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南都老總被調走:大變動的序曲

作者: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擒賊先擒王,把領頭的打掉,樹倒後再把胡蓀逐個泡製。"對這條中共的頂心杉,中共的某些人始終忍不住要動手去掉而後快。無獨有偶的是,國務院新聞辦主任王晨這兩天對外宣布,目前是中共人權狀況最好的時期。

記憶所及,南都今年四月上旬,西藏發生大昭寺部份年青喇嘛遊行及後來演變成打砸搶燒騷亂。《南都周刊》副老總張平署名長平,作為特約撰稿人替英國《金融時報》中文新聞撰寫題為"西藏:真正與民族情主義情緒"的文章,呼籲信息透明和輿論開放,在中國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在網上被圍剿甚至遭到恐嚇。文章被指為 "不折不扣的反華之音",長平是"反華媒體的漢奸"。

隨後在四月十一日,《北京日報》社長梅寧華署名文峰在《北京晚報》發表評論,猛烈抨擊長平,引起國內各方的關注。但因奧運開幕在即,長平事件才被低調處理。雖然南都集團負責人向香港南華早報》否認坊間傳聞南都有關人士會受被秋後算帳。但奧運過後,報業集團為進行公開招聘各職位,而長平則被通知不能參加。公開招聘後,《南都周刊》撤銷了副總編輯的職位,間接撤銷了長平的職務,長平低保留了主筆的職銜,周刊風格與長平在任副總編時迥異。

同年十月,廣東省委宣傳部向報業集團楊興峰等領導公開表明,江藝平不適合繼續分管《南方都市報》,同時正式宣布撤銷長平《南都周刊》副老總和總主筆的職務。不過,有關長平的決定,並沒有在報業集團內正式下文宣布,長平的名字也在十一月廿八日悄悄地從《南都周刊》除名。

南方報業集團的兩位負責人的人事變動被視為中國新聞自由的一次大倒退。國外關於中國為了舉辦奧運而暫時有限度地容忍國內媒體的稍為開放看來是不幸而言中。對南方報業人員的處理顯示中共當局對言論自由沒有一點與國際接軌的考慮。

奧運結束後,全國各地不斷發生群眾不滿政府而導致的社會性的對抗事件,如貴州甕安事件、雲南膠農事件後,重慶、三亞、甘肅和廣東等地發生計程車司機罷工事件以及近日東莞發生廠房倒閉,老闆捲款逃走,欠下鉅額工人工資,引致工人遊行抗議等事件此起彼伏。

表面上政府對事件的報導仍然寛松,但實際上在這幾個月中,對傳媒的箝制並沒有改變,繼《財經日報》被停刊三月後,《炎黃春秋》創刊領導、前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杜導正被勸退,而《南方都市報》的時評版面被屢屢壓縮,新聞自由及司法獨立亦不能再被提起,言辭尺度一再被限制,加上江藝平及張平兩位的調離,肅殺的政治嚴冬實際已經降臨。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11/113128.html