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失落的CEO,扎在中國直播間

2024夏天伊始,雪糕旺季來了。在這個本該大展拳腳的季度,曾經風靡一時的高端雪糕鍾薛高創始人林盛,卻是以「吆喝著賣紅薯」的形象重歸大眾視野。

這天上地下的境遇,難免讓人唏噓,回顧這短短5年時間,在鍾薛高身上見證了多少極盛與極衰。

01.

把價格打上去的鐘薛高

2018年,鍾薛高突然殺入雪糕界,定位「中國高端雪糕」,走中國風,大舉營銷,最紅的時候,鍾薛高60元一隻的雪糕賣斷貨。

那是消費升級及中產崛起呼聲最高的時代,所有創業者都手持致富經,要把傳統行業重做一遍。方式方法無非是品牌化、高端化、年輕化。

三五元、七八元一隻的雪糕,鍾薛高之所以能賣到60元一隻,並不是它的雪糕真值那個價,而是增長的經濟和消費動力,讓人對物價失去了知覺。

雪糕不是日常用品,也不是必需品,它自帶情緒價值、社交價值,它滿足的是生存之外的欲望和享受,某種程度上,它與咖啡、酒品、巧克力才是一類的,它與追求享受、欲望攀升的時代多麼契合。

它確實是消費升級時代,最完美的,可把價格打上去的品類。

02

被價格刺傷的消費者

回顧一下,短暫的高端化和消費升級狂歡後,高端品牌面臨的尷尬境地。

首先是高端茶飲品牌喜茶、奈雪紛紛調價,推出低價產品線,拉平與競品的價格差。

其二是高端國貨美妝花西子,79元一隻的眉筆被吐槽,李佳琦一句「哪裡貴了」直接被罵上熱搜。

再者,9.9元咖啡店開始開遍各大商圈辦公大樓社區。

更別說鍾薛高的「雪糕刺客」輿論風波了。

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在悄然攀升,刺破了高端化的泡泡,靠資本和營銷快速崛起的高端品牌,缺乏足夠的品牌資本和產品價值去支撐長久的品牌發展和產品回購,正慢慢被消費者拋棄。

韭菜是會覺醒的,那些瘋狂生長的新消費品牌或許在沒意識到,這種變化的速度之快甚至都等不到他們花時間、金錢去成長為真正的高端品牌。

03.

把價格打下的直播間

成也價格,敗也價格。

2023年10月,鍾薛高開始出現欠薪傳聞;今年3月,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發布限制消費令,對鍾薛高和林盛採取限制消費措施。

如今,林盛在直播間賣紅薯,講「欠薪還債」的故事。

也許他自己也深知「價格」才是市場的硬通貨,品牌只是故事,僅此而已。

當鍾薛高做高端國貨品牌的故事不靈了之後,學學羅永浩的「真還傳」也許更符合當下人的情緒共鳴。

04.

掙扎的品牌與失落的中產們

直播與品牌之戰在前幾年也曾引發爭議。

大主播手握價格主動權,品牌不得不低價讓利甚至到利潤全無的地步,這種赤裸裸的價格戰讓很多高端品牌陷入被動,他們不得不俯身入局才能保住銷售數據和市場份額,在直播間裡與低價平替的同品類產品競爭。

直播是抹殺品牌價值的。

品牌廣告預算被品銷結合的達人帶貨所席捲,品牌部被市場部所取代,傳統品牌和新品牌在價格市場裡一起競爭,並極可能被新品牌捲去份額。

品牌戰變成了品類戰、價格戰,價格戰燒到渠道戰、供應鏈戰。

市場的邏輯完全變了。

林盛的故事不是「真還傳」,是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靠品牌思維和消費升級成長起來的新中產,如何在經濟周期下滑中,面對消費降級和中產滑落。

他的故事,是地產投資商李亞鵬的故事,是鑽石品牌I Do創始人李厚霖的故事,也是無數創業者和中產們的故事。在李亞鵬直播間提及收入問題並痛苦落淚的那天晚上,李厚霖也出現在了李亞鵬的直播間內,並慷慨地贈送火箭禮物。殊途同歸,兩人都因曾乘東風而起,四處創業投資風光一時,現面臨同樣的困境。

失落的中產們,紛紛湧入短視頻和直播間。

他們靠著僅存的個人價值,妄圖打造個人IP,或者直播帶貨逆風翻盤。

只是這樣的故事,在當下時代並不稀缺,也已不復吸引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廣告狂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