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第一次開庭時,張展曾對法官宣稱:「這是審判你的法庭,不是審判我的法庭。」
一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24年8月28日,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上海警方從陝西咸陽的家中抓走。目前,她被 中共當局關押,案件尚未開庭。
今年42歲的張展出生於陝西咸陽,是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2010年作為金融人才引進上海,曾任律師。她原本可以作為白領人士在上海過衣食無憂的生活,卻因為關心社會議題,在網絡平台積極發聲並參與維權活動,被註銷了律師執照。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她孤身前往被封城的武漢,對當地情況進行獨立報導,成為新冠疫情中出現的最著名的中國公民記者之一,並隨即招致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打壓。
2020年2月1日,張展到達武漢,與同一時期的方斌、李澤華、陳秋實等「公民記者」一樣,她開始拍攝記錄武漢在疫情籠罩下的真實狀況:從空蕩蕩的街頭和商場,到戒備森嚴的居民社區;從人滿為患的醫院,到晝夜運轉的火葬場;從聚集無家可歸打工者的火車站,到埋葬著「新冠逝者」的公墓;從方艙醫院的工地,到敏感的武漢病毒研究所。張展冒著病毒和被捕的雙重危險,為國人記錄了這段慘痛歷史的珍貴點滴,並通過社交平台(推特和YouTube)發布視頻和評論,呼籲變革。她在武漢封城前後的100多個視頻,至今依然可以在她的YouTube頻道上看到,中國民間檔案館也已將其備份保存。
2020年5月14日,張展在武漢被上海警方逮捕,罪名是「尋釁滋事」。「尋釁滋事」是中國刑法中的「口袋罪」(即什麼行為都可以往裡裝的罪名),許多維權人士都因「尋釁滋事」而被捕。但事實和常識都可以表明,張展在武漢的拍攝記錄,以及她一些象徵性的抗議活動,按照中國刑法的原本語義,並不能構成「尋釁滋事」的犯罪。
根據中共官方的判決書,張展的罪證就是在境外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文字和視頻,並稱其為「謠言」。由此可見,張展實際上是被因言治罪——而她的「罪」,無非是記錄下武漢疫情的真相,並將真相傳播給世界。
根據辯護律師的記述,2020年12月28日張展在開庭時,為自己辯護,並發問:「政府指控人民的講話,這種指控本身是錯誤的。因為這意味著我每句話要被審查。國家有權力審查公民言論嗎?」
法庭上,張展質問審判長:「你不覺得你把我推上被告席,你的良心會告訴你這是錯誤的嗎?」可見,她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即使面臨被重判的威脅,也依然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因為拒絕認罪,並在關押期間絕食抗爭,張展最終被官方重判四年,於2024年5月才得以刑滿釋放,但被釋放僅僅三個月,她就再次被以相同罪名抓捕。
中國維權人士張展因批評中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防治措施而在上海入獄。
張展
關於張展抗爭的細節以及她的很多故事,都可以在《自由張展》一書中讀到。該書由人道中國理事王劍虹主編,2024年5月張展即將被釋放之前集結成書。這部向公眾開放的電子書有近600頁,不僅包括張展的自述、文章、書信和法庭發言,也收錄了大量張展的支持者在社交媒體上聲援她的文字資料。
這種全面的收集,使人們得以從多個維度理解張展作為一個行動者的公共價值。張展雖然失去了自由,但通過《自由張展》一書,她的行動理念也得以與世人共享。
《自由張展》對張展言行和社會反響的記錄,還具有深層次的歷史意義和公共意義。《自由張展》的出版,也為其他良心犯提供了一個可借鑑的思路:通過廣泛的資料收集與網絡公開發行,集中、系統地保存與傳播他們的思想和聲音,從而構建非官方的公共記憶空間。
從書中人們可以看出,基督教信仰在張展的行動以及她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張展作為一名基督徒,多次在發言和通信中引用聖經,並在武漢封城期間向市民傳教。她對正義的堅守,也深受基督教義的啟發,她曾說:「當然應該尋求真理,不計成本地尋求。真理一直是這個世界最昂貴的東西,它就是我們的生命。」
從《自由張展》中數十篇聲援張展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張展的支持者十分廣泛,她所踐行的記錄真相、質疑權力,以及不卑不亢的姿態,可以在法治和人權的普世價值框架下被世人理解,她的勇敢也可以打動那些生活在專制統治中、時時感到恐懼的人們。
說起恐懼,初次聽說張展的所作所為的人也許會認為,張展已經戰勝了恐懼,才能鼓起勇氣進行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抗爭。不過,看過張展的視頻,讀過《自由張展》,人們可以知道,張展實際上明知入獄的結果,也因此感到十分恐懼。她的行動,不是出於天真或魯莽,而是源於她內心深處的正義感,促使她鼓起勇氣,並去挑戰心中的恐懼。
張展對正義和真相的堅持,並不意味著她是完美無缺的。她的哥哥張舉曾表示,張展雖然愛世人,但是她的行動在客觀上加重了父母和其他家人的精神負擔。此外,張展在獄中堅持絕食抗爭,一度奄奄一息,讓不少支持她的人十分擔憂。
張展在2020年12月28日開庭時的照片
與這種關心相對比的,是網絡上——包括張展拍攝武漢疫情的YouTube視頻評論區里,都有大量辱罵張展的聲音。很多評論侮辱張展為精神疾病患者,有的還認為她敗壞了中國防疫的形象。
這種反應,與政權的邏輯如出一轍。當2019年張展先後兩次在上海街頭展示「結束社會主義,共產黨下台」的標語時,上海警方的措施之一,是對張展進行強制精神病檢查。事實上,將政治異議病理化,是世界上許多專制政權的典型手段——將對政權的批評抗議轉化為對抗議者的人身攻擊。
排除「水軍」的言論,張展視頻評論區里那些謾罵和反對的聲音,也不乏所謂的實用主義者。當中國疫情在2020年得到控制,而許多其他國家的染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都飛速增高時,評論區裡的一種聲音開始占上風:中國的封城政策是正確的。
但是,像張展一樣的批評者,更關注的,並不是具體防疫措施的正確與否,而是呼籲言論自由和公民權利。正是由於自由與權利的匱乏,才出現封城和「清零」期間的諸多荒謬與慘劇,讓人們在病毒的威脅之外,也失去作為公民的尊嚴。
那些因中國防疫措施而沾沾自喜的評論,很快被中國失敗的「清零」政策和「清零」結束後的大規模感染和上百萬人因病死亡的事實「打臉」。張展在武漢封城期間對自由和權利的呼籲,則經受了時間的考驗。
2024年5月,張展出獄後就新創立了一個YouTube帳號,在視頻評論區內,絕大多數都是她的支持者,有不少人稱張展為「英雄」,還有一些評論者說自己是武漢人,感激張展對歷史、對真相的記錄。
如今,面對將要到來的再一次審判,張展很可能再次面臨長達多年的關押。但她的支持者則堅信,正義站在張展一邊。張展也在2020年開庭時對法官說道:「這是審判你的法庭,不是審判我的法庭。」
《自由張展》
張展2020年YouTube視頻介紹
張展2020年YouTube視頻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