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開放

朝鮮首次向西方遊客開放 首批遊客講述奇幻之旅(圖)
2025-03-04

禁止侮辱領袖,禁止攻擊意識形態。不要發表見解。這是西方遊客準備進入朝鮮之前必讀的規則。朝鮮被視為全世界最神秘和最受言論管制的國家。還有一些實用信息:這裡沒有手機信號,沒有網絡,沒有取款機。朝鮮人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的觀點、目標以及幽默感。我們在行前會上鼓勵大家多聽,多了解他們。青...

真的?上海人代會他說漏:「恢復訪問國際網際網路指日可待」(圖)
2025-01-18

2025年1月15日,一位省級人大常委會委員、大學副校長提議開放網際網路!這麼敏感的問題,如果沒有試探風聲的意圖,誰信呢?毛祥東,無黨派人士,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副校長,上海人大常委會委員。在15日召開的上海人代會上,他建議有序逐步分批恢復國際網際網路訪問,針對特殊行業、特殊地區、...

【黎智英案】黎:習近平走毛澤東老路他落台後中國將重新開放
2024-12-19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續就其涉及《國安法》案件接受審訊。辯方不斷引用黎智英以往批評中國政府的公開言論,包指評習近平重走毛澤東老路,如果習近平落台中國就可重新對外開放。另外黎智英曾提及林卓廷等人因7.21被捕,黎認為《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很多事已改變」,法治同受影響,「事實是他(林...

郭建龍:閉關鎖國從來不是被迫的,而是制度性的自主選擇
2024-12-08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個詞彙常常引起爭議,那就是閉關鎖國。這個詞彙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是對中國古代政策的批判,也是對其歷史背景的誤解。許多人認為,閉關鎖國是一個被迫的選擇,在更深層的分析中,我們發現,這實際上是一個制度性的自主選擇。這一選擇不僅影響了歷史的走向,也塑造了中國在世界舞台...

張維迎:兩千多年來,西方做大了企業,我們做大了政府(圖)
2024-10-30

中國兩千多年來就是一個開放的官場和一個封閉的商場。從秦始皇的郡縣制開始,歷朝歷代,除了皇帝,政府中所有的官位都是對大眾開放的,你只要有能力、運氣好,就可以進入政府。漢代是舉賢良、用孝悌,按照人口比例從地方選官,送到中央培養。隋唐之後,有了正式的科舉制度,一個平民的孩子,只要好好讀...

(被封殺) 「是否還願意繼續開放?是否還珍惜人的生命、尊嚴和自由?」(外二篇)
2024-09-24

在本期的【404文庫】欄目中,我們將選讀過去一周中與此事件相關的三篇404文章。一、深圳客|想給那個日本孩子說聲對不起!事發之後,深圳本地微信公眾號深圳客發布文章,向遇害男童道歉,並唏噓深圳作為曾經的改革開放第一城卻發生如此惡劣的極端民族主義惡性事件。作者寫道:對手無寸鐵的孩童行...

忽悠,接著忽悠
2024-08-09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沒發生任何人們期待的事,卻繼續給外商畫大餅。毫無新意的規定,只能讓人感到一陣陣寒意。字裡行間都是欺騙和忽悠。

袁斌:李強稱中國將「更加開放」,可能嗎?(圖)
2024-03-28

中共面臨的兩難就在於,既要保經濟,又要保黨保政權。要保經濟就必須開放,要保黨保政權就不可能真正開放。所以,無論是習近平強調的「更高水平開放」,還是李強宣稱的「更加開放」,最終只能是一句空話。 可以斷言,只要西方不主動關閉對中共的大門,中共就不會關上開放的大門。但中共的開放,充其量而言只是有限的開放,是受其嚴格管控的開放,是門上安著監控器的開放。

中共政府邀請我報導該國… 駐中國記者經常遭受更嚴重虐待(圖)
2024-03-18

過去幾周,中國竭盡全力給人留下正在向世界開放的印象——無論是對外國企業、遊客還是記者。我無法肯定這些說法。我不是中國問題專家,而是一名地區記者,報導的地區之大常常令人難以置信,而這片地區就包括中國。但我最近一次前往北京採訪的短暫經歷揭示了在華工作的外國記者...

特斯拉開放超級充電站 每年可賺數十億美元(圖)
2024-03-03

2023年8月3日,德國柏林一個停車場的特斯拉充電站。(Ina Fassbender/AFP)周四(2月29日)開始,福特與通用汽車的電動車車主終於可使用特斯拉(Tesla)的超級充電站了。福特公司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這種充電合作關係應...

顏純鉤:禁書往往是好書,雨夜閉門讀禁書是人生快事
2024-02-19

老毛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這句話本身沒有錯,只是老毛的「好」恰恰是我們的「壞」,而老毛的「壞」又恰恰是我們的「好」。用這句話,反其義而用之,可以贈送給所有對中國民主運動不離不棄的手足。

雷頤:只開放不改革,哪有不亡的道理(圖)
2023-12-19

主講:雷頤本文為學者雷頤一個演講,平易而又深刻,很精彩。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各位探討晚清的滅亡和制度滯後的關係。我們知道所謂的晚清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鴉片戰爭開始,我們之所以把1840年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因為從它開始中國社會面臨一個社會轉型,這個社會轉型必然會要求制度變革...

陳破空:北京上海大尺度開放?為何沒人買帳(圖)
2023-12-12

近期,中共方面釋放信號:北京和上海要進一步開放,而且是大尺度開放,號稱制度性開放。但有關消息報導後,並未見國內外有多少反應和動靜。年末,習近平到上海走了一趟,試圖效法鄧小平1992年的南巡,希望達到鄧小平當年一言九鼎的效果,再度大舉引進外資。熟料事與願違。說是制度性開放,簡單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