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普林斯在平壤:朝鮮八屆十中全會主席台巨變!為修憲準備?

朝鮮勞動黨八屆十中全會6月28日(在其預告的6月下旬範圍內)召開,像前幾次全會一樣,仍然是「擴大會議」。除了正常參加會議的八屆中央委員會成員之外,「擴大」的範圍包括勞動黨中央有關部門幹部,省、中央一級機關和道級領導機關負責幹部,各市、郡黨委責任書記,重要工廠企業負責幹部等。

順便提一句,除了八屆中央委員以上的與會者之外,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和「擴大」的這部分人員都沒有表決權,在會議上不用舉手。所以,大家會在會議期間看到少數人舉手、大多數不舉手的現象,這不是反對或棄權,而是無權;這是常識,不必奇怪。

朝媒對會議第一天的報導非常簡約,甚至沒有報導會議5個議題的內容。不過,在一般情況下,這個年中召開的全會的主要議題是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務;這個議題是不會變的,如朝媒報導所稱,「全會將總結上半年期間的工作情況,並討論和決定在繼續提升我們朝鮮式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局面中當前面臨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個人認為,除這個常規議題之外,八屆十中全會的重要議題還應該包括修憲、外交政策調整和人事調整。

而在會議的第一天,被稱為「組織問題」的人事調整似乎已經發生了,因為出現了一個謎一樣令人費解的主席台。

按照正常程序,由黨中央政治局組成主席團,委託金正恩主持全會。但這個主席台與以往不同,也與此前已知的政治局組成有些差異。

先看主席台第一排。下圖第一排,圖左起依次為趙甬元(中央組織書記兼組織指導部部長)、崔龍海(國務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金德訓(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內閣總理)、李日煥(中央書記)。

第一排通常是「五常」位置。此次會議的座次顯示,「五常」似乎發生了變化,不僅李日煥替代了李炳哲,而且崔龍海座次排位上升,趙甬元則下降。如果這個安排是人事調整後的定局,則「五常」呈現出以「國家」為主、「黨務」為次的變化,而軍方常委則被移出了「五常」。如果這個變化不是臨時性安排,那麼,這個局面意味著朝鮮的重大變化。

再看主席台第二排。上圖第二排圖左起依次為朴正根(內閣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委員長)、金才龍(中央書記兼幹部部部長)、李炳哲(中央書記、軍委副委員長)、朴正天(中央書記、軍委副委員長)、趙春龍(中央書記兼軍需工業部部長)、朴泰成(中央書記)。

第二排通常是政治局委員坐席,但這個陣容一出來,乍一看由中央書記局構成,而且已知的幾位委員並不在第二排就坐,比如全賢哲(中央書記兼經濟部部長)、強純男(國防相)、鄭京擇(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這三位委員依次坐在台下第一排的起首位置(下圖黃圈內),在他們下首的依次是此前位於政治局候補委員首席的崔善姬(外務相)和位於次席的李永吉(人民軍總參謀長)。

在看到第二排的安排之後,我第一時間產生了三個反應——

政治局的軍事因素弱化,「五常」中無軍事;原兩位軍事事務委員疑似降為候補。如果這一人事格局被最終證實,這是一大變化。

權正根和全賢哲二人可能發生了職務對調,這樣第二排上的老六位就妥妥的是書記局全體。如果這一點被證實,政治局就與書記局合為一體,政治局的構成規模進一步縮小,這也是一大變化。

坐在台下的三位委員是根據需要做出的臨時安排,比如根據會議議題決定主席團成員誰上主席台。同理,「五常」也可能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根據議題決定誰在前排以及按怎樣的次序坐。為什麼這麼想,在下文中會提及。

當然,以上推測的基礎是八屆十中全會召開前的人事格局和任職情況,但同時有兩個可能性完全不能排除——

會議進入其他議程前,首先對「組織問題」進行了調整,形成了現有的人事格局之後再進入會議其他議程。這有過先例。

5月下旬八屆政治局第二十次會議討論的「其他重要問題」中包括部分人事調整。

當金德訓和崔龍海分列於金正恩兩側時,國務委員會委員長、第一副委員長、副委員長三人前所未有地靠得這麼近。特別是崔龍海在「五常」位置中的上升,顯示出「修憲」可能包括在本次會議的5項議題中。如果此次主席團坐席安排是根據議題做出的臨時功能性安排,則八屆十中全會之後可能將隨即召開最高人民會議全體會議,通過新憲法。同時,雖然金正恩國務委員長有批准條約的權力,但《朝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也有可能走最高人民會議程序,以示隆重。這就是我為什麼說此次會議可能出現「議題決定主席台」的原因。

這是一個謎一樣的主席台,也是我多年來第一次遇到這麼令人費解的主席台。目前,八屆十中全會仍在進行中,一切都沒有定局,一切都是不確定因素,好在兩三天後即可見分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普林斯在平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