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 蔣介石辭去中大校長職務後,一直保留著中大終身榮譽校長的名分。他對中大的最大貢獻是以身示範,確認了政治與學術的平等地位,確認了教育、學術與知識階層的獨立地位,而這,正是現代大學成其為大學的根本所在,也是民國時期大學所普遍堅守的通則。
抗戰期間,西南聯大的教授學生們。(網絡圖片)西南聯大的八寶飯,是相當有名的。汪曾祺先生寫過,何兆武先生也回憶過。我一開始以為是這種八寶飯,加了瓜仁松子紅綠絲,塞了滿噹噹赤豆沙,一匙挖下去,糯米拌了豬油的香直衝雲霄。當然是我幼稚,會這樣想。所謂八寶,是一種戲稱。聯大食堂所用的米,是...
抗戰勝利後,蔣委員長跟何應欽(左三)、白崇禧(左四)、關麟征(左一)、張發奎(左二)、胡宗南(右二)、王耀武(右一)、湯恩伯(後排左二)、劉峙(後排左四)等高級將領合影。接上文:抗戰期間中國最高統帥部和軍事指揮系統(上)國民黨軍事指揮系統從上至下為:軍委會+軍委會行營=>戰...
抗戰期間,軍委會統帥指揮的戰略單位有全國各戰區、各江防司令部、各防空司令部、各衛戍司令部,以及劃分給各戰區的陸軍集團軍等兵力。依據作戰任務和需要,軍委會劃分調派若干陸軍集團軍以及空軍或海軍支援力量給各戰區,一般由戰區司令長官負責統一指揮。 有時,最高統帥蔣委員長親任重大會戰的總指揮,或委任正副參謀總長、軍委會行營主任為會戰總指揮。 國民黨軍事指揮系統從上至下為:軍委會+軍委會行營=>戰區=>集團軍=>軍=>師……
蔣介石領導中國軍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出巨大貢獻,據有關資料記錄:1937年至1945年,中國戰場抗擊和牽制日本陸軍總兵力三分之二以上。從1931年到1945年,在中國戰場上與日軍進行的大小戰鬥16.5萬餘次,殲敵150萬。 日寇侵華期間,中共消極抗日,其主力躲在敵後,游而不擊,沒有一個將軍戰死在抗日戰場,八路軍和新四軍屢次勾結日軍,偷襲抗日國軍。 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才是中國抗戰的真正中流砥柱。
蔡仁傑將軍與妻兒的合影1947年,孟良崮戰役打到最後時刻,張靈甫在指揮部寫下遺書,其中有對戰鬥狀況的描述和對老父妻兒的永別之情: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惡化,彈盡糧絕,水糧俱無。我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決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