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改革

金融改革勢在必行 習近平或讓這個幾個部委消失 圖
2015-11-17

目前,中國金融系統反腐已全面鋪開。也使得金融監管的格局發生變化,對整個金融系統產生影響。中共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建議將「一行三會」合併為統一的綜合監管機構,而財新網總編胡舒立則就金融監管框架改革支招:從「官本位」開始動,但她同時對中共本身政治體制制約經...

經濟思路的重大轉變:習近平首提「供給側改革」 圖
2015-11-12

11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會上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雖然只是簡單五個字,但背後含義豐富,這或許意味著經濟治理思路出現重大轉變。 習近平表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華爾街日報:中國推遲經濟自由化改革 圖
2015-11-09

今年秋天中國高層經濟官員召開的閉門會議氣氛緊張。 中國經濟在今夏陷入困境一事已經讓習近平不悅,因此官員們需要拿出對策改變這一局面。 上述閉門會議於9月22日在中國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的總部召開。據內部會議紀要顯示,來自發改委...

包括朱鎔基前秘書 六個不同身份的人預警:中國大變局在即 圖
2015-11-07

日前,朱鎔基前秘書李劍閣在財新峰會上特別強調自己的演講主題是中國大轉型和大變革。近期,已有多個不同身分人物接連預言中國處在大變局的關鍵時刻。與之相應的是中南海高層近期也不斷釋放中共亡黨危機信號。11月5日,在財新傳媒舉行的第六屆財新峰會上,朱鎔基的前秘書、...

大陸各界人士紛紛發聲:中國大變局在即 圖
2015-10-30

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消息人士撰文稱,中國社會轉型到了關鍵時點,如果翻不過去,等待中國的將是社會全面危機,全球大國和民族復興會成為黃粱美夢。此前也有多個學者、媒體和商界人士表示,中國正處於巨變時代。近期體制內外關於中國將出現大變局的聲音...

五中全會前 胡舒立放話改革已「迫在眉睫」 圖
2015-10-30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前夕,大陸商業界知名人士接連發聲力挺當局「改革」,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表示,中國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大變革時代即將到來」,財新網總編輯胡舒立則表示,改革已「迫在眉睫」。有評論表示,「胡舒立是主張民主、自由、法制的,其所代表的背後勢力也是...

孫立平:共識已經不可能
2015-10-29

問:最近的局勢好像有點撲朔迷離。最直接的,網上的對立越來越明顯,氣氛也越來越火爆。甚至共青團好像在整體加入這場混戰。這個問題怎麼看?答:首先說明一點,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社會越來越情緒化,並在情緒化的氛圍中對立和分裂進一步加深,絕不是好事情。導致這種趨勢...

習近平連出84份文件 要啃「硬骨頭」 圖
2015-10-28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於本周在北京舉行,27日黨媒再次談到了關於改革中的「硬骨頭」。據報,中央深改組會議,兩年出台84份文件,都直指改革「硬骨頭」。外界評論,中共口中的「硬骨頭」,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牟取暴利的財源。隨著習近平反腐日益深入,這些領域必將出現更多「...

朱雲來:穩增長項目最終阻礙改革進程
2015-10-18

中金公司前總裁朱雲來今日在2015年新加坡高層論壇上表示,政府不斷投入穩增長項目,其實是給舊的經濟產業找藉口和出路,最終阻礙改革進程。健康的發展模式應是將政策主基調從穩增長轉變為調結構。朱雲來認為,一系列穩增長項目其實是非市場因素的投資行為,為中國舊經濟產...

「改革迫在眉睫」「中國最危險女人」替習近平放話 圖
2015-10-17

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認為,中國經濟放緩不會推遲改革的步伐,反而讓改革變得更加迫在眉睫。「有人認為,中國經濟放緩將推遲改革的步伐。但正是因為經濟放緩,改革變得更加迫在眉睫,急需提速。TPP的目標是開放的貿易和地區融合。中國應當將其當做一個機會,從而推動經濟效率,加速本土結構化改革,並且將國際化程度推向新的高度。」胡舒立說。

經濟改革若失敗 中國將出現無人領導的革命 圖
2015-10-17

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律博士、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因著有《中國即將崩潰》一書而聲名大噪。雖然他預測中國經濟與政治會崩潰的時間已經過去幾年,但其主張的很多論點迄今依然正確。他日前接受專訪,分別就中國經濟與政治等方面發表看法,同時推測說,中國將出現像東歐、蘇聯...

