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焦國標:古漢語課也應結合政治

作者:
     我的碩士學位專業是古代漢語,之後又在大學教過四年古代漢語。因而看到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古漢語授楊師群先生,因上課結合現實政治被學生「告密」的消息,感慨甚多。不過今天我只想談談古漢語課堂上該不該涉及政治。 ( )

    
    激起內心無限波瀾
    
    中國古文學和古語言是我大學最喜歡的課程。本科和研究生連讀七年,七年的古文學、古漢語課堂上,從未有老師講課結合當下政治。畢業後當古漢語師四年,四年課堂上我也從未想起來結合當下中國。第一次將古漢語資料與現實聯繫在一起的事,發生在結束古漢語教師生涯來北京讀新聞學博士期間。當時我給中國新聞社的《視點》雜誌寫一篇有關中國人缺乏安全感的文章,其中引證了杜甫的《賣炭翁》。安全感是對預期將會發生某種結果的一種確信,像賣炭翁這樣「一車炭,千餘斤」只換來「半疋紅綢一丈綾」的強買強賣,安全感何在?《視點》主編對此大為激賞,說從這個角度使用賣炭翁的故事,從未見過。
    
    此時也,中國農村正發生賣糧難,許多地方的農民賣糧只領到一張白條。一車糧也是千餘斤,可只換來一張白條,賣糧農民豈不比賣炭翁境況更糟?如此說來豈不意味,唐朝至今中國老百姓的處境一千多年來原地踏步,沒有任何改進?馬克思曾說中國社會像河底的水草,儘管被水流得東倒西歪,可是根卻牢牢抓污泥,一步不動,事實可不就是如此嗎?真令人心悸!
    
    第二次將古漢語資料與中國社會結合在一起並激起內心無限波瀾的事發生在○六年底。當時我住在德國科隆鄉下,一天清晨起來散步,發現住地附近有許多高大的橡樹,樹下橡子成堆。此情此景,我立即聯想其唐末皮日休的詩《橡媼嘆》。「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傴僂黃髮媼,拾之踐晨霜。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幾曝複幾蒸,用作三冬糧。」詩中的老婆婆若能跨越時空到這撿橡子該多好,幾分鐘她就可以撮一筐!歐洲到處是橡樹,可如今中國難覓橡樹的蹤影,橡木地板、橡木家具好像都是進口的,是被歷史上的橡媼們撿絕種了嗎?
    
    令年輕人更早警醒
    
    老婆婆為何大清早踐嚴霜撿橡子「用作三冬糧」?皮詩寫道,上等的稻穀都被官府搶走了,因而「自冬及於春」,只得靠「橡實誑飢腸」。後來我寫了一篇短文叫《人在歐洲念橡媼》,其中提到,比橡子更惡劣的食物充飢腸的歷史,在中國一直持續,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筆者家鄉的老百姓還吃榆樹皮。
    
    上述兩次與古漢語資料相關的經歷在我內心都曾產生很強烈的情緒、情感反應。由此我想,早年讀古詩文是中國教育的一個傳統,如果家長、老師能將其中的內容與現實對照講解給孩子、學生聽,也許能讓年輕人更早警醒,從而使其更早產生改造我們社會的熱望和力量。其實不止古詩文,古代歷史、古代哲學,有關古代的一切課程,都應該結合現實政治。
    
    作者:焦國標,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副授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07/1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