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到中年,才發現:人這一生,真有因果

作者:

從小到大,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因果,也就是業因果報。

「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緣;「果」就是結果,也叫果報。

人這輩子,就是一場因果輪迴。

命運種種,皆有因果。你現在種下什麼因,就會在未來收穫什麼果。

你的福報,自有因果

一提到因果,很多人會認為是迷信,也有人認為是自我安慰。

實則不然。

因果,是做事的準則,是人生的真理,是命運的福報。

道德經》有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一個人,如果心存善念,行中有善,上至孝敬父母,下至愛護家人,喜歡樂於助人,那麼就會無形之中為自己積福積德,悄然改變自己的命運。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貧窮的男孩為了攢夠大學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勞累了一整天的他,倍感飢餓。

摸遍全身,卻沒有一分錢,於是他決定向下一戶人家討口飯吃。

當他敲開了一扇門,從門裡走出來了一位漂亮的姐姐,他頓時有點不知所措,便說只想要一杯水。姐姐看他的樣子,就免費給了他一大杯牛奶。

幾年後,這位姐姐患了一種罕見的病,

而當年的這個男孩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醫生,恰好是她的主治大夫。

男孩一眼認出了這個病人,就是當年給他牛奶的那位姐姐。

手術很成功,姐姐的病也治好了,但她知道,治病的費用會花掉她的全部資產。而當她翻開醫療單時,發現上面只寫著:「醫療費——一杯牛奶」。

古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當你種下善良,就會收穫福報;種下寬容,就會收穫好運;種下希望,就會收穫未來。

人人都期待好運,但沒有什麼福報是無緣無故的。

你付出的每一份善良,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饋給你。

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善良的人。

任何關係,皆有因果

很贊同這樣一句話:

「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

什麼是尊重?

尊重,看似簡單,實則深厚。它,是一個人涵養的體現,更是一個人人品的象徵。

電視劇《老酒館》中的酒館掌柜陳懷海就是這樣的人,為人為商都堪稱「楷模」。

有位討飯的老人,經常去他的酒館裡喝酒。

別的店裡看到有乞丐,一般都不會允許進店,甚至連門口都不讓逗留。

但陳懷海不僅沒有嫌棄老人,還常常教導店裡的夥計:

「進了老酒館的門,來了都是客,一錢酒是情誼,一斤酒也是情誼,不分厚薄,老酒館不攆客,也絕不留無酒德之客。」

他並沒有因「掌柜」的身份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也從未因老人「乞討」的身份而對他有半分怠慢。

陳懷海給了老人最基本的尊重,而老人也讓陳懷海看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老人討飯生活,卻不差一分酒錢,這是酒德。

有人往他酒壺裡兌水,他嘗出來卻不動聲色,這是大氣。

老人每次去打二兩酒,客人多的時候,為了不打擾別人,也怕耽誤酒館的生意,他都會站在角落喝酒,這是尊重。

人這一生,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你怎麼對待人,人就會怎麼對待你。

不論站在什麼位置,都應做到平等待人,平視自己,以謙卑之心,看待世間萬物。

你先尊重別人,才會被人尊重。

父母子女,也是因果

《法句經》有云:

「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

我特別相信,前半生種什麼因,後半生就收什麼果。

紀錄片《人世間2》中,講過一個阿爾茨海默病老人付更生的故事。

付更生總哭鼻子,73歲,大慶油田第一代石油工人,患了腦血管性認知障礙,除了愛哭,還煩躁、吵鬧、打人。

起初是老伴和兒子24小時輪流在醫院護理他。

幾個月後,老伴撐不住,也住了院,只剩兒子付剛一個人連軸轉。

付剛孝順,也細心,總像哄小孩一樣哄著老爸,陪他一起玩遊戲。

老爸依戀他,一會不見就拍著床叫兒子。

這邊老爸離不開,那邊他女兒就要高考了。

他說:「人就像一根蠟燭,兩頭都在燒。」

有人告訴付剛,這個病可能一照顧,就是十年。付剛自嘲,都說「孝子難裝」,但他準備「裝」上十年。

這話聽起來簡單。

但現在的付剛47歲,正是事業的鼎盛期,10年後他57歲,基本就該退休了。

別人都勸他為自己考慮考慮。

他說確實是矛盾,可現在老爸太需要他了啊。

他在小酒館裡要了一瓶白酒,淡淡地說:「我先按大家的規劃,然後再規劃我自己吧。」

簡單幾句話,飽含了一個中年人,多少無奈和辛酸。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也是一場因果輪迴的修行。

那些晚年被兒女照顧很好的老人,極大可能是前半生也給了孩子充足的關愛。

曾經的一個小小舉動,都極有可能改變未來的一生。

所以,我們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剎那,就註定了因果。

有人問:「為何我身邊的好人不長命,反而那些壞人卻活百歲?」

《涅槃經》裡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意思是說,業有三報:

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

總的來說,任何一個家族的興衰繁衍都有因果定律。

也應了那句: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林語堂在《京華煙雲》裡寫道: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時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係,卻發現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中年以後,越發覺得:

讓一個人越過越好的,不是財富,而是自己的品德;

讓一個家族越來越興旺的,不是資本,而是每個人的善行。

願你永懷一顆善良之心,坐擁好風水,永遠記得:

人這一生,自有因果。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格物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