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一個人變好的方式:遠離情緒內耗

如果你常感到不安、糾結或困擾,大概並非因為環境的混亂,而是內心戲太多,胡思亂想了。愛默生曾說:「沒有人能帶給你平靜,除了你自己。」無論任何時候,安心都源於內心。是不精神內耗,以新鮮的眼光發掘簡單的快樂,對任何事都心存感恩,遭遇任何境遇都處變不驚。

生活的旅途中,我們真正渴望,畢生追求的東西是什麼?也許並不是所謂幸福或成功,甚至不是取得成就或得到認可。而是安心,一種內心平靜的安穩狀態。

如果你常感到不安、糾結或困擾,大概並非因為環境的混亂,而是內心戲太多,胡思亂想了。

愛默生曾說:「沒有人能帶給你平靜,除了你自己。」無論任何時候,安心都源於內心。是不精神內耗,以新鮮的眼光發掘簡單的快樂,對任何事都心存感恩,遭遇任何境遇都處變不驚。

而安心的狀態取決於我們是如何生活的,即重視了哪些信念,堅持了哪些事情以及養成了哪些習慣——也許是判斷是非的標準、解決問題的方式抑或珍視的理念或信仰。這些習慣正是我們的力量來源、生活方式與立身之本。

因此,請不要追求空洞的「幸福」或「成功」,而讓自己從思維習慣開始,通過不內耗而輕鬆愉悅,時刻保持內心的寧靜安穩。

本期分享十個能幫助你擺脫情緒糾結,停止精神內耗的簡單生活習慣。重新審視這些看似平常的習慣,會從中找到柳暗花明的轉機。而只要能夠持之以恆,生活就會發生真正有意義的改變。

靈魂總知道如何自我療愈

挑戰在於讓心靈安靜下來

NO.01

樂在其中:對任何事保持熱忱

Find Joy in the Process: Maintain Enthusiasm for Everything You Do

樂在其中,是消除焦慮最有效的方法。而「樂趣」既不是別人給予的,也不是能從他人那裡找到的。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無聊、麻煩、沒意義的各種事情。但是如果習慣逃避或隨便應付,生活就會變得非常單調、無聊,毫無生機。

試著積極改變待人接物的方式和看待事情的態度,把任何事情都當成樂趣去享受,意味著即使在看似毫無樂趣的時候,也儘量享受其中。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即使面對不堪的境遇,如果抱著「真走運,還有這麼奇葩的體驗」,將一切視為難得的經歷去盡情體驗,那麼一切都將變成你享受人生的調味劑。

畢竟,生命的豐富是由無數難忘經歷構成的,包括好的,也包括壞的。

所以,請不要為快樂設定任何條件,而是以積極的心態享受身邊發生的一切。量變會引起質變,你享受得越多,樂趣也就積聚得越多。

NO.02

心存感激:相信感恩的力量

Keep Gratitude: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Thankfulness

每當遭遇困境和不公,我們總會心懷不滿和怨恨,輕易地動搖沮喪,甚至被負面情緒籠罩,完全無心留意周圍,久久無法從失落中釋懷。

如果始終深陷負面情緒的泥沼,再強悍的心靈會逐漸脆弱枯萎。

深陷痛苦時,不妨調整視角,將其視作學習磨礪的機會,努力化解和接納,將其轉化為進步的養分。

這樣,即使遇到悲傷、絕望甚至殘酷的背叛,也依然能夠保持感恩的信念,告訴自己「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為未來而保持樂觀。

當你能夠感恩困境中度過的時光,就向前邁進了一步,恐懼和憤怒都會逐漸消退,事情也隨之轉機。

無論順境逆境,都請心存感激。不再抑鬱地空耗精力,而是保持信念和勇氣,始終堅信:即使看似絕望的境遇,也終會迎來轉機的曙光。

NO.03

整裝待發:維護身心的健康

Ready for Action: Mainta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你是否時常感覺身心俱疲、情緒失控,甚至失眠健忘?這些都表明你的身心狀態,沒有得到充分調整。

記住:健康,是享受生命一切可能,實現目標和價值的基礎。

有很多推薦的指南和生活方式,但適合每人的睡眠節律、飲食類型和運動強度都各不相同。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有效調整身心狀態,只有在親身體會中才能把握。

什麼樣的食物能令你容光煥發,什麼運動令你能舒服的堅持?清晨還是夜晚更能激發你的靈感?

