地支起攤位,做點小生意賺取生活費。

每日東奔西走,辛苦的很。

但是,在年輕人看來,家中有網有電,冰箱有水有電,推開窗就是海風,推開門就是風景。

每天在家完成工作之後,閒暇之餘,可以騎上電動車,去最近的市場買點生活物資。

那些小攤上的物品,都是當地人自己種植、自己售賣的產品,安全無害,便宜好吃,十幾塊錢就能買上兩天吃的菜。

轉一圈,回到自己低價拿下的小家,沒有房貸煩惱,生活真是愜意的很。

當然,銀灘說到底,還是一個「旅遊景區」。

配套設施比不上大城市,一些年輕人比較喜歡的娛樂場所,在銀灘,是找不到的。但是,在這裡定居的年輕人不在乎。

他們沒有生活的壓力,且身強體壯、活力滿滿。

一場旅行,還不是說走就走。

於是,比起老年人在銀灘的怨聲載道,在銀灘拿上房屋所有權狀的年輕人,皆是一片歡欣鼓舞之色。

兩相對比之下,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個地方。

山東威海的「乳山銀灘」,名聲一直都不太好。

前幾年忽悠老人在那裡買房的新聞發酵之後,更是被不少人拉進了黑名單之中。

對此,乳山人表示:他們很無辜。

乳山是一個人口53萬的小城市。

53萬,在中國,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小城市」。

但別忘了,比起那些才幾千萬人口的國家,幾十萬人口的小城市,絕對不「小」了。

作為一個海濱城市,這裡吸引了不少全國各地前來旅遊的人群。

當然,要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銀灘那些房子,也賣不出去。

2010年左右,正是中國房地產蓬勃發展的時候。

北京上海廣州的房價蹭蹭蹭的往上漲,誰不眼紅?但誰能買起呢。

於是,無數的房地產商看中了「銀灘」這塊地,圈地,蓋房,賣房,做海景房的生意。

一開始,不是沒賺錢。

但隨著房子越蓋越多,來買房的人卻越來越少,銀灘海景房的價格,便一降再降。

房子蓋起來,那肯定是本地人買的多。

但人家乳山本地人都有房,誰願意買像「智商稅」一樣的海景房呢?

於是,銀灘房地產公司的大巴車開到了全國各地。

北到內蒙,南至福建,西達新疆,「銀灘看房」的傳單飛的漫天都是,載滿外地人的大巴車一輛輛的回到了銀灘。

於是,銀灘一片片的房子,被外地人承包了一半。

即使是這樣,房子還是賣不完,因為房地產公司還在蓋。

直到2020年左右,官方發布規定,銀灘不允許再新蓋住宅樓,開發新的住宅項目。

與此同時,他們也看到了銀灘發展的不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李砍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