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修養

在歲月中修養自己!(精闢)(圖集)
2022-09-18

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見於事,義氣施於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將被人看在眼裡,所體現的正是我們的修養,是我們靈魂的模樣。有修養的人,不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他是一個真我的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寧靜的人,一個挑戰自己的人,一個自省的人;是一個具有寬容氣度、嚴謹節操、淡泊情趣...

不爭辯,是人生至境(組圖)
2022-09-16

《道德經》中說:夫無所爭,故天下無所爭。智者不僅懂得爭,更懂得不爭,不爭比爭更需要智慧,這就是人生的境界。生活中,任何爭論都沒有真正的贏家,一旦開始爭論,就表示你已經失去了控制,就已經輸了。而實際上所有爭論都只是情緒在發酵,與其爭論,不如收聲。01不與家人,爭道理老子曾說:天之道...

柔的力量(深度好文)(組圖)
2022-09-14

《菜根譚》中有句話: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意思是說:做人寧可裝得笨拙一些,也不要顯得太聰明;寧可收斂一點,也不可太鋒芒畢露。越是逞強的人,越沒有本事,因為他總是虛張聲勢,以此掩蓋他內心的荒蕪;那些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在適當的時候示弱。年少時總以為事事剛強,是勇敢的...

人生三境界:和顏悅色、察言觀色、不動聲色(圖集)
2022-09-07

你達到了這三種境界,才算是參透了人生。01身在高處,和顏悅色。古人云,君子有五德溫、良、恭、儉、讓。而和顏悅色占其四,即溫和善良,恭敬謙讓。真正的君子,縱使身居高處,對待旁人,也總是和顏悅色,從不會頤指氣使。古往今來,凡有大成者,無一不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據史料記載,宋仁宗趙楨...

俗語「窮遇三人 馬到功成」是指哪三種人?(圖)
2022-09-06

《史記》中說:同明相照,同類相求。一個人交友的取向也反映他的價值觀,朋友品味的高低與好壞,不僅能彰顯一個人的品味與水平,而且對個人德行的修養、事業的發展乃至於人生的成敗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有一句俗語叫窮遇三人,馬到功成。這是古人要告訴我們的交友之道,我們應該要結交什麼樣的朋友。那...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不爭,不吵,不炫耀(組圖)
2022-09-06

人活一世,草木一生。回首過往,我們可能為名利而追風逐月,曾經爭強好勝只為逞一時意氣,也曾經為點滴成就沾沾自喜炫於人前。隨著歲月增長,慢慢就懂得了,那些意氣用事、鋒芒畢露的曾經並非多麼值得驕傲,爭一時高下不能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多少色彩,太過於計較得失、爭強好勝,容易讓人生增添更多煩惱...

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請他吃飯的時候,看3個細節就懂了(組圖)
2022-09-03

吃飯的時候,一個人的人品如何,一個人的教養如何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可以通過一頓飯,就看清一個人

人生最難得的是「忍」字(圖)
2022-08-28

都說忍字頭上一把刀,確切的說,它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助人走向成功,也能將人帶進深淵。忍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智慧,人生最難得的莫過於忍耐過後的豁達。人生總有太多的心酸與無奈,所以需要學會忍耐。深以為然,一個人受得了委屈,才能保全自身,在強者眼裡,隱忍不是失敗,而是面對挫折和逆境時在積...

一個人有沒有修養,看臉就知道了(組圖)
2022-08-18

01、卷首語修養,是一個人的氣質,更是一個人行走於世的一張名片。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最重要的不是頭腦,而是指導頭腦的東西——性格、心靈、崇高的品性、教養。人與人之間交往,總是能輕而易舉地被對方的優點所吸引。而修養,是一個人內心的涵養體現。一個人的臉,是一個...

一個人的修養,要看失意時的善良(組圖)
2022-08-10

窘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紅樓夢》裡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很深。黛玉生寶玉的氣,哭了半晌後,轉頭叮囑紫鵑照顧燕子:看那大燕子回來,再把帘子放下來,拿石獅子倚住。黛玉就算自己被氣到哭,還不忘燕子歸來,這份良善刻於骨中。看人,不要看他得意時,要看他失意時。失意時,還能保持善良的人,...

一個有文化的人是怎樣的?(圖)
2022-06-30

據說,左宗棠很喜歡下圍棋,而且,還是箇中高手。有一次,左宗棠微服出巡,看見有一茅舍,橫樑上掛著匾額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內與茅舍主人連弈三盤。主人三盤皆輸,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將此匾額卸下了!隨後,左宗棠自信滿滿,興高采烈的走了。過沒多久,左宗棠班師回朝,又路過此處,左宗棠又...

退休後的生活:別忍,別恨,別省,別說(組圖)
2022-06-29

01杜甫說過: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人老了,不得不面對悲涼的秋色,想要過好日子,就要學會寬慰自己。好好享受當下的生活,和身邊的人一起歡樂。人啊,過了退休的年紀,就是老人了。我們趕上了好時代,老了還有退休金,有踏實的依靠。雖然人生在走下坡路,但是精神上不能滑坡,要保持青春...

梁啓超:人,看透不如看輕;事,看破不如看淡(圖)
2022-06-29

江南,因煙雨朦朧而陡生樂趣;美人,因琵琶遮面而徒增神秘。不論是溫玉還是琉璃,似乎朦朦朧朧、半明半昧間最能體現事物的美妙。難怪谷崎潤一郎感嘆說:美不存在於物體之中,而存在於物與物產生的陰翳的波紋和陰暗之中。朦朧與陰翳就像一碗粘稠的粥,讓人陷入一個溫暖細密的網裡。老子說無為,孔子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