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珍珠港

衛星照曝光 沙特石油遭攻擊堪比珍珠港事件(圖)
2019-09-17

曾在隸屬美國軍方的國家戰爭學院擔任教授和系主任的拉森(Randy Larsen)直言,這次攻擊「重要性可能堪比珍珠港事件」,凸顯無人機得以擴大使用的科技迅速發展令人憂心。

劉大聖:中文和英文記載了不同的歷史 七七事變和珍珠港事件 共產黨的歷史書不能信!
2019-09-08

劉大聖:中文和英文記載了不同的歷史七七事變和珍珠港事件共產黨的歷史書不能信! 因經常批評中共而遭中共國安威脅的「江蘇小哥」劉大聖,日前因自己的母親疑似已遭中共國安抓捕而發視頻呼籲公眾關注。(視頻截圖) ──轉自《Vlog心聲》

美前海軍情報官:中共在南海建了三個珍珠港 目標是拿下台灣(組圖)
2019-05-15

美國退休海軍情報官員,前太平洋艦隊情報部主任詹姆斯·法內爾說,中共海軍力量正在高速崛起當中,並對美國全球利益造成嚴重威脅。 2015年退休的法內爾,在強硬的美國軍方中,都屬於鷹派人物。5月14日,他在哈德遜作出了主題為「崛起的中(共)國海軍」的演講。

【微揭秘】驚人內幕 中共怕日本兵到你想像不到程度(組圖)
2019-04-06

剛聽朋友講的一個事很有意思,說他堂伯父抗戰時是黨的游擊隊員,聽說鬼子來,都逃得飛快。好多年都沒見過一個鬼子。他說:「我們都怕,他們厲害。」我暈,還以為游擊隊員們都像電影裡那樣,聽見鬼子來了,都爭先恐後寫血書請求戰鬥的,即使為了大局,也得有政委思想工作,才肯撤退。誰知是這樣。

偷襲珍珠港:一群明白人為何集體發瘋
2018-09-08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 戰術上,日本人取得巨大成功,但戰略上,卻是自殺。在深陷中國戰區同時,又樹敵於美國,決策如此無理性,堪稱喪心病狂。 當時的日本政客真是一群瘋子? 堀(音同窟)田江理這本《日本大敗局》通過對「偷襲珍珠港」決策過程的勾...

【揭秘】二陳故事 陳獨秀創刊新青年 晚年覺醒 陳雲鄧小平十七年內鬥 鄧曾慘敗收場(圖集)
2018-04-14

敏奇敏奇:【文革時代驚魂】上小學正處文革時代的我一次在家玩足球不小心把一座玻璃毛像打壞了,更詭異的竟是那腦袋齊刷刷掉下來的,全家頓時驚恐萬狀,趕緊關門掩窗商量怎麼辦。最後是我舅用報紙和布嚴密裹實後騎自行車去很遠處扔在一條小河裡。當時心情無異於殺人犯拋屍...

塵封畫面曝光 這才是真實珍珠港事件(多圖)
2017-11-05

偷襲珍珠港(Surprise attack on Pearl Harbor)是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

【揭秘】《共產黨宣言》明確宣告消滅家庭 共產共妻 實踐中真駭人(圖集)
2017-09-25

覃彪喜:《共產黨宣言》明確宣告消滅家庭共產共妻。列寧發動的十月革命將這一理想變成了現實,十五至二十五歲的婦女一律公有化,黨員可以隨意強姦,領袖的私生活更是像狗的交配一樣隨便。一些女孩遭革命者蹂躪後又被殺害,屍體扔進河裡。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女生被紅軍輪姦...

【微揭秘】驚人內幕 中共怕日本兵到你想像不到程度 老照片
2017-03-07

剛聽朋友講的一個事很有意思,說他堂伯父抗戰時是黨的游擊隊員,聽說鬼子來,都逃得飛快。好多年都沒見過一個鬼子。他說:「我們都怕,他們厲害。」我暈,還以為游擊隊員們都像電影裡那樣,聽見鬼子來了,都爭先恐後寫血書請求戰鬥的,即使為了大局,也得有政委思想工作,才肯撤退。誰知是這樣。

美國學者:胡適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禍首 圖
2016-08-04

美國著名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與大戰之序幕》一書中,視胡適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畢爾在書中所說的大意是:美日之戰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羅斯福總統為了維護美國資本家在亞洲的利益,不幸地上了那位頗為幹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

胡適為何被美史學家視為偷襲珍珠港禍首 圖
2015-05-22

美國著名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與大戰之序幕》一書中,視胡適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畢爾在書中所說的大意是:美日之戰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羅斯福總統為了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不幸地上了那位頗為幹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才惹起日軍前來偷襲珍珠港,最終把美國拖入了殘酷的世界大戰。

美國人如何對待「靖國神社」和「珍珠港屠殺」(組圖)
2014-08-13

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多年來一直是令中共朝野「群情共憤」的「大罪」。 絕大多數中國人並不知情:供奉在日本「靖國神社」的死難「戰犯」絕大多數都是美軍打死的;死在中國人手裡「日本戰犯」則屈指可數。 二戰中日軍的精銳師團都是美軍消滅的,死在美軍手裡的日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