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對歐盟發出強烈信號 北京搬出這一群體

在歐盟周三(6月12日)宣布從7月4日起將對進口中國電動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後,全球食品及其他領域的公司對來自中國的潛在報復性關稅感到不安。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星期四(6月13日)在被問及中國業界正在遊說政府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歐盟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時稱,國內產業有權提起調查申請以保護市場競爭秩序和自身合法權益,符合立案條件的申請將啟動立案程序,並依法公示發布。

路透社報導,中共官方媒體報導稱,國內企業正準備申請此類調查,這可能會導致長期的貿易糾紛。

今年1月,中國對來自歐盟,主要是法國的白蘭地展開反傾銷調查,報復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

中共當局也曾通過官媒評論和業界人士採訪等方式暗示可能對歐盟採取報復性措施。

路透社援引紐西蘭乳製品企業協會執行總監金伯莉·庫魯特(Kimberly Crewther)的話說,如果有額外的貿易壁壘措施,可能導致全球市場動盪。

紐西蘭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國,也是許多外國廠商,包括法國乳製品公司達能(Danone)的生產基地。

根據中國的海關數據,歐盟是中國第二大的乳製品來源地,占其2023年乳製品進口總額的36%,僅次於紐西蘭。澳大利亞位居第三。

法國利濟訥鎮的一個養牛場的母牛。(2020年2月12日)

歐盟數據顯示,去年歐盟向中國出口的乳製品價值約17億歐元,主要產品包含乳清粉、黃油和鮮奶。

荷蘭、法國、德國、愛爾蘭和丹麥的乳製品產業都有一定程度仰賴中國市場。豬肉方面,荷蘭、丹麥和法國也是豬肉供應國,而中國去年最大的豬肉供應國則是西班牙,占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近23%,其次是美國和巴西。

報導援引法國最大的農民聯盟「農業經營者工會全國聯合會」(FNSEA)主席阿諾·魯索(Arnaud Rousseau)的話說,「我們很擔心。豬的某些部位歐洲人不吃,需要找到市場。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如果我們不能同某些國家進行貿易,我們很快就會出現問題。」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中國去年進口了價值60億美元的豬肉,包括豬內臟。

隨著歐盟貿易緊張的加劇,歐洲一些官員警告不要對食品徵收進口關稅。歐盟農業專員亞努茲·沃伊切霍夫斯基(Janusz Wojciechowski)在今年4月訪問中國期間表示,他的意圖是儘可能避免讓農業來為其他領域的問題付出代價。

他強調說,「歐盟的立場是,公開的食品貿易是確保全球食品安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報導表示,不過中國以往則持有不同的立場,經常將食品作為貿易糾紛中徵收報復性關稅的目標。

美聯社周四報導說,分析人士警告,一場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可能爆發,將提高雙方消費者的支出並傷害雙方的出口商及工人。歐盟和中國互為對方主要的市場,中國是一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新興經濟,歐洲則擁有相對富裕的四億多人口。

報導說,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周四強調,中國將採取所有必要的措施保護中國公司的權益,並保留向世貿組織申訴的權利。

目前,歐盟還在調查中國對風能和太陽能公司的補貼以及中國是否不公平地限制歐洲製造商進入中國的醫療儀器市場。

歐盟表示,已經主動聯繫中國政府討論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補貼調查的結果,如果雙方不能解決該問題,那額外徵收的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生效,四個月之後再最後確認。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表示,作為正在進行的調查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暫時認定,中國純電動汽車價值鏈(BEV)獲得了不公平的補貼,這對歐盟純電動汽車廠商構成了經濟傷害的風險。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懲罰性關稅的稅率對不同企業有所不同。對比亞迪的稅率為17.4%,對吉利為20%,對上汽集團為38.1%。

歐盟文件還表示,中國其他配合調查但未參加抽樣的純電動汽車生產廠商將被徵收21%以下加權平均關稅。其它不配合調查的中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廠商將被徵收38.1%的關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