當你感到煩躁、沮喪、疲憊、失去動力時,會怎樣調整自己的情緒?你是會泡個澡,還是戶外運動,或者通過娛樂和社交來自我調節?

沒有人能替我們保養身體和調節情緒,所以更需要對自己的身體和情緒狀態保持敏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融入日常,防患於未然。

NO.04

眼見為實:親自確認獲取信息

Seeing is Believing: Personally Verify the Information You Receive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無需實地驗證,就能購獲取很多信息,這有利也有弊。意味著:我們正在主動放棄親自獲取信息的經驗和機會。

但別人所看所聽所想,未必能代表你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所以始終記住:用自己的感覺來確認事物。

信息爆炸的時代,真假的界限愈發模糊。而我們的失誤,往往源於沒有全面掌握信息,只依據道聽途說或捕風捉影,就匆忙採取行動。

比起其他渠道的間接信息,親自驗證的一手信息更有把握。即使無法驗證,也儘量從多角度獲取完整信息,而不是被片面角度蒙蔽思維。

獲取信息時,請時常反思:「這個信息全面嗎?自己確認過了嗎?」

NO.05

不要著急:遊刃有餘的節奏

Don't Rush: Maintain a Balanced and Graceful Pace of Life

當今社會,好像已經沒有「等待」的概念了。任何事都在追求極致速度,似乎「效率」就意味著價值。

我們不斷刷新公共運輸的行駛速度;電子支付飛速處理日常交易;而信息的更新速度或網站的加載速度過慢,絕對被視為致命缺陷。

但生活中,快並不意味著好,有時欲速則不達,很多事都需要遊刃有餘的節奏,才能保證品質。

工作過於匆忙,會導致降低品質;選擇過於匆忙,會導致決策失誤。將時間計劃安排的密不透風,並不是完成生活工作任務的最佳方案。

畢竟,制訂計劃並不是為了製造緊張,而是讓我們充分了解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從而以自己最適合的節奏,專注而投入的發揮所長。

我們不是機器,也無需讓自己變成機器。越是忙碌的時代,越要享受慢生活,不要讓效率吞噬生命。

NO.06

明確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Set Clear Goals: Know What You Want

成長過程中我們總被追問「以後想做什麼」「想實現什麼」。這類問題很殘酷,因為其中暗含「做什麼是正確」以及「什麼才有價值」。

所以我們總誤認為:如果做不到那些「偉大」或者「正確」的事情,就無法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認同。

然而,這些成就何其困難。一個人往往需要同時具備「非凡能力」和「絕佳運氣」才可能接近成功。很遺憾,絕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

誠然,有些人最終能實現夢想,但這並非終點,因為生活還會繼續。因此與其思考「想實現什麼」,更應該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為什麼而活?你的人生目標又是什麼?為了這些目標你應該學習什麼,了解什麼又應該經歷什麼?想清楚做到位,人生才會更加豐富。

比如想成為「值得信賴的人」。目標可以很簡單,如「盡己所能幫助有需要的人」「保持樂觀」等。

將目標變成你人生旅程中的路標。這樣即使旅程發生變化甚至迷失方向,你依然可以回到這個路標。比如「幫助有需要的人」,也許讓你走上醫生的道路,但這只是結果。

永遠不要被頭銜或職業所束縛,因為值得追求的是人生體驗而不是某個職業。無論做什麼工作或處於什麼狀態,最終目標都不應該改變。

即使不成為什麼某個人物,也要可以活得充實、幸福和有價值。

NO.07

直面自我:學會掌控內心欲望

Confront Yourself: Learn to Master Your Inner Desires

如何面對欲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如果身心被欲望裹挾,會輕易迷失方向,犯下難以挽回的錯誤。

