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摩羅:奧運開幕式 張藝謀的滑鐵盧

我從頭到尾看完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堅持了一個多小時。我這個從來沒有完整看過春節晚會的電視觀眾,為什麼對這場表演如此感興趣?因為我對開幕式文藝節目總導演、傑出藝術家張藝謀懷有一點期待。

一個多小時之後,我不得不說,我的期待落空了。這是一場基本上沒有娛樂性和觀賞性的「非文藝」表演。運動會之所以引起全世界觀眾的關注,就因為它具有娛樂性和觀賞性。奧運會總的來說是一場娛樂的盛宴。作為此種特性的強調和強化,開幕式的文藝演出尤其應該將此種娛樂性和觀賞性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可是,張藝謀總導演完全沒有顧及奧運會和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的這種特徵。他從中國畫說到中國文字,從中國四大發明說到中國戲曲,從陸上絲綢之路說到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茶葉說到中國瓷器,從中國太極拳說到中國禮樂。這些都是歷史主題,都是文化主題。這是歷史學家、文化部長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巨人諸如孔子老子關注的主題。

張藝謀把自己當作什麼人了?當作文化部長了,當作歷史學家了,當作文化巨人了。唯獨沒有把自己當作娛樂界人士,沒有把自己當作藝術家。這是一種嚴重的身份錯位,是張藝謀從藝以來最嚴重的走火入魔。

娛樂界人士不是不可以關注嚴肅的文化主題,但是你得為之賦予娛樂性和觀賞性外衣,否則只能是折磨觀眾。可憐了全世界滿懷期待的電視觀眾,尤其可憐了鳥巢現場的觀眾。

這場演出的第一個節目,本來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一個大捲軸上,利用人體的舞蹈動作繪畫,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創意。可是,如果這樣畫出來的東西沒有觀賞性,那麼這樣的創意只能變成鬧劇。不幸這個節目的最後結果正是如此。

還有那支主題歌,歌詞雖然比漢城奧運會主題歌相距十萬八千里,可是還算簡潔單純,不失為一種風格,可是譜曲過於柔弱,最後給那位外國女歌手唱成了失戀者的哀歌,簡直是豈有此理。

整個演出,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用成千上萬的演員拼組成各種文字和圖形,這是最不需要藝術底蘊和創意的導演模式,是習慣於進行大規模群眾組織和群眾控制的極左意識形態的表演思路。剩下來的時間就是利用螢光棒、螢光服裝和舞檯燈光製造一種夢幻感覺,這是所有電視台天天重複的最俗氣的「電視藝術」模式,它跟藝術的距離大約還有十萬九千里。

總之,除了不把人當人(讓成千上萬的演員成千上萬次地重複那些機器人動作)、不把錢當錢,就是不把觀眾當觀(賞)眾——因為它完全不為觀眾提供娛樂性和觀賞性服務。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文藝演出,這是中國傑出導演張藝謀的滑鐵盧。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09/9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