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文字

浙江驚現中國最早原始文字 比甲骨文早千餘年
2013-07-09

史學界普遍認同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平湖莊橋墳遺址考古成果表明大約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開始使用文字。這些刻畫符號將中國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本報杭州7月8日電(通訊員朱海洋記者陸健)記者從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

神奇的中國測字術
2012-09-29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楊修測字的故事,楊修是曹操手下的一個文官。一天曹操派人送來一盒酥餅,並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

風青楊:中共式文字遊戲和語言腐敗
2012-09-05

河南省扶溝縣一位62歲的老人朱中洲,因抗議家裡的房屋和菜棚均面臨拆除,不滿政府強征強拆,而且補償標準過低,最終跳樓身亡。經過當地政府的「鑑定」,官方稱該老人為「自主性墜亡」。不得不佩服當地政府的危機公關能力,把「自殺」變為「自主性墜亡」,當然血腥味就少了很...

簡化漢字陷中華文化傳承於危機!
2012-08-24

文字,是認識自我根本的鑰匙,也是一個民族文化命脈之所系。全球漢文熱,正是台灣闡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好時機。

中國人最喜歡的漢字:福
2010-12-02

在林林總總的漢字中,中國人最喜歡的一個字就是『福』字。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從有中國文字以來,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福』字深深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漢字究竟有多少
2010-11-13

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非常龐大。漢字總共有多少字?到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夠答得上來精確的數字。關於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展情況。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藏族學生校內示威
2010-10-23

繼本周青海省多個州縣爆發藏族學生就藏語教學問題進行示威後,周五示威浪潮蔓延至北京,大約四百名中央民族大學學生在校內手持標語遊行,校內保全加強,現場沒有衝突發生,但校方否認有示威發生。另外,黃南州及果洛州周四先後發生藏族學生示威。(RFA海藍 報導) ...

四個你不會唸的字
2010-06-30

青氣 唸天萬丈 唸長山水土 唸地多年 唸久 這四個字唸 "天長地久"

中國八種神秘文字
2010-06-28

岣嶁碑」。文字原存衡山,現置紹興禹廟的"岣嶁碑",碑文似篆非篆,書法奇古。有的學者認為是大禹治水的記功碑。 七.「夜郎天書」。在貴州省赫章彝族地區新近發現。專家所稱的"夜郎天書"共有4480個字,以毛筆煙墨書寫,如草似篆,筆畫盤旋彎曲,字形粗細不一,疏落...

奇思妙解--農夫的「夫」字怎麼寫?
2010-02-18

人們常說,讀書使人明理,讀史使人明智,可見讀書的好處多多。在本編看來,讀書還能發現很多妙趣,能陶冶情操有益身心。比如,關於「夫」字就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讀了之後,你就會發現,「夫妻」的「夫」、「農夫」的「夫」、「夫子」的「夫」原來寫法是不一樣的。清代乾隆皇...

中國語言文字漫談
2009-04-21

漢語是一種靈活簡潔的語言,它的表達充滿暗示性和會意性,是高度智慧的表現。漢語也經過了從原始的肢體語言到口語,到書面語的發展過程。 人類有了語言文字,就可以積累知識,交流信息,就有了文明和文化。中國語言文字經歷了朝代更替和民族遷徙,千百年來多番演化,記載著...

拆字趣談
2008-10-21

拆字,亦稱"測字",隋代名"破字",宋代叫"相字"。漢字屬象形文字,一個字往往可以拆成幾個字,古人常常用這種拆字法,來判斷人事因果、預言吉凶禍福。 後來,有以拆字為業者,稱"測字先生"。其方法是先讓被測者隨手寫一字,測字者根據該字組成或間架結構來發揮答疑。...

內蒙發現文字岩畫 將中國文字史推前2000年
2008-09-03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不過這個結論可能被剛發現的內蒙古大黑山文字岩畫所推翻,並將中國文字史向前推移兩千多年。   新華社報導,內蒙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文歷史研究員吳甲才,日前在一項會議上展示在翁牛特旗高日蘇大黑山發現、繪有原始文字符號的岩...

絕響:女真文字與女真樂舞
2008-07-29

黑龍江阿城區有個熱衷於女真文化研究的「怪人」,他把800多年前的女真的文字復活了,在各種場合吟哦,還燒制在陶瓷盤上,迎請女真文字回家。這個怪人叫郭長海,已經研究女真文字20多年。  女真文字是我國57種古文字之一,是唯一誕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地區的...

章詒和 文化監管:老舍的筆 程硯秋的嘴不例外
2007-12-09

毋須點明說穿,我們的文化事業是被政治權力高度掌控、嚴格監管的。老舍的筆,程硯秋的嘴也不例外。更嚴重的是,在我們這一個政黨能動用國家力量,來強行貫徹文化政策。文字改革(即漢字簡化運動)就是首開先例的一個典型。文字乃文化之根,是歷史之本。從一個字的形成與演化,我們得以窺探到華夏千年的歷史,人類的發生和生存。紅色政權成立了,立即就要改動這個「根」與「本」,而這個改動居然是由一個叫「文字改革委員會」的機構一手包攬。領導人吳玉章不是文字專家,是中共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