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德媒

德媒:香港選舉變鬧劇 後果很嚴重
2017-03-28

香港特首選舉中,林鄭月娥不出所料高票當選,但有投票權的不是香港公民,而是僅限於大約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林鄭當選後,抗議的苗頭已有顯現。黃之鋒轉發香港眾志一份將選舉結果稱作'香港噩夢'的聲明,並稱,今年7月1日林鄭正式就任的那一天,將...

德語媒體:「北京讓俄羅斯人碰了釘子」 組圖
2016-06-17

《世界報》周四刊文稱,莫斯科在與西方鬧翻後想投靠中國的計劃失敗了,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中國;《日報》則繼續關註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業。 2015年5月9日莫斯科紅場大閱兵的看台上 "如果要找一個典型的俄羅斯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列昂尼德·米赫爾松(Leon...

德媒:巴拿馬文件/中國企業家們用心良苦的考量 組圖
2016-04-09

涉及到"巴拿馬文件"的中國客戶依然是德語媒體關注的焦點。《南德意志報》文章指出,由於不信任政府掌控的銀行系統和並不獨立的中國司法,許多企業家把目光轉到了離岸公司這個選項。《南德意志報》本周五(4月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開頭指出,中國是"巴拿馬文件"的主角莫薩...

德媒:新加坡 森嚴的等級社會 圖
2016-04-02

德國《世界報》記者Sophie Mühlmann最近結束了十多年的旅居東亞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德國。這名漢學專業背景、累計已經在外國生活了25年的記者,撰文講述了她在新加坡、中國等國的經歷。中國人對待外國人的態度,往往取決於他來自哪個國家作者首先講...

德語媒體:「北京害怕人民」 組圖
2016-03-04

《新蘇黎世報》周四發表客座評論,稱面對中國公民社會遭到全面打壓,西方不應該繼續沉默下去;《世界報》則通過李彥案,分析了中國通過新《反家暴法》一事。"中國人民'被拋棄到被遺忘的角落了',這是任志強目前最後一次公開表態,這位近日在官媒被定性為&...

德媒:更為孤立的中國
2015-06-02

第十四屆香格里拉對話在新加坡落下帷幕。《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南海主權爭端使中國比起往年更加被孤立。《柏林報》則關注了北京最新的禁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孫建國出席香格里拉對話第十四屆香格里拉對話上周末在新加坡舉行,南中國海議題不出外界所料成為會議關注...

德媒:李克強點火拉美 美國其實是將計就計
2015-05-21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8日起開始了對巴西、哥倫比亞、秘魯、智利四國的訪問,此行引起了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有關中國攻陷美國後院的聲音也是排山倒海。但是細細分析,中國在拉美雖有斬獲,但是美國也許才是最終的贏家。李克強此次的拉美之行,是他出任總理以來首訪拉美...

走鋼索的習近平 才走過1/5的任期(圖)
2015-03-20

隨著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走過五分之一的任期。瑞士《新蘇黎世報》周六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國在強人習近平的帶領下,內部的氛圍越發壓抑。文章寫道:"習近平展開強勢反腐運動,被送上法庭的黨內成員人數較他的許多前任在整個任期內更多,他同...

德媒:露出牙齒 習帶中國走上一條危險的路
2015-03-08

德國《每日鏡報》5日發表評論文章《我們來教你們》。文章以歐洲議會綠黨政治家布蒂霍夫(Reinhard Bütikofer)最新從中共當局收到的一封信開頭,信中這樣寫道:"您沒有接受我們的觀點,依舊執著於自己的想法,實在是可惜啊!"《每日鏡報》的文...

德媒:習近平躋身哲學家行列 圖
2015-03-01

在今年的過年團拜會上,習近平在講話中就提到了"四個全面",它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以及全面從嚴治黨。這一重要講話在上周過年繁忙的慶祝活動中沒有被人注意到。直到周三早晨,過年長假後第一個工作日,宣傳機器開始開足馬力,重新拾起重要...

德媒:德國奶粉一掃空:「中國人又來了」(組圖)
2015-02-08

一方面,中國崛起中的壓力讓許多大學生情願下農村,重新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成為老老實實的農民,種植無公害蔬菜。另一方面,中國的媽媽們對國產奶粉仍然沒有一點信任,又來和德國媽媽們搶奶粉。這些都是德語媒體關注的內容。德國"明鏡在線"本周五(2月6日)發表文章關注生...

德國記者撞上中共國家安全機器 組圖
2015-01-16

記者助手張淼10月初被捕,她的"老闆"、《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科克里茨為找到她的下落,撞上中國的國家安全機器,自己變成了調查的對象。有關該事件的文章發表後,引發強烈反響。科克里茨接受Zapp採訪德國最富人文精神之一的報紙《時代》周刊上周非同尋常地在"北京的記...

德媒:中國房價何時見底?摩根大通預計今年跌幅超10%
2014-11-20

房價何時見底?《法蘭克福匯報》金融版關注中國房價。10月,中國新建房價格同比環比均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70個城市中有67個同比下降2.5%。對中國快節奏的房地產業而言,…更具決定性的是環比數據。10月甚至有69個城市環比價格下跌,但跌幅為0.8%,明顯...

德國世界報:中華人民共和國究竟有多重要?圖
2014-11-07

"廣泛意義上而言,美國依然是全球最重要、最大規模的經濟體。雖然不斷有人認為,中國已經超越了所有國家站在了巔峰,但只要比較一下中國的實際購買力,就會發現這種認識是錯誤的。……2013年,中國的購買力平價GDP總額為16.2萬億美元,而同年美國的該項數據則是16.8萬億美元。歐元區僅有12.4萬億美元。但是,一旦考慮了國際市場上的實際購買力,中、美、歐GDP總額就分別是9.2萬億、16.8萬億以及12.7萬億美元。"

德媒 南海爭端:一步也不願退讓的中共 圖
2014-05-15

中國與越南近日在南中國海因主權爭端僵持不下。事件的導火線是今年五月初,中海油在帕拉塞爾群島(中國稱西沙群島)附近海域架設鑽井平台並展開試鑽,由於中越皆宣稱擁有該群島主權,雙方因此發生衝突,中國目前派遣近80艘船艦前往該海域。美國國務卿克里認為,中方的做法具...

德媒:中共第一第二夫人 以及她們男人對比
2014-05-06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周一(5月5日)刊登文章說,"在中國現屆領導人上台前,中國高級領導人的夫人很少公開露面。但是中國的新一代領導人--現任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習近平則與他的所有前任不同,他非常喜歡帶著夫人到處公開亮相。當然,他的夫人彭麗媛也無需保持低調...

德媒:三面習近平 圖
2014-03-31

本周六,習近平一行來到德國北威州州府杜塞道夫。德國"萊茵郵報在線"(RP Online)發表文章關注習近平到訪之際的氣氛以及安保工作狀況。 在題為"為習近平執行最高警戒級別"(Höchste Sicherheitsstufe für Xi Jinpin...

德媒:中國經濟改革方向正確,但政治改革毫無動靜
2013-11-20

柏林出版的《日報》寫道:中國共產黨的改革並非自由化的信號,而是對變革社會的獨裁式反應。勞教所是一個與中國監獄並存的殘酷系統。近50年裡,有數百萬中國人在這裡受到過折磨。他們是小罪犯、吸毒者、左派、右派、基督徒、穆斯林教徒、法輪功學員、異議人士、妓女、上訪者和其它「搗亂份子」。中國律師目前必須承受特別大的壓力。在今年的一份內部重要文件上,共產黨把要求法治、法庭獨立和分權的呼聲定為是對共產黨的「攻擊」

德媒 習近平的左右手:一邊是糖,一邊是銬 組圖
2013-11-16

中共政府在本周五(11月15日)公布的改革措施文件中總結了一套改革方案,以此應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其中一些扶持民企的政策獲得了關注。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已經降到了1999年以來的最低點。為了給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注入活力,中國的經濟將為...

德媒:習近平欲擁抱過去 中國人卻今非昔比
2013-10-19

習近平上台以來的一系列舉措,讓人不禁想起了毛氏作風。德語媒體卻認為,即使新領導人想重拾毛氏傳統,但中國人民已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