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溫家寶宏觀調控麻煩大:官越調越肥 民越調越瘦

—溫家寶宏觀調控的大麻煩

作者:

在大陸,關注經濟形勢的人都越來越清楚地看到,溫家寶的宏觀調控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投資增長的速度依然高居不下,而居民消費的比例還在下降。對於百姓來說,最容易看到的一個事實,就是政府試圖抑制房價的努力完全失敗了。11月 5日,大陸建設部房地產司副司長姜萬榮在一個報告會上不得不承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效果「成效還是初步的、不穩定的,部分地區房價上漲的壓力依然較大」。

在這種形勢下,各種批評之聲也越來越大膽地出現在媒體上。一周來,一向敢說話的房地產大亨任志強,再度成為媒體的寵兒。任志強此番言論的中心,就是從根本上挑戰溫家寶抑制房價上漲的合理性。任志強的核心觀點是,房價上漲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溫家寶把抑制房價作為宏觀調控的目標,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大陸經濟的問題,不是房價太高,而是工資太低。

幾乎與此同時,在精英階層中頗有影響的《財經》雜誌主編胡舒立,在最新一期上發表了「『房地產新政』方略需調整」的社評,也加入了批評當局的合唱。胡舒立批評溫家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堅持已經證明是失敗的行政手段,結果是「抽刀斷水水更流」,房地產價格「且調且漲」。胡舒立還特別指出了溫家寶房地產新政下出現的矛盾現象:一方面房價全線上漲遠超中低收入層負擔能力,另一方面是有權有勢的中央機關、事業單位繼續蓋房、分房,且標準越改越高,以「國民住宅」之名對本單位員工行福利分房之實。而且,蓋房和購房資金其實都來自銀行,風險高度集中於銀行體系,政府調控的難度成倍放大。

在胡舒立看來,溫家寶的主要錯誤,在於沒有把「供需兩方的實力導入市場」,因此不能藉助市場的力量來恢復失衡的經濟。事情果真如胡女士想像的那樣簡單嗎?在旁觀者看來,大陸的現實,不僅是政治上官權遠遠大於民權,而且在經濟上,官家財富的實力也遠遠大於民間的實力。這是因為大陸的經濟轉型,不僅沒有經歷民主化的過程,也沒有經歷私有化過程。國家控制的資源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增加了。在這樣一個基本的力量對比之下,徹底釋放市場力量的結果,最大的可能是把小民逼上絕路。遺憾的是,以胡舒立為代表的一批大陸精英,至今看不到這一點,仍然沈溺於對市場機制的迷信之中。

最近,北京大學的宋國青教授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明大陸主張市場化的主流經濟學家當中,終於有人開始認識到,大陸官肥民瘦的現實,對經濟帶來的嚴重後果。宋國青的文章開門見山地指出:「當前消費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國民所得分配體系中,政府財政收入和國有企業收入的比重不斷上升,而個人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實行了8年刺激國民消費的政策,然而這8年中個人消費占GDP總量的比重下降了8個百分點,而且在繼續下降。」

宋國青文章最重要的價值,在於他給出了這樣一個事實,大陸老百姓的消費上不去,並非因為他們有錢不願消費,而實在是因為錢太少。宋國青指出,在總體上,大陸的儲蓄率確實很高,但國民總儲蓄中,居民的個人儲蓄僅占30-40%,而國家控制的政府和企業儲蓄,占了大半邊。

自1978年以來,大陸的國民所得在官府和民間之間的分配,經歷了一個U字型。先是放權讓利,走向官瘦民肥,然後是宏觀調控,走向官肥民瘦。從官瘦民肥到官肥民瘦的大逆轉,起自朱鎔基上台,尤其是94年的稅制改革,這個趨勢越來越強,目前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最明顯的表現,就是4年間,大陸財政收入從2萬億直逼4萬億人民幣。溫家寶宏觀調控,調來調去,官越調越肥,民越調越瘦。不知溫家寶自己是否認識到,這決不是什\x{9ebd}好兆頭。溫家寶,也包括胡錦濤的麻煩在於,不從根本上改變官民資產實力的對比,無論是行政手段還是市場手段,都只能是越調越官肥民瘦,從而加大官逼民反的危險,但要徹底扭轉官民資產的實力對比,胡溫能有這樣的膽識和魄力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6/1115/2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