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胡平

二十大「沒戲可看」?學者揭黑箱作業手法(圖)
2022-10-10

10月16日將開中共二十大,與習近平連任及高層人事布局有關的權鬥傳言和分析不斷。有學者認為,二十大本身其實「沒戲可看」,習近平顯然已透過多種手段控制了二十大。

胡平:為什麼在英國女王葬禮上唯獨王岐山戴口罩?
2022-10-03

我們有理由懷疑,王岐山戴口罩純粹是裝模作樣。王岐山想必是接種過最好的疫苗,他很清楚出席英國女王葬禮根本用不著戴口罩,但是為了和習近平在國內搞的動態清零保持一致,所以才要戴口罩。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在9月8日公布新的防疫要求,從9月10日中秋節到10月31日,實施強化疫情防控5項措施,即便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也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早就有網友指出:當局沒完沒了地動態清零,起先我們以為是為了防疫,其後我們發現是為了賺錢,再以後我們意識到其實是為了維穩。

胡平:整李佳是不是敲打胡春華?
2022-09-06

8月26日,中紀委網站發布了一條消息,山西省政協原主席李佳嚴重違紀違法受到撤銷黨內職務、政務撤職處分。根據報導,李佳的罪狀之一是「在黨內選舉中搞變相拉票等非組織活動」。在選舉過程中拉票本來是正常的,中共卻把拉票算成罪名,著實荒謬,姑且不論。據了解,所謂李佳搞拉票並不是最近的事,而是十八大之前的事,是李佳在內蒙古黨委任職的事。那時的內蒙古黨委書記是胡春華,李佳是組織部長、黨委副書記,可以算胡春華的副手。

胡平:習近平的個人崇拜與獨裁必須反對
2022-08-26

阿克頓說:「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什麼叫「絕對的腐敗」?「絕對的腐敗」主要還不是指花天酒地玩女人。絕對權力的最大腐敗是,獨裁者以自己一個人的意志壓制所有人的意志,以自己一個人的思想消滅其它一切思想。獨裁者隨意揮灑的巨人氣象,是以他人不得隨意揮灑為前提;獨裁者成為巨人,必然要以把他人都壓縮成侏儒為代價。以毛澤東時代為例,毛澤東君臨天下凡二十七年,七億人只准有一個頭腦。

胡平:李克強或轉任人大委員長
2022-08-26

如果李克強留任常委,會擔任什麼職務呢?總理已經當了兩屆,按規定是不能再當了。2018年修憲只是取消了國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限制,沒有取消包括國務院總理在內的其他領導職務的兩屆任期限制。因此李克強不可能再當總理,他很可能會當人大委員長。李鵬就是做滿了兩屆總理然後轉任人大委員長,這是有先例的。李鵬轉任人大委員長後,在黨內排名仍然是第二位,排在那時的總理朱鎔基之前。如果李克強未來轉任人大委員長,估計也會和李鵬一樣,在黨內仍然排名第二。

胡平:佩洛西會訪台,北京不會開火
2022-08-02

北京是以陳水扁上台就是台獨為藉口阻擋陳水扁上台,結果沒擋住,北京也沒有動武,然後再自我辯解說陳水扁既然沒台獨所以我們就不動武。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嗎?這次也一樣,北京藉口佩洛西訪台就是支持台獨,所以要開火,可是佩洛西從沒說過她支持台獨,拜登政府明確表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那你北京憑什麼瞎咋呼?接下來的劇情必然是,佩洛西訪問台灣,北京不開火,然後自我辯解說,既然這次佩洛西訪台不是表示支持台獨,所以我們不開火。

胡平:胡春華會接替李克強當國務院總理嗎?
2022-07-29

胡春華這篇文章50多次提到習近平,隻字不提李克強。這表明,胡春華發表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向習近平表示效忠。20大即將召開,習近平志在打破慣例三連任,因而胡春華這篇文章,也可以解讀為支持習近平20大連任。胡春華不是習家軍,是如今在位的黨國高級領導人中很有分量的一個人物。他這一表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專訪胡平:20年打壓 法輪功屹立不倒 歷史意義深遠(圖/視頻)
2022-07-18

《北京之春》榮譽編輯、中國人權執行理事、中國問題及法輪功現象研究學者胡平日前接受專訪表示,經歷中共20年的殘酷打壓不倒,法輪功已經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胡平先生認為,在20年前,誰也沒有想到,看似普通、柔弱的法輪功學員,能夠承受住中共如此猛烈的迫害,這些法輪功學員,竟然成了挑戰世界上最殘暴政權的,中堅力量。

胡平:偷換概念的無恥狡辯
2022-07-08

注意:伯恩斯說的是在烏克蘭不存在「美國生物武器實驗室」,英文原話是「American bioweapons labs」,而趙立堅說的卻是美國海外生物實驗室、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伯恩斯說的是生物武器實驗室,趙立堅說的卻是生物實驗室。兩個人說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胡平:對六四」的記憶、遺忘與無知 - 從李佳琦直播事件說起
2022-06-17

八年前,美國記者林慕蓮(Louisa Lim)發表過一篇文章,提到她曾經拿著那幅著名的坦克人照片前往四所北京大學,看看有多少學生認識這張照片。100個學生中,只有15個知道這張照片是1989年在北京拍攝的;不少學生認為,這是在閱兵。知道「六四」的年輕人竟然如此之少,這讓林慕蓮很驚訝。畢竟,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流動是無法阻止的。這些北京名校的大學生只要願意,他們完全有能力繞開防火長城;不過,就算他們繞開了防火長城,很多人也不去查找有關八九民運和「六四」屠殺的信息。

胡平:世界正面臨歷史的拐點
2022-06-08

"六四"過去33年了。有人說,"六四"已經遠去,它已經和今天沒什麼關聯。有人說,"六四"只是中國的事,和別的國家、和世界沒什麼關聯。不對,完全不對。正相反,時間使邪惡增值,隨著歲月的流逝,"六四"的罪...

胡平:不容青史盡成灰,不信春風喚不回 —— 紀念「六四」33周年
2022-06-06

八九民運無疑是我們民族的一次高峰體驗。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從來沒有表現得那麼純真,那麼美好,那麼讓人敬佩,那麼讓人感動。可惜八九民運功虧一簣。「六四」後33年的持續高壓,導致了民族精神的可怕沉淪。「六四」屠殺摧毀了很多人對正義的信念,摧毀了他們對歷史與現實的應有的道德感。於是他們就接受了成王敗寇的邏輯,轉向對權力的崇拜。但我們仍然不應對我們的同胞失去信心。既然你曾目睹它飛掠高峰,你就該知道它不是雞,它是鷹。

胡平:選擇自己的生活 「絕食冠軍」一瞥
2022-05-30

金波的這種感覺對我並不陌生。我在青少年時代也有類似的感覺,一種和當下的現實不協調,游離於社會邊緣的感覺。記得在下鄉插隊當知青時,有知青朋友就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多餘的人」?「多餘的人」是十九世紀俄國文學作品塑造的一種人物形象,這種人受過很好的教育,富於理想,但是在現實中卻無法施展,在社會上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那時我思考的結論是:我們是,但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