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金融改革勢在必行 習近平或讓這個幾個部委消失

—開始金融反腐 習近平或讓這幾個部委消失

目前,中國金融系統反腐已全面鋪開。也使得金融監管的格局發生變化,對整個金融系統產生影響。中共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建議將「一行三會」合併為統一的綜合監管機構,而財新網總編胡舒立則就金融監管框架改革支招:從「官本位」開始動,但她同時對中共本身政治體制制約經濟改革表示擔心。當前中共體制已備受詬病,外界吁習近平拋棄中共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中國金融系統反腐已全面鋪開,相應的金融改革也勢在必行。

據大陸官方消息,2015年中央第三輪巡視將巡視31家單位,其中包括央行、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以及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上交所和深交所等21家金融單位。

11月13日,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被調查,港媒披露,姚剛落馬原因是涉與境外合謀做空大陸股市;9月中旬,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被查;之前中信證券包括總經理程博明、董事總經理徐剛等在內的多名高管被調查。

目前,中國證券業整頓風暴已讓至少20名中國證券監管高官被抓,上百位證券公司經理被限制出境,等待接受調查。

在中共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稱,近來頻繁顯露的局部風險特別是近期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說明,現行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中國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必須通過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

幾個金融監管部門或將消失

涉及中國金融系統的政府部門主要為央行、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俗稱「一行三會」),因為金融領域是國民經濟命脈,中國經濟各領域都被中共權貴階層把持,牽一髮而動全身。

中共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建議將「一行三會」合併為統一的綜合監管機構。

尹中卿11月13日表示,當務之急是要充分發揮由央行牽頭,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參加的金融監管協調部級聯席會議的作用。

他建議在適當時候,由國務院總理或者是主管金融的副總理來擔任部級聯席會的主席,將成員單位同時擴大到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進一步提高協調的層次,明確各監管的職責來強化統籌監管。

待條件成熟之後,建議把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合併為統一的綜合監管機構,設立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或者是隸屬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實現金融業的統一綜合監管。

11月5日,在財新傳媒舉行的第六屆財新峰會上,朱鎔基前秘書、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在演講時表示,上個世紀90年代形成的金融領域分業監管的框架,已經形成明顯的利益固化、部門分割狀況,已不適應中國金融發展。

他說,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改革金融監管框架。這意味著,下一步要改革「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框架。

胡舒立為習近平金融改革支招

胡舒立今日發表的評論文章指,世紀之初形成的「一行三會」金融監管格局,無論整合現有監管機構還是新設機構,但凡涉及機構改革,就非易事,在現行政治體制和行政體系下,都跳不出機構和官員定級、人財物等資源分配的框框。

她認為,「一行三會」已是正部級單位,未來改革中,無論是「三會」降為副部級,還是在國務院層面成立新機構,都牽動利益調整。機構改革反而可能為未來功能不協調和利益糾葛埋下伏筆。

胡舒立認為,改革出路在於去除所謂「官本位」理念。但「一行三會」人員均屬官員序列,對其產生激勵和約束的,不是市場機制,而是政治前途;更棘手的是,金融監管深嵌於現行環環相扣的體制之中,受其羈絆。即便監管部門去除「官本位」,由於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仍在官員序列,監管起來仍會力不從心。

胡舒立被美國《商業周刊》稱為「中國最危險的女人」,據指與強力反腐和推行改革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王岐山關係密切。

中共體制飽受詬病拋棄專制才是出路?

大陸經濟學家吳敬璉近日在出席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活動時表示,在95年中共就提出打破體制性障礙,實現經濟轉型,但20年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實現。原因是「存在體制性障礙」。

因著有《中國即將崩潰》一書而聲名大噪的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律博士、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日前接受海外中文媒體專訪時推測說,中國將出現像東歐、蘇聯般無人領導的革命。中共政權的經濟改革受限於政治輿論,難有起色,當其最後的手段失敗時,經濟會連帶政治一起崩潰。

知名民運人士魏京生早前在自由亞洲電台撰文認為,幾年來中國社會上上下下都已經有一個共識,就是不改革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所有的改革都無法繼續。不改革政治體制就等於崩潰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海外有評論指,習近平以其現在的特殊位置,如能拋棄中共,挽救民族危機,必將迎來真正的民族復興和中華盛世。

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17/64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