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中國股市

大陸回不去巔峰了?股市5天蒸發5500億美元 投資大亨吐殘忍真話(圖)
2023-04-27

儘管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但投資者對未來前景感到擔憂,並沒有進一步搶反彈的動力,使得近期包括那斯達克金龍指數在內的大陸股票面臨拋售潮,短短一周市值蒸發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此狀況也符合投資大亨、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Mark Mobius)所述,大陸已經是一個大國,不可能以十年前的速度成長,那樣驚人的經濟成長已經不存在了。

中國股市拋售加劇 外國資金加速撤離(圖)
2023-04-26

圖為香港交易所。隨著一系列經濟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對中國股市的拋售正在加劇,全球資金加速撤離。明晟(MSCI)中國指數周二(4月25日)下跌2.6%,這已是連續六天下跌,是自去年10月以來最長時間的一次下跌。外國投資者連續三個交易日成為在岸中國股票的淨賣家,債券收益率也同時下滑。...

王赫:2023年中國股市再割韭菜(圖)
2023-04-06

為什麼中國股市長期被指是「垃圾股市」,以上三點的缺失加上股票發行的審批制,是重要的制度因素。 遺憾的是,當局現在只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卻在退市機制、做空機制、會計審計業建設等等相關方面沒有動作,更沒有重塑中國股市的構想和路線圖。這就不能不使人懷疑,當局想在2023年通過中國股市再割一茬韭菜。

大量海外資金流出中國股市 創兩年半新高(圖)
2023-03-08

圖為香港交易所。外國投資者正在拋售中國股票。購買中國股票的投資基金(mutual funds,也稱共同基金)現金淨流出額,創兩年半以來的新高。一些市場人士對中共進一步加強政府權力的舉措表示擔憂。據《日經亞洲》報導(連結),美國市場研究公司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當周,中國...

習近平親自指揮部署的「北交所」 過去1年創多項「尷尬紀錄」(圖)
2023-01-19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指揮部署的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經過一年多後卻迎來多項「尷尬紀錄」,包括創下有史以來首隻幾乎「零成交」的A股股票,至少有4個交易日出現單日成交額不足1萬元(人民幣,下同)。而且不論新舊股票,都鮮有人問津,而近月新股破發率逼近90%,市況被批淪為「殭屍股場」。有分析更指,北交所存在先天缺憾,恐與雄安新區、「一帶一路」政策,一併成為習近平的「三大失敗創舉」。

陸企爆缺工 股市也遭殃
2022-12-22

大陸調整防疫措施後,隨著疫情迅速發展,越來越多工廠因工人大規模染疫導致缺勤,已造成企業人力嚴重短缺,甚至連證券市場也遭受衝擊,不僅成交量已連續八個交易日下滑,並且在昨天創下今年成交新低量。華爾街日報昨日報導,形容這是政策「大逆轉」下的結果。報導引述一位外資企業管理層說法稱,有東莞...

到處是市場波動催化劑 中國股市明年或更動盪(圖)
2022-12-13

從Covid到政策轉變,導致中國市場大幅波動的催化劑比比皆是。圖為2020年11月4日,行人走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共證券監管機構今年1月份誓言要嚴防市場動盪時,很少有人能預測到今年會是近期記憶中最動盪的一年。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市場情勢更加戲劇性,從Covid到政策轉變,市場...

大陸多地解封 股市上漲 投資專家:動盪才剛剛開始(圖)
2022-12-07

資料圖。2022年3月15日,人們從展示著恒生指數(右上角)的交易廣場走過。在中國多個省市相繼放寬部分疫情防控封鎖措施後,中國股市12月5日大幅上漲。不過,投資專家們認為,放鬆防疫管控對股市的提振只是曇花一現,中國的疫情解封之路將「漫長而動盪」。包括北京、上海在內,中國有數十個大...

大陸經濟怎麼了?苦等不到超猛反彈 專家爆2難題卡關(圖)
2022-11-29

大陸當地疫情未歇,各地仍維持封控措施,造成民眾出現「反封控」抗爭,經濟始終無法強力復甦。瑞銀集團警告,大陸經濟與股市距離「反彈點」還有一段路要走,儘管當局已經祭出相關措施,但主要是穩定局勢未能刺激,且疫情仍在延燒,經濟復甦相當緩慢。

習總連任效應 老虎環球基金傳暫停投資中國股票(圖)
2022-11-04

消息人士透露,長期投資中國的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已經暫停對中國股票的新投資,並重新評估其在中國的風險。老虎環球基金2002年曾經大膽抄底搶購新浪、搜狐和網易而大舉獲利,因此聲名大噪。但近年來隨著中美科技戰、美國聯準會升息、兩岸動盪局勢和中...

新端倪?陸股港股大漲 瘋傳中國高層研討清零鬆綁(圖)
2022-11-01

陸股及港股今天收盤全面大漲,似與一篇網絡熱傳的貼文有關。內容聲稱中國官方「腸胃whn應大老闆要求」,昨天召開了「新冠專家組會議」,討論防疫全面放開、有條件放開等方案,並宣稱目標2023年3月「實質放開」。中國官方對此沒有任何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只稱不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