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野心

蘇暁康:解構「韜光養晦」
2023-08-17

多日來一直講習近平這匹戰狼,其實「大國崛起」是一個很複雜的話語,因為我們要強調的是,大國崛起的前面還有另外一個東西,叫做「韜光養晦」。從韜光養晦到大國崛起,好像習近平背棄了鄧小平,開始大國崛起,引起了西方的警惕,今天中國的困局,因為這是大國崛起帶來的後果。可是呢,我不太同意人們說...

美前國防官員:中共擴武野心不限於台灣更在全球
2023-04-09

美國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柯伯吉投書媒體說,許多人或許覺得,若中共犯台,美國與其盟友不承諾保台可能更省事穩妥,但棄台並不會讓中共滿足,因為北京的野心不僅止於台灣。柯伯吉(Elbridge Colby)7日投書「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近來各界關注,若中共進犯台灣,美...

王丹:習近平一句話暴露出最大野心
2023-04-02

推動百年未來之變局」這件事,在習近平發布三個全球倡議中就已經有端倪了。現在看來,「百年變局」的口號不是防守,而居然是進攻!短短一句話,把習近平的真正野心全部暴露出來了:

陳破空:習近平連任後訪俄,宣示內外稱霸野心,但他不會成功
2023-03-24

急訪俄羅斯,與普京臨危結盟,習近平公開宣示他的內外稱霸野心,但他不會成功。首先,他無法在國內成功,他的「中國夢」即帝王夢難以持久。不僅因為這種目標悖逆歷史潮流,而且因為,從此之後,他的全部精力,將是維持他的權力。奪權難,維持權力更難。他釋放的信號是,他將動用並依靠全部槍桿子、刀把子、筆桿子來維持權力,還將無限依靠封網和禁搜詞來維持權力,其膽戰心驚和成本高昂的程度,可想而知。

宋國誠:從中共「兩會」看習近平的野心與圖謀——建立平戰合一的戰爭體制
2023-03-12

中共的兩會-(全國)政協與人大,實際上只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花瓶和走場機構,因為政協既不協商,人大也不代表人民。要看中國未來的走向,不只是看兩會,而是看習近平想什麼?要做什麼?也就是習近平的野心與圖謀。換言之,從20大二中全會到正在召開的兩會,就是在實現習近平的兩個圖謀,一是建立超...

習近平三任總書記 華郵:加強野心、挑戰國際秩序
2022-10-24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取得史無前例的第3任任期,華盛頓郵報分析,習近平將加強野心,特別聚焦國家安全、提升國家科技部門、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緊接於中共20大後舉行的中共20屆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7名政治局常委,排名第1的習近平一如預期三度出任總書記,達到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與鄧小平時...

王文勝:馬爾地夫不只是度假勝地 還能防堵中國野心擴張
2022-10-04

馬國前總統雅門立場親中,且向中共借入高達30多億美元資金,超過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直到索利赫總統與納西德議長上任後,才發現馬爾地夫早已債台高築,對國家財務造成嚴重負擔。事實上不只馬爾地夫瀕臨被中國債務「套牢」的陷阱,鄰近的斯里蘭卡早在2017年即因無法償還巨額債務,不得不將具有高度戰略價值的漢班托塔港交由中國國有企業經營,讓中國得以擴張在印度洋的影響力。

王赫:中共AI野心遭雙重打擊(圖)
2022-09-14

拜登政府計劃出台一系列規定,擴大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限制。圖為2021年6月18日,上海官方組織媒體參觀人工智慧展。9月11日,路透社獨家報導,幾位知情人士表示,拜登政府計劃在下個月,繼續擴大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限制,並對半導體製造工具做出管制。這是美國對中共AI野心的最新打擊。...

中台軍艦中線對峙 台外長揭中共更大野心(圖)
2022-08-09

2022年8月9日,台灣士兵在台灣屏東舉行的實彈演習中開火。周二(8月9日)的台海局勢仍舊緊張,中台兩軍再次出現了中線對峙的一幕。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共以佩洛西訪台為藉口,為潛在的入侵台灣做準備,但其更大目標是顛覆亞太現狀,通過通過台灣海峽控制東海和南海。2...

澳洲總理訪印尼 期盼深化關係應對中共野心
2022-06-07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上任後第二次出訪,周一抵達印度尼西亞避暑勝地,茂物,與維多多總統會談,期盼與雅加達建立更深的貿易、經濟、投資和區域安全關係,希望共同應對中共擴張野心。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周一在印尼避暑勝地茂物,與維多多總統會談,強調要加強與印度尼西亞及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中共痛失一大外交成就北京野心仍然沒有邊際(圖)
2022-06-03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的太平洋島國出訪行失利。(美聯社)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對太平洋島國展開馬拉松式出訪行程,北京本來打算與10個島國簽署野心勃勃協議,進一步拉攏,卻功敗垂成。然而,北京對太平洋的野心真的就此挫敗了嗎?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此一野心勃勃協議涵蓋廣泛面向...

一年內兩次召集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議北京「通吃」10國野心備受矚目(圖)
2022-05-30

中國外長王毅2022年5月30日與斐濟總統見面。中國與太平洋島國舉行第二次外長會議。北京能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兜售事先向10個太平洋國家分發了一份宣言草案和一個五年行動計劃,將成為美國在地區的盟友以及整個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正在南太平洋地區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和外長王毅星期一(2022...

頻喊「狼來了」力阻俄出兵拜登甘冒失信風險(圖)
2022-02-19

持續近四個月的烏克蘭危機未解,美國多次表示俄羅斯將攻打烏國,但皆未發生,美國因此被當作頻喊狼來了的放羊小孩。拜登總統的幕僚指出,華府甘冒失去可信度的風險,也要全力阻止俄國出兵,防止事態一發不可收拾。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政府多次警示俄國將入侵烏克蘭,包括二月初...

掌控大數據獨步全球 習近平的野心有多可怕(圖)
2021-12-24

《華爾街日報》12月20日報導稱,中共對全球貨運數據的掌控能力不斷擴大引發美國政府擔憂,後者擔心中共政府可能會利用手中的物流數據獲取商業或戰略方面的優勢。其實,不只是航運數據,中共在所有大數據領域的野心都讓美國越來越擔憂。專家指出,隨著大數據越來越成為21...

厄運來自愚政——為麼聰明人會做出最愚蠢決策?
2021-08-15

政府的失當行為有四種,且通常不會單獨出現。它們是: 1. 暴政或壓迫,歷史上已經有無數此類臭名昭著的例子,這裡無須贅述。 2. 過度的野心,比如雅典企圖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征服西西里,德國自視為優秀種族而兩次試圖統治歐洲,日本謀求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3. 無能或頹廢,比如晚期的羅馬帝國,最後的羅曼諾夫王朝和中國末代王朝清朝。 4. 愚蠢或墮落。

對抗中俄野心 拜登放言必須捍衛(圖)
2021-05-20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5月19日)表示,美國必須捍衛北極和南中國海開放和安全的海上航道。在俄羅斯和中國等國正尋求加強對這些海域的控制時,拜登政府正力圖在制定行為規範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確保全球商務的暢通無阻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利益至關重要,拜登星期三在康乃狄克州新倫...

對抗中俄北極野心 布林肯開啟北歐之行(圖)
2021-05-19

綠色和平組織的"北冰洋日出"號在北冰洋進行考察時看到了浮冰(2020年9月14日)。華盛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周開啟北歐之行,將出席北極理事會外長會議。分析認為,這次訪問體現了美國在北極地區領導力的回歸,如何應對俄羅斯和中共在北極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值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