而只有直面欲望,分清它是情緒驅動的、外界影響的,還是內心深處的需求?才能有意識的掌控它。

正如我們越是口渴,就越想將飲料一飲而盡。這樣確實很過癮,但飲料只是瞬間通過喉嚨,馬上就會想再來一杯。與之相比,小口慢慢喝才更能緩解口渴,也更有益健康。

我們發泄式地滿足欲望,常常只是揚湯止沸,對自己並無好處的。

當我們控制住一飲而盡的欲望並慢慢享用飲料時,一杯就足以解渴。當你被欲望控制時,請想起喝飲料的故事,會讓你保留一些清醒,看到自己正滑向一個怎樣的深淵。

能讓人生功虧一簣的,有時就是我們敗給欲望、失去控制的一瞬間。

NO.08

保持新鮮:謙虛和開放的心態

Stay Fresh: Embrace Humility and an Open Mindset

請以「第一次」的心態迎接一切。對初次接觸的新鮮事物,我們常感覺緊張,但正是這種緊張,能讓我們保持謙遜的心態,學到更多。

即使是熟悉和掌握的知識技能,只要抱著「第一次」的新鮮感去面對,也可能發現之前被忽略的地方,收穫意料之外的新知和洞見。

很多時候,年齡的增長會讓我們感覺已經擁有足夠的知識和閱歷,自認比別人更有經驗、更正確。因而以傲慢和輕視的態度對待一切。

但事實上,在很多前沿科技和潮流領域,青年都比老年了解更多。

所以,無論多麼熟悉的事物,都請始終保持新鮮感,並以謙遜和開放的態度面對。這樣就能始終保持新鮮的自我,帶來新的發現和感悟。

NO.09

調整呼吸:抗壓的絕佳武器

Regulate Your Breathing: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Against Stress

我們最能保持自我風範的時候,往往是以放鬆的心態面對和處理事情的時候。只有保持自我風範,才能保持最好狀態,充分發揮潛能。

即使失意的時候,也決不能失態。

當環境壓力或事務積累過多時,我們的呼吸很容易變得輕淺而急促,甚至感覺喘不過氣。而深呼吸,是最簡單有效的復原和放鬆方式。

在緊張、疲憊甚至興奮的時候,不妨讓自己暫時停下來,做一個深呼吸,盡情感受身體的放鬆和心率的下降,緊張和忐忑也會隨之消失。

將深呼吸變成日常習慣,慢慢吸氣,盡情呼氣,能快速恢復平靜,保持從容的心態和積極的狀態。

NO.10

遵循內心:讓熱愛成為嚮導

Follow Your Heart: Let Passion Be Your Guide

真正的「喜歡」和「熱愛」與「想要」不同。「喜歡」不是追逐天邊的彩虹,而是珍惜身邊的風景。

無論旅行、閱讀、藝術還是其他,「熱愛」都無需追問背後意義。即使不向外界坦露,也足以樂在其中。

追隨自己內心的興趣做事,你會不自覺的沉浸心流的狀態,忘記時間的存在,無論結果如何,過程就足以讓你感到無比的快樂和滿足。

而當遇到困境和障礙時,只要追隨內心熱忱,興趣就會為你開路,讓你不厭其煩地學習和發現新東西。

所以,請把興趣視作生活的嚮導,在喜歡的事情上投入時間,添磚加瓦,是找到自我的絕佳方式,也是推動成長、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

只要不斷地保持自己的興趣並投入足夠的努力,興趣就能自然給你帶來驚喜。將熱愛的事情融入生活,不也是幸福生活的要素之一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丹尼爾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