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心驚!看到中國各地沒辦法注水的數據…;就這樣一點點被掏空的外匯【阿波羅網報導】

中國的外匯存底今年開始,進入了快速減少周期,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個城市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還得看稅收。牆內自媒體人馬江博表示,看完了各個城市去年的稅收數據,我還是有點心驚。 台灣股市台積電一枝獨秀,一家公司市值占股市3成,不過現在正由一個人的武林變成一片大森林。 最近美國加州的就業市場突然爆雷,究竟發生了什麼?

中國的外匯存底今年開始,進入了快速減少周期,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個城市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還得看稅收。牆內自媒體人馬江博表示,看完了各個城市去年的稅收數據,我還是有點心驚。

台灣股市台積電一枝獨秀,一家公司市值占股市3成,不過現在正由一個人的武林變成一片大森林。

最近美國加州的就業市場突然爆雷,究竟發生了什麼?

就這樣,一點點被掏空的外匯

中國2024年,2024年前三季度的結匯為5422億美元,售匯為5670億美元,結售匯差值為-248億美元,2024年1-5月,中國的結匯為8919億美元,售匯為9707億美元,結售匯差值為-788億美元。與前三季度相比,2024年1-5月的結售匯差值有所擴大。也就是說,進出口已經不創造外匯了,反而外匯支出超過了收入,外匯存底開始快速減少。

對此,來源「潤飛工作室」的網絡文章指出,主要有3個原因:

第一是美元長期不改變政策,美元的強勢地位明顯,日元已經扛不住了,人民幣也承受很大壓力,需要消耗外匯存底拯救市場。

表:銀行結售匯數據匯總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單位:億美元

第二是中美貿易戰實際上還在繼續,而且不比2018年那時候好多少,中國出口企業壓力都大,賺到的錢都以美元形式儲存著,規避外匯波動風險,沒有把錢換回來的動力。

目前貨幣政策的空間,已經很小,5月份末M1(狹義貨幣)的餘額64.68萬億,同比下降4.2%;M2(廣義貨幣)餘額301.85萬億,同比增長7%。大部分居民、企業都不願意把錢用於投資和消費,反而用於儲蓄和抵抗風險,貨幣政策數次操作,印的錢現在都在市場裡空轉,大家都覺得現在投資是虧的。而為了應對這個情況,目前央行的想法是修改M1的計算方法……

第三是老百姓也在往外陶騰資產,雖然每年可以換的額度有限,但把錢轉移出去的方法有一堆,幾萬幾萬的騰挪也是轉移資產,有錢人都不傻,大家都看得出來,國內投資機會太少了,而美國資本市場欣欣向榮。對於投資機會這個問題,我們工作重點是防止惡勢力輿論抹黑A股。

更有趣的是,至少從各國儲備中的人民幣比例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顯現出了停滯跡象。以前,人民幣消化了美元地位的大概四分之一左右,但是2022年開始,人民幣在外匯存底中的比例下降了很多(見下圖),原來的外匯比例讓位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貨幣。雖然美元的霸權地位在不斷削弱,但這個地位是否讓位於人民幣,卻是不一定的。因為,2024年的貨幣市場,除了主權貨幣,還有虛擬貨幣和黃金。金融,不僅僅只是國家的競爭……

心驚!看到各地沒有辦法注水的數據後…

一個城市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還得看稅收。

牆內自媒體人馬江博表示,看完了各個城市去年的稅收數據,我還是有點心驚。

在地方稅收中,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三大最主要的稅種,我們用三大稅種的和來衡量一個地方的財力,然後對比看看當地的GDP數據

上海北京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和第二,實力毋庸置疑,無論是財力還是經濟水平,都遠遠拉開和後面城市的距離,深圳和廣州都是第二梯隊,而排在後面的重慶比蘇州、杭州和成都的GDP都強,但是稅收卻只有後面三個城市的一半多一點。

一般來說,GDP和稅收應該成正向關係,如果GDP高,但稅收不行,說明本地經濟中非產業經濟因素比較多,比如房地產。

而順著往下,我們可以摘出幾個GDP實力和財政實力「不對稱」的城市:

1、GDP屬於前30但稅收不屬於前30的有:溫州、大連、徐州、唐山、煙臺、南通、泉州。

2、稅收能進前30但GDP靠後的有:福州、長春、瀋陽、珠海、鄂爾多斯、嘉興、廈門、榆林。

3、一般來說,增值稅占到三大稅收的50%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狀態,如果低了,說明城市裡產品服務的流通交易的速度在放緩,貨幣在流轉的過程中大量沉澱在了企業和居民手裡,經濟容易放緩,比如濟南、珠海、瀋陽等。

4、而個人所得稅越多的城市,尤其是個人所得稅/GDP比重越大的城市,說明這個城市裡的中產數量越多,他們有著強大的工作能力、比較富裕的財富水平和旺盛的消費需求,城市經濟容易高速增長。北上廣深蘇杭、南京、成都這些不用說,都是一二線城市,但GDP排名靠後的珠海、青島、廈門、常州這一數據也比較高,說明這些城市「隱藏的中產」比較多。

罰沒收入/稅收總收入這一指標,體現的是一個城市的治理水平,或者說,城市溫度。

我們可以看到:

1、罰沒收入/稅收這一比值的前30城裡,廣西、湖南、內蒙這三個省份就包攬了接近一半兒,剩餘的也多為四川、河北、貴州等省份,

2、這些強省會周圍的弱勢地市都比較有共性:經濟結構單一,財政壓力大,而且持續被周邊的省會中心虹吸,因此也就有著強烈的依靠罰沒收入來實現財政增收的衝動。

3、一個比較詫異的是大連,在罰沒收入比的上榜城市裡可以算是唯一一個特大型城市,罰沒收入達到了238億,而全年的稅收也才2000億。

謝金河: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已形成一片大森林

日前曾有媒體報導「不計台積台企成長淪4小龍末座」,稱台積電一家獨大的情況下,會讓數據被誤解,排除台積電後台灣的經濟成長,是四小龍最後一名!

此論點遭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打臉,他指出台積電形成一個人武林,良性效應正在台灣產生,就算扣除台積電,台灣股市市值成長也很驚人,鴻海市值3兆元,聯發科2.5兆元,已形成一片大森林。

謝金河認為,良性效應正在台灣產生,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鏈愈來愈壯大的「一粒米養大百家企業」景象成形。包括光罩盒的家登、半導體濕製程設備的弘塑,都因為台積電拉抬,股價一飛沖天,這就是一個武林,形成的一片大森林。

現在台積電市值已經超過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與拼多多加起來的總合,鴻海與美團旗鼓相當,廣達追上京東、百度、小米,「說台灣只有一家台積電,那是亂扯」!

全美第一大就業市場突然爆雷

美國知名金融博客Zerohedge周一(6月23日)撰文稱,在過去的一年裡,Zerohedge在多個場合討論過,美國勞動力市場數據被多次人為篡改,以使其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好.

Zerohedge稱,儘管美國勞工統計局能夠將「強勁就業增長」的表象維持到2025年初,但在美國最大的勞動力市場,慘澹的現實已經顯現出來。

加州立法分析辦公室(LAO)6月發布的一份題為《最新早期就業修正顯示2023年無淨就業增長》(Newest Early Jobs Revision Shows No Net Job Growth During2023)的報告,這與之前關於2023年該深藍州就業機會大幅增加的報告相反,「現實要醜陋得多」。

根據該報告,早期數據修正表明,加州在2023年第四季度實際上減少3.2萬工作崗位。這和去年12月加州的月度就業報告形成鮮明對比,後者顯示同期就業增長強勁(增加11.7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加州立法分析辦公室,這一修正意味著,2023年全年加州實際上幾乎沒有實現淨就業增長(全年僅增加9000個工作崗位)。

作為美國最大的勞動力市場,加州就業數據的大幅下修無疑引發對全美就業形勢的擔憂。一旦這種趨勢在其它州也得到證實,或許表明美國整體就業增長遠沒有官方數據所顯示得那樣強勁。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Loading...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Loading...

 

Loading...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