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十餘老闆教授面壁思過7天 稱體驗從未有的快樂

規定隔絕與外界一切聯繫

這次活動由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辦,參加「內觀」的十多個人是跨國公司和大企業的CEO以及心理學專家。

7天裡,參加者住在位於崑山的一幢封閉的獨立住宅內,不得外出。每人一個小房間,每間三五個平方米,窗戶都拉上了窗簾。沒有電視、電話,手機被暫時沒收,不提供紙筆,參加者連續7天斷絕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禁閉期間每日三餐的飯菜都做了規定,必須清淡且限量。一般來說就是一碗大米飯加兩菜一湯,基本是素食。工作人員在固定的時間把飯菜端到每個人的房間,平時不發出任何聲響。

內容認真反省三道題目

參加內觀的人,一天作息表是:早晨6時起床,晚上8時熄燈睡覺。除了洗漱、衛生、一日三餐外,就是靜坐或靜躺在自己的小房間內。指導老師給每個人布置了反省題目,它們都與最親近的人有關----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員工、合作夥伴等。問題很簡單,是相同的三個:他(她)為你做了什麼?你為他(她)做了什麼?你給他(她)添了什麼麻煩?

每隔一個半小時,就有指導老師對所布置的反省題目,入房詢問。指導老師一天對每位體驗者詢問9次,但對體驗者的任何回答不加評論,只是說「知道了,謝謝你將自己的隱私說出來」。

感受體驗從未有過的快樂

4月3日,內觀終於結束,參加的人都稱「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人生感悟」。一位德國跨國公司的CEO告訴記者,他從來沒有連續7天不在公司「發號施令」,結果7天內公司運轉順利,這說明自己平時已經將公司的制度建立好了,同時也說明公司並不需要他每時每刻發號施令。他覺得這種與世隔絕的方法確實能使自己徹底地安靜下來,想一些長遠的事情,所謂「定能生慧」。

另一位CEO是國內一個大集團的老總,他說自己平時天天應酬大吃大喝,體重不斷增加。在這7天內,他「被迫」吃最簡單的兩菜一湯,由於反覆咀嚼,結果意外發覺白米飯空口吃是最香最甜的,體重也下降了2公斤,「看來越簡單的生活,質量越好」。

還有一位CEO在結束後,自述「內心充滿感動」,對這種體驗充滿惜別之情。

專家: 內心疲勞使人緊張

孫時進教授是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他本人也饒有興趣地參加了7天的內觀。他說,在7天裡,自己每天的感受都不一樣。第一、二天因為突然脫離繁忙喧囂的環境,被「關」進這種封閉的環境,根本無法安靜下來,很不適應;第三天開始有所扭轉。第四天真正開始對指導老師所布置的題目作回顧、反省,每隔一個半小時就認真地回答前來敲門詢問的指導老師。

結果,孫教授不僅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所有同學的姓名及各種生活細節,也發現自己現在所存在的很多問題。他反省自己與結婚十多年的妻子關係時,發現以往總是認為妻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但是他在內觀時,想起自己身上的每件衣服都是妻子買的,也是妻子洗的,認識到妻子並不是一個脾氣壞的人,她有很多優點。而這些情況,他在7天前竟然都「視而不見」。

孫教授說,由於社會的急速變動,人們的內心往往會產生疲勞、困惑,常有一種「人浮於事」的感覺。另外,人們也會發現自己與他人(包括自己最親近的人)的人際關係十分緊張,因而無所適從。

專家稱,內觀與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密切聯繫,這種新出現的心理體驗活動,今後一定會引起金領、白領的關注。

顧名思義,「內觀」是指「觀察自身的內心」,通過自我反省,從而取得心理淨化的作用,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心理療法。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能將苦從根拔除的方法,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中的緊張、困難和問題。

內觀最早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2500多年前被佛教重新發現。後來幾經傳承,又融合了中國儒學等東方智慧,最後發展成為現代的一種心理療法。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新民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409/3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