習李改革換方向 李克強給部長們布置新任務 圖
2015-10-15

李克強日前布置所有部長下基層調研;習近平也強調基層改革。有分析稱,由於江澤民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習近平當局自上而下的改革已經進入艱難期,或改變策略採取自下而上渠道推進改革。 9月29日,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給部長們布置了一項新任務,要求「十一長假後,...

財新爆習王教父杜潤生呼籲建設一個透明民主政府 圖
2015-10-12

日前,有中國「農村改革之父」的杜潤生去世,杜潤生成外界持續關注人物。近日,大陸財新網發表杜潤生談政治體制改革的大膽言論,呼籲建設一個透明民主政府,直言中共有三大包袱。 作為杜潤生的門生,王岐山感到自豪。(網絡圖片) 杜潤生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曾...

何清漣:從WTO到TPP:與國際接軌到當世界孤兒
2015-10-12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首都華盛頓美國農業部出席有關TPP的農業與商界領導人會議。(2015年10月6日) TPP不帶中國玩,實在太刺激中國人。從幾年前開始,中共官方就一直渲染TPP是美國針對中國的陰謀,這點前置效應已經發酵,因此,TPP協議達成之後,無需官方...

哈佛教授:改革的設計師不是鄧小平,而是趙紫陽(圖)
2015-10-09

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三任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編者之一。作為一位專注於中共建政後歷史的學者,麥克法夸爾多次到訪中國,與中共高層多有接觸。2009年,前中共最高領導人趙紫陽《...

陳破空:TPP:是圍堵中國?還是幫助中國?圖
2015-10-09

美日等國,與其說是圍堵中國,不如說是幫助中國,尤其,直接幫助中國人民。不少中國人已經意識到,TPP是一種「倒逼」機制,迫使中國改變,用文明世界的車輪,拖也要拖著中國前行。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已經形成客觀存在的「兩個凡是」定律:凡是有利於中國政府的,就不利於中國人民;凡是不利於中國政府的,就有利於中國人民。反之,亦然。TPP的建立,再次符合這樣的定律。

TPP:歷史變局將被啟動 端看中國的選擇
2015-10-07

美東時間10月5日上午(中國北京時間10月6日深夜),TPP達成協議,新協議成為有條件世界自由貿易的新規則。中國被排除在外,規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經濟圈將應運而生。是順應世界自由貿易規則,對非市場經濟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徹底改革,成為世界經濟體負責任的一員,還...

朱鎔基出山咨政?傳在北戴河被高層請教國改(圖)
2015-09-18

日前,中國的國企改革方案已正式發布,這是1994年朱鎔基開啟了國企改革的大幕後,中共的又一力作。據知情人士透露,在8月中共領導人北戴河休假期間,高層就一系列經濟問題諮詢了一位專家級前輩,這位前輩就是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 朱鎔基(中)出席抗戰勝利70周年...

黨媒批既得利益集團是最大反改革力量 被指影射江澤民 圖
2015-09-15

在中紀委進軍國企的敏感時刻,官方智囊人物鄧聿文的一篇舊文被陸媒重新翻炒,文章列舉七類既得利益者是改革的最大反對力量,並建議三大策略削弱既得利益集團的勢力。有分析認為,江澤民派系是中國大陸的最大權貴利益集團,近期當局已經開始清理江派人馬把持的國企。日前,中國...

港媒:習近平改革遇阻力 有人不會善罷甘休 圖
2015-09-13

8月份,中共黨媒連續發文,從「辯證看待人走茶涼」批老人干政現象,到「古代的退休制度」斥責退而不休的干政者,再到發表文章稱習近平的全面改革受到強大阻力,要求官員改革,否則官位難保。對於這一系列文章發出的政治信號,近日香媒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稱習近平的全面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