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胡歌訪台飄政治味? 中國演員肩負「文化統戰」任務惹議

中國一線演員胡歌上個星期三(6月12日)快閃台灣24小時,出席青年影視工作者座談會;同一時間,上海台辦主任鍾曉敏等人組成的「雙城論壇先遣團」也同班機抵台,兩岸影視交流染上政治味,引發台灣民眾「文化統戰」的質疑。台灣政壇人士表示,中國演藝人員訪台多肩負政治任務,台灣民眾也深知中國對台統戰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

資料照:中國影視明星胡歌現身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2024年4月18日)

因主演電視劇《繁花》紅遍兩岸的胡歌,時隔6年再訪台,快閃出席6月12日晚間的「對話青年」座談會。

基於兩岸局勢緊張,據美國之音取得的主辦方內部消息稱,胡歌低調訪台,且「被下令」不准跟台灣人碰面,「不想惹是生非」。

全程參與這場閉門座談會、不願透露全名的邱小姐是媒體工作者、也是胡歌逾20年的忠實粉絲。她說,胡歌全場演說聚焦在表演藝術和電影等主題,未提及任何兩岸或中國相關的政治議題,與會者多為影視工作者或在台就學的中國學生。

座談會的插曲之一是,當被問及他的上海話為何有台灣口音時,胡歌笑稱:「這說明我們不分彼此」。他還說,20年前首度訪台,因台北跟上海城市氛圍相似,感覺很親切。

胡歌這一段話的原意或僅在拉近他與台灣觀眾的距離,並展現親切感,但聽在部分政治敏感的台灣人耳中,卻難免飄出類似「兩岸一家親」等政治樣板詞的味道。

對此,邱小姐不以為然,她說,有關中國的文化活動在台灣容易被貼上政治標籤,同樣場景換作韓星訪台,說中文展現親民感通常不會被指涉飄有政治味。

邱小姐告訴美國之音:「兩岸局勢本來就緊張,再加上他(胡歌)是一線男星,又在(台灣總統)賴清德上任之後,他是具有特定的意義代表。可是為什麼我們要讓政治凌駕在文化跟藝術之上?不要拿政治色彩去看它,它就是一場非常簡單的活動。」

她說,政治跟藝術文化本是平行線,即便有交集,也應互相尊重。

台灣民眾:中國文化侵略如溫水煮青蛙

但不願透露全名、也曾是胡歌支持者的張小姐卻認為,胡歌或者說者無心,但對太常聽到中共這類政治宣傳的台灣人而言,不免還是會聯想到胡歌話中的弦外之音。

在台北從事文旅遊業公關的張小姐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很喜歡用什麼『大家都是一家人、兩岸一家親、不分彼此』這種話術,一直洗腦他們的國人,然後洗腦台灣人。在這種潛移默化跟耳濡目染之下,當我們(台灣)的小孩從小一直接受這種東西,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效應,也是一種文化侵略。」

張小姐說,影視文化是中國慣用的文化統戰工具,尤其台灣學生看多了中國古裝偶像劇和使用小紅書後,不只開始使用簡體字,很多生活用語也「中國化」,對台的文化滲透力已超乎想像。

她呼籲,台灣人對中國藝人應保有戒心,尤其胡歌此行還「同框」雙城論壇先遣團的官方代表,實屬罕見。另外,台灣總統賴清德520上任以來,中共文攻武嚇不斷,更一度疑似逼迫台灣藝人表態促統。軟硬兼施一向是中國統戰的策略。

中國影視工作者成統戰工具

胡歌本人或低調訪台,但他抵台當日,中國上至官員,下至網民卻忙著唱「政治雙簧」。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援引胡歌在《繁花》劇中的角色稱:「寶總到寶島,是兩岸同胞喜聞樂見的好事。」

「胡歌抵達台灣」也一度登上中國社媒微博的熱搜詞,許多中國網民的留言更是充滿濃濃的政治味,例如「胡歌是(兩岸)和平歌(鴿)」、「胡歌已上交給國家」、「恭喜根正苗紅演員胡歌」。

部分中國網民也留言直指:「這幾年,很少有內地演員去台灣,而且胡歌去台灣參加文化交流是有政治意義的。」

另有中國網民說:「兩岸文化交流斷絕了好幾年,我們這邊的人也不去,台灣也不讓我們去。胡歌這次突然被台灣邀請,我們這邊也放人,就是一個可能要重新來往的政治信號。」

但也有中國網民大酸北京當局對台不夠強硬,並留言道:「之前喊著武統逼台灣藝人表態,才多久就靦著臉自己上趕著去『交流』,你們這骨頭軟化速度怕不是灌了桶硫酸。」

對於中國網民政治解讀胡歌的訪台行,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直言,兩岸正常藝文交流的兩大障礙在中方,一是中國將影視藝術產業視為統戰工具,扼殺自由創造性;二是中國社會欠缺開放性,也不利藝文人士的多元創作。

吳思瑤告訴美國之音:「藝術家、演藝人員多半被中國作為統戰的棋子,強化大中國思想。他們從來不以創作者的自由思維為切入,反而把這些演藝界、文化界來作為操弄統戰的一個重要工具,尤其中國急切地想影響台灣的年輕世代。」

吳思瑤說,台灣期待兩岸多元交流,尤其藝文產業能破除兩岸不必要的政治歧義。但台灣政府無法對自主營運的產業強加政策目的,因此,基於兩岸自由度不一,藝文交流成了「雙面刃」,台灣單向難擋中國的文化統戰,因中國對其境內的創作者多緊縮思想或內容管控,百工百業都可以是中共遂行政治意圖的載體。

影音公會: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

對於胡歌的來訪,台灣陸委會副主委梁文杰於6月13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歡迎中國藝人來台,唯須遵守不講有害台灣自主地位的言論。他說,目前中國民眾訪台有15種專案申請類別,其中中國藝人來台商演僅需依既有管道申請。至於胡歌與上海台辦主任鍾曉敏同班機抵台,他也說,陸委會事前並不知情,因為兩人是以不同的案子、先後分別申請來台。

台北市政府6月13日也澄清,北市府協助「雙城論壇先遣團」申請來台,胡歌並非同團人員。

胡歌此行受台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之邀,事前安排已十分低調。《中評社》6月13日報導,胡歌訪台背後推手是該公會理事長陳仲祺,曾任職親中媒體《旺中時媒體集團》的高階主管,也曾派駐過北京,擔任兩岸新聞中心主管職,熟稔兩岸事務。

公會總幹事蔡富丞表示,胡歌此行訪台的申請皆遵循兩岸主管機構的審查,並順利完成交流,公會盼未來循此例續推更多兩岸影視交流。

蔡富丞告訴美國之音:「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兩岸的主管單位都同意讓胡歌到台灣來。有這樣的一個好的開始,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活動。」

學者:中國影視難跳脫政治操弄

不過,兩岸影視交流能否真正跳脫政治操弄,在台北的龍華科大助理教授賴榮偉卻看法悲觀。他說,中國社會被國家化、黨國一體化後,任何領域都受政治干涉,文化、經濟、學術皆然。

他表示,台灣不少民間組織長期遊走兩岸,亦即所謂的「兩岸政經俱樂部」,不管是否帶有政治色彩,都靠中國市場生存,也易淪為中國在台的代理人,通過舉辦交流活動來營造兩岸和平假象或散播假消息。他說,這是中國統戰策略中,除了軍事外交打壓、灰色地帶威脅外,最常見的「社會融合策略」,旨在同化台灣人,以認同中國人。

賴榮偉告訴美國之音:「胡歌在這麼敏感的時候來到台灣,本身就有象徵性的意義,這是中國的認知作戰,凸顯說台北市影音公會所屬的這個縣市是可以做兩岸交流的;凸顯說民進黨的執政是沒有辦法做;也是在告訴國際社會,中國對台灣是有善意,願意丟這個球,這其實是中國一石多鳥